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刘明峰

高中生物课堂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刘明峰

陕西省宁强县第二中学724400

摘要: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学活动中我们进行了思维教育的探索,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其次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注意指导学生反省思维过程,并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明确思维

现在高中生物新教材的使用,普遍遇到这样的矛盾: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幅度增加,而课时却偏紧。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改革课堂教学,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展示生物素质教育特点。思维能力是中学生物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它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密切相关。观察时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是不可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做实验必须手脑并用,不假思索的机械操作将无法提高实验水平;自学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一定思维能力的基础上,由此可见思维能力对其它能力的发展水平起着制约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人类的思维才具有真正的目的性。生物课堂教学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明确思维目的,明确思维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分析未知和已知的矛盾,为最终解决矛盾找到恰当的途径。我们对已知和未知这两个方面作全面的分析和综合,让学生在教师事先设置好的思维目标系列指引、激励下,通过分解、简化、归类等方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整为零,从而明确为解决具体问题而设置的思维目的系列,从而缩小未知和已知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拾级而上,在不断的成功中实现从未知到已知的飞跃。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物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与手段很多,如演示实验、野外实习、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生态调查等等。总之,教师应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强了,学习积极性就高,更能使其把学习当做一件愉快的事来享受,全身心投入,学习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必能达到最佳的境界。

三、创设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把问题的答案一下子交给学生,而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佳的思维状态,善于为学生架设“台阶”,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思维的目的。

四、通过课堂提问启迪思维

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思维,要实现这个目的,除了具备目的明确、层次分明、把握时机、面向全体学生等基本要求外,还应特别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提问要难易适度。在目标教学实施中,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问要按能级从低到高、由易到难逐层展开,其难易程度不能超过或低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能高不可攀、徘徊不前,也不能唾手可得、失去兴趣,而是“跳起来摘果子”,做到伸手不得,跳而可获。实践证明,过难过易的提问均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2.提问要艺术新颖。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艺术又不新颖,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引起较强的注意,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方式和角度,学生自然会产生兴趣,被新奇之感所吸引,也会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

3.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富有启发性,达到激发思维、诱导思维的目的。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注意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以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地点拨,及时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越过思维障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4.通过思路教学激发思维。所谓思路教学,就是教师在研究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思维特征,设计一条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有目的地促进其发展的科学思路,让学生循着这条思路的正确线索而探索知识的教学过程。思路教学的本质是以思维活动的显示来激发学生思维的。

5.通过生物实验活跃思维。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生物实验以其丰富的生物对象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深入细致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过程,无疑可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引入生物实验,努力改进、增补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总之,生物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师可根据课标的要求,大胆地设计,广泛拓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甚至可以把学生带到课堂之外,置身于真实背景之中,丰富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标签:;  ;  ;  

高中生物课堂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刘明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