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功能及S100蛋白表达的变化

川崎病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功能及S100蛋白表达的变化

论文摘要

目的: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侵害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目前川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均不清楚,有研究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在川崎病病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中性粒细胞在川崎病中的作用并不清楚,现有的研究结果也存在争议。S100A8和S100A9是S100钙结合蛋白质家族成员,主要由血液中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在急性炎症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观察川崎病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功能及S100A8、S100A9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川崎病组选取2006年11月~2007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川崎病患儿,共34人,均符合2002年日本川崎病诊断标准,并选取同时期年龄匹配的手术患儿作为对照。血标本的采取时间在川崎病确诊之后使用IVIG之前,以及使用IVIG后七天左右。中性粒细胞DHR分析是根据Roesler等提出的DHR荧光染色方法建立的中性粒细胞活性检测方法。临床留取2小时内的200μl肝素抗凝静脉血,分别吸取50μl使用磷酸缓冲液(PBS)、趋化肽N-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和佛波脂(PMA)刺激孵育,溶血去除红细胞后,在流式细胞仪(FCM)上观察中性粒细胞活化指标:活化百分比(Gate,%)。中性粒细胞中S100A8、S100A9mRNA检测方法:从2ml静脉血中分离中性粒细胞用Trizol reagent保存,从中提取总RNA后用分光光度计260hm和280nm比值定量,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定量。结果:1、经PBS、fMLP作用的川崎病急性期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活化百分比,在IVIG前分别为36.7±26.9和71.1±26.O,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33和0.000)。IVIG使用之后,6例自身对照的病例的中性粒细胞活化百分比下降(PBS:从33.5±21.4降到16.0±:11.7,P=0.109;fMLP:从78.4±15.9降到30.1±21.1,P=0.001).,达到对照组水平(PBS:P=0.149;fMLP:P=0.867).2、PMA作用的中性粒细胞,川崎病患者及对照组的活化百分比均在90%以上,排除研究对象有中性粒细胞活化先天异常。3、川崎病急性期患者中性粒细胞中S100A8、S100A9mRNA表达在使用IVIG前分别为6.70±0.66和6.65±0.57,对照组为2.55±0.52和3.60±0.7,前者较后者明显升高(P均为0.000)。4、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在使用IVl6前中性粒细胞中S100A8、S100A9mRNA表达分别为6.92±0.59和6.80±0.51,IVlG后分别为6.16±0.81和6.00±0.77,均较IVlG前明显降低(P分别为0.001和0.000),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5、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在使用IVIG前中性粒细胞中S100A8、S100A9mRNA表达分别为5.97±0.32和6.14±0.45,IVIG后分别为6.66±0.63和6.58±0.45,均较前升高(P分别为0.038和0.12),S100A9mRNA升高无统计学意义。6、IVIG治疗后,IVIG无效的患者中性粒细胞中S100A8、S100A9 mRNA较使用之前升高。结论:1、川崎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活化百分比在使用IVIG前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川崎病急性期不仅有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也有其功能的活化。中性粒细胞活化百分比在使用IVIG后明显下降,达到正常水平,同时临床症状改善,提示IVIG抑制了中性粒细胞作用,其可能是IVIG对川崎病有效的一个作用点。2、川崎病急性期中性粒细胞S100A8、S100A9 mRNA在使用IVIG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中性粒细胞S100A8、S100A9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病机制。使用IVIG后,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S100A8、S100A9 mRNA均明显降低,同时临床症状改善,提示中性粒细胞可能是IVIG对川崎病有效的一个作用点。而冠状动脉损害和IVIG无效患者的S100A8、S100A9 mRNA升高,说明中性粒细胞的持续活化,提示中性粒细胞参与了患者冠状动脉的损害。

论文目录

  •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童不完全川崎病70例临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03)
    • [2].川崎病33例临床诊治分析[J]. 安徽医药 2020(02)
    • [3].实验室常见指标对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J]. 重庆医学 2020(01)
    • [4].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与川崎病临床特征对照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09)
    • [5].以腹泻起病的婴儿川崎病一例[J]. 海南医学 2020(09)
    • [6].血小板减少伴浆细胞增多川崎病1例病例报告[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20(02)
    • [7].婴儿不完全川崎病1例[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09)
    • [8].以发热、黄疸为首发症状的不完全川崎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临床儿科杂志 2020(10)
    • [9].对川崎病患儿运用追踪延伸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23)
    • [10].川崎病的观察和护理[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02)
    • [11].婴儿川崎病的早期临床和血液学特点[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9(01)
    • [12].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预测评分系统研究进展[J]. 儿科药学杂志 2019(02)
    • [13].川崎病休克综合征2例报道[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6)
    • [14].417例川崎病患儿单中心回顾性研究[J]. 儿科药学杂志 2019(03)
    • [15].川崎病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0)
    • [16].66例川崎病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 2019(14)
    • [17].广西儿童川崎病特点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 2019(15)
    • [18].川崎病1817例临床分析[J]. 江西医药 2019(07)
    • [19].川崎病并发冠脉损伤的高危因素及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S1)
    • [20].川崎病患儿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 儿科药学杂志 2018(01)
    • [21].川崎病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33)
    • [22].典型川崎病与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单中心比较分析[J]. 临床荟萃 2018(03)
    • [23].不完全川崎病1例[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09)
    • [24].首诊误诊为淋巴结炎的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14)
    • [25].川崎病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J]. 名医 2018(04)
    • [26].川崎病休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 天津医药 2018(06)
    • [27].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预测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 2018(10)
    • [28].川崎病40例临床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10)
    • [29].儿童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治研究进展[J]. 实用医药杂志 2018(09)
    • [30].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05)

    标签:;  ;  ;  

    川崎病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功能及S100蛋白表达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