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阿雷斯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阿雷斯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

论文摘要

精细油藏描述是指油田进入开发后,以搞清油藏精细地质特征、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油田高效开发和提高采收率提供精细地质模型为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阿雷斯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地质特征和试采资料都表明该油田地质条件复杂,本文综合运用地震、岩心、测井、化验分析、生产动态等资料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阿雷斯油田地层层序复杂,地层沉积厚度差别大,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该区地层的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5个短期旋回;白垩系为三角洲平原亚相,上侏罗系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分流河道砂体为骨架砂体,分布范围小,厚度变化大,方向性强;白垩系构造为不整合沉积于侏罗系地层之上的局部宽缓背斜构造,侏罗系构造则为披覆沉积于古生界基岩隆起之上,并被一系列东掉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构造,地层东陡西缓,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对油气水分布具有控制作用;根据岩心分析数据,结合试油试采资料,建立不同层位、不同岩性的油气水识别标准和测井二次解释模型,求取储层物性参数;储层主要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白垩系储层具有中孔低渗的特点,侏罗系储层为中高孔、高渗的特点;储层厚度变化大,厚层层内非均质性强,物性平面和纵向上变化大,平面和层间产能差异大,动用状况不均一,非均质性强;流动单元研究表明,分流河道为骨架砂体,一般为Ⅰ类流动单元,河口坝、决口扇等砂体为Ⅱ类流动单元,前缘席状砂、天然堤为Ⅲ类流动单元,三类流动单元在垂向上和平面上变化较快;白垩系油藏以平缓披覆背斜的构造油藏为主,油藏类型为带气顶边水油藏;上侏罗统油气层主要分布于构造东部,为地层超覆的构造-岩性油气藏,重新计算地质储量;在利用PETREL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过程中,采用流动单元约束等方法建立三维属性模型,通过抽稀检验和储量对比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应用试油试采资料,分析该块的动用状况和潜力,提出了“细分层系,分步实施”的开发思路。论文研究来源于生产,应用于生产,为油田高效开发及下一步调整挖潜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并形成适合该类复杂油藏特点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两年来累计实施新井井位7口,上产措施35井次,措施有效率达86.5%,新井、措施累计增油17845t。根据研究成果提出的下一步开发井位钻探建议已被采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学科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和主要研究成果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工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勘探开发历程
  • 2.3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4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
  • 3.2 区域地层特征
  • 3.3 层序界面的识别与叠加样式分析
  • 3.4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沉积微相研究
  • 4.1 沉积环境与沉积背景
  • 4.2 沉积微相研究
  • 4.3 沉积微相类型
  • 4.4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构造精细描述
  • 5.1 构造研究步骤
  • 5.2 构造特征
  • 5.3 断裂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储层四性关系及测井二次解释
  • 6.1 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
  • 6.2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6.3 低阻油层特征与成因分析
  • 6.4 测井资料二次解释
  • 6.5 解释结果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储层非均质特征
  • 7.1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概述
  • 7.2 层内非均质性
  • 7.3 平面非均质性
  • 7.4 层间非均质性
  • 7.5 微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 8.1 流动单元研究概述
  • 8.2 流动单元研究方法
  • 8.3 流动单元划分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油气水分布规律及油藏特征
  • 9.1 油层分布特征
  • 9.2 流体性质
  • 9.3 油藏的温度、压力系统
  • 9.4 油藏控制因素及类型
  • 9.5 储量计算与评价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三维地质建模
  • 10.1 三维地质建模理论
  • 10.2 三维地质建模
  • 10.3 模型验证
  • 10.4 本章小结
  • 第11章 试油试采效果与潜力分析
  • 11.1 油田开发动用状况分析
  • 11.2 开发建议
  • 11.3 下步研究建议
  • 11.4 本章小结
  • 第12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维相控量化流动单元体系建立——以山2低渗天然气储层为例[J]. 中外能源 2019(11)
    • [2].流动单元约束的精细三维地质建模研究[J]. 化工管理 2018(03)
    • [3].七里村油田长6致密油藏流动单元评价及压裂选层[J]. 中外能源 2016(08)
    • [4].流动单元的划分及其在聚驱开发中应用[J]. 辽宁化工 2016(08)
    • [5].基于水动力学理论的微观流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J]. 科技导报 2015(08)
    • [6].二氧化碳巧变能源[J]. 少儿科技 2017(04)
    • [7].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8_1储层不同流动单元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石油实验地质 2018(03)
    • [8].河流相储层层内流动单元数值模拟研究[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03)
    • [9].低渗储层微观孔喉半径划分流动单元方法[J]. 特种油气藏 2019(06)
    • [10].流动单元研究在乌石A油田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复杂储层的应用[J]. 海洋地质前沿 2019(04)
    • [11].一种研究储层特性的新方法[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04)
    • [12].基于流动单元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储层渗透率计算[J]. 国外测井技术 2019(01)
    • [13].利用流动单元圈定含油有利区[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02)
    • [14].巴西盐下碳酸盐岩的十米级流动单元分类[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0(03)
    • [15].基于储层构型的流动单元渗流屏障级次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6].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_1储层流动单元研究[J]. 非常规油气 2019(05)
    • [17].盘40馆Ⅲ~7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及其分布规律[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9(03)
    • [18].河流相流动单元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以黄骅坳陷羊二庄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例[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8(02)
    • [19].苏里格气田南区下古生界气藏流动单元量化与控水开发对策[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7(04)
    • [20].基于流动单元方法的中低渗砂岩储层物性划分[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32)
    • [21].基于核磁共振刻度流动单元复杂砂岩储层渗透率建模方法[J]. 测井技术 2017(05)
    • [22].基于“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测井响应定量评价特低渗透油藏优质储层——以延长油田东部油区长6油层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7(01)
    • [23].大牛地气田盒三气藏流动单元的划分与分析[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2(02)
    • [24].物理所非晶合金中流动单元与室温塑性变形研究获进展[J]. 硅酸盐通报 2014(08)
    • [25].流动单元在塔河油田某区三叠系油藏开发中的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09)
    • [26].低渗透油藏中储层流动单元划分[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27].基于FZI与PNN方法的流动单元划分研究——以NNW油田松700区长6储层为例[J]. 西部探矿工程 2018(10)
    • [28].基于流动单元分类的非均质砂岩储集层渗透率预测[J]. 科技导报 2013(02)
    • [29].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_3~1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与展布[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12)
    • [30].火山岩储层流动单元识别与刻画——以松辽盆地营城组为例[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06)

    标签:;  ;  ;  ;  ;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阿雷斯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