1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药物治疗赵志敏

1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药物治疗赵志敏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155100

【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和顺铂第1、2、3天30mg/m2,以21天为一周期,在至少进行2个周期治疗进行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本组19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6例,5例疾病进展。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与轻度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得到缓解。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率低,耐受性好。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培美曲塞顺铂药物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已占癌症死亡的第一位。由于至今尚无像宫颈癌等一样的有效普查手段,其诊断时大约70%的患者为不宜手术的Ⅲ-Ⅳ期。因此,姑息性化疗成为这些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标准化疗方案是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紫杉醇长春瑞滨等),虽然能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有效率仅为30-40%,中位生存期也短。因此,对晚期NSCLC的化疗需引入新的药物,2004年8月培美曲塞被批准用于NSCLC的治疗,培美曲塞是一种新的含有核心基因为吡咯嘧啶的抗叶酸代谢制剂,通过多靶点抑制叶酸的代谢,破坏细胞叶酸依赖性的正常代谢,抑制细胞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本研究通过对培美曲塞的应用观察,总结19例晚期NSCLC的患者对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19例病例均为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观察截止日期)收治的初治和经其它一线化疗方案失败的NSCLC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有可测量的观察指标,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正常。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48-72岁,中位年龄59岁,肿瘤及转移部分,肺内原发灶,纵隔淋巴结,浅表淋巴结,肺脏,肝脏,脑,胸膜,恶性胸腔积液及皮肤,KPS评分≥70分。病理类型:腺癌11例,鳞癌6例,腺鳞癌2例。

1.2既住治疗情况

5例患者既往曾授受过2疗程的其他方案的化疗,主要以铂类联合多西他塞,吉西他滨、长春瑞滨不同方案的化疗。

1.3评定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癌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不良反应根据WHO关于抗癌药物毒性反应评定标准评价。有效率(CR+PR),临床受益率(CR+PR+SD),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1.4治疗方案

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30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治疗前均适当水化,21天为一疗程,培美曲塞给药前、中均给予叶酸和VitB12,至用药结束,使用培美曲塞前日、当日,次日给予糖皮质激素,化疗期间常规使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预防呕吐。全组化疗为2-6周期。

2、结果

2.119例患者经至少二周期的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后,无完全缓病例,8例部分缓解,6例病情稳定,临床获益率(PR+SD)为14/19,73.7%,有效率8/19,42.1%,全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6.2月,一年生存率6/19,其中4例至今仍然存活,最长者为15个月,其中既往接受其他标准方案化疗失败的5例患者中,有一例部分缓解。

2.2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出现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分别为4例,2例和2例,非血液学毒性反应较短,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脱发等。上述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均可恢复,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

3、讨论

培美曲塞能够抑制几种与嘌呤与嘧啶分泌相关的叶酸依赖性酶,如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氢叶酸还原酶(DHER)和甘氨酰胺核苷甲酰基转移酶(GARFT),氨基咪唑羟酰胺核苷甲酰转移酶(ALCARFT)的活性,通过对这些关键酶活性进行多靶点抑制,可以从多个途径抑制嘧啶的合成,造成叶酸代谢和核苷酸合成过程的异常,从而影响肿瘤细胞DNA和RHA的合成。培美曲塞已表现出多种肿瘤的抗癌活性,包括大肠癌、乳腺癌、肺癌等。尤其经得注意的是培美曲塞对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低于现在常用的化疗药物如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等。其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如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1],本组病例无一发生。由于培美曲塞疗效较好,较低的累积毒性和较低的副反应发生率,FDA于2008年9月30日正式批准了允许其与顺铂联用作为NSCLC的一线化疗方案。本组19例患者均为Ⅲ-Ⅳ的NSCLC,治疗后无CR病例,但疾病控制率为14/19,1年生存率6/19。本组研究中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叶酸,ViB12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没有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

培美曲塞作用机制独特,抗癌谱广,随着培美曲塞和其它新的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用于临床,晚期肺癌的治疗更趋于合理化,个体化。患者不仅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而且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但该方案的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

参考文献

[1]潘乃群,张慧.培美曲塞不良反应[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4):861.

标签:;  ;  ;  

1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药物治疗赵志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