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断裂安全评定方法研究

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断裂安全评定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TC4-DT钛合金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良好的耐热性、抗腐蚀性和损伤容限性能,广泛应用于飞机重要承力框梁结构制造。钛合金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和电子束高能密度焊接的特殊性,导致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形成大梯度残余应力和大梯度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对钛合金整体焊接结构的断裂行为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厚壁TC4-DT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焊缝几何特征、接头力学性能不均匀性及断裂行为,揭示了焊缝几何和力学不均匀性对断裂行为和失效评定图的影响。同时,对实际接头进行了断裂评定,探讨了不同评定级别对断裂评定结果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给出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断裂安全评定的工程简化方法。对两种典型焊缝几何的焊接接头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沿横向和焊缝深度方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不均匀。TC4-DT钛合金母材显微组织为等轴状初生α相和层片状(α+β)所构成的典型双态组织。根据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热影响区的β转变温度,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可分为两部分:近焊缝热影响区为少量等轴初生α+针状马氏体组织;近母材热影响区为等轴初生α+含针状α的转变β组织。焊缝区组织为粗大β柱状晶和分布在柱状晶内呈网篮状排列的针状马氏体。钛马氏体的形成使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高于母材,塑性低于母材,焊接接头为高匹配。沿焊缝深度方向,焊缝区β柱状晶和马氏体晶粒尺寸变小,导致焊缝金属的硬度和强度增大。沿焊缝深度方向焊缝宽度变化较小的I形焊缝的力学不均匀性小于焊缝宽度变化较大的Y形焊缝。加入纯钛填充金属使厚壁TC4-DT电子束焊接接头焊缝区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发生明显变化。焊缝中心区强化合金元素Al和V的含量明显降低,显微组织主要由塑性和韧性较好的针状α相组成,避免了马氏体组织生成。焊缝金属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低于母材,焊接接头为焊缝强度低匹配。对母材、无填充金属接头和填充纯钛金属接头的断裂韧性进行测试,研究了接头不均匀对断裂韧性的影响,并分析断口形貌,揭示了接头的断裂性质。发现母材韧性较好,断裂韧性大于100MPa·m1/2。高匹配接头的断裂韧性降低,而填充纯钛金属后低匹配接头的断裂韧性明显改善,接近母材断裂韧性。这表明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断裂韧性主要取决于其显微组织形态,接头不均匀性对断裂韧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另外,母材、无填充金属接头和加入填充金属接头在断裂韧性测试中均发生延性断裂。根据TC4-DT钛合金母材和电子束全焊缝金属拉伸试验结果,研究了母材和焊缝金属硬度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发现TC4-DT钛合金及其电子束焊缝的显微硬度与强度线性相关;应变硬化系数与屈强比线性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显微硬度与强度以及应变硬化系数和屈强比之间的工程经验关系式。当拉伸性能未知时,可以根据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估算出接头各区域的拉伸性能。这解决了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拉伸性能数据测试困难的问题,为钛合金结构断裂评定提供了性能预测关系。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状态单边裂纹焊接板的极限载荷,提出了相应的极限载荷解法。考虑到电子束焊接接头的尺寸特征,给出平面应变和平面应力状态下估算单边裂纹电子束焊接板极限载荷的简化方法:平面应变状态下,高匹配和轻微低匹配接头的极限载荷可以用母材的极限载荷替代;对严重低匹配接头而言,只有ψ大于10时,焊接接头的极限载荷可以用母材的极限载荷替代。平面应力状态下,高匹配焊接接头的极限载荷可以用母材的极限载荷替代;低匹配接头的极限载荷可用焊缝金属的极限载荷近似替代。另外,将实际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焊缝几何表征为Y形,通过研究焊缝几何参量对接头极限载荷的影响,建立了电子束焊接接头焊缝几何简化方法:实际焊接接头断裂安全评定时,可将Y形焊缝几何简化为宽度2Heq的等效矩形。如果裂纹尖端位于倒梯形段,对高匹配焊接接头,Heq取最小焊缝半宽Hmin,对低匹配接头,Heq取最大焊缝半宽Hmax;当裂纹尖端位于矩形段时,对高匹配接头和低匹配接头,Heq均取最小焊缝半宽Hmin。研究了IIW FFS方法对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断裂安全评定的适用性,讨论了厚壁TC4-DT电子束焊接接头用第1级评定的可能性和边界条件。发现IIW FFS方法中依据经验公式确定失效评定线的标准评定级别适用于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断裂评定。电子束焊接接头焊缝较窄,当强度失配程度不超过30%时,用母材性能进行评价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与传统熔焊相比,电子束焊接接头用第1级评定的边界条件可从δM=10%扩宽到δM=30%。另外,用IIW FFS方法对实际接头进行断裂评定,发现电子束焊缝强度失配对断裂评定的影响很小,高的评定级别并没明显的优越性。因此,断裂评定时可将焊接接头看做均质结构,用第1级评定可得到足够准确的结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焊接结构断裂安全评定研究进展
  • 1.2.1 焊接结构的断裂分析
  • 1.2.2 焊接结构断裂评定方法发展历程
  • 1.2.3 焊接结构断裂评定方法应用现状
  • 1.3 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结构断裂安全评定
  • 1.3.1 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特点
  • 1.3.2 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结构断裂安全评定关键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章 IIW FFS 焊接缺陷断裂评定方法
  • 2.1 IIW FFS 方法简介
  • 2.2 IIW FFS 方法的评定级别
  • 第3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焊件材料
  • 3.1.2 填充材料
  • 3.2 电子束焊接接头制备
  • 3.2.1 焊前清理
  • 3.2.2 焊接工艺参数
  • 3.2.3 焊接接头质量检验及焊后处理
  • 3.3 组织特征观察
  • 3.4 力学性能试验
  • 3.4.1 显微硬度测试
  • 3.4.2 室温拉伸试验
  • 3.4.3 断裂韧度试验
  • 3.4.4 断口形貌分析
  • 第4章 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 4.1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
  • 4.1.1 接头横截面宏观形貌
  • 4.1.2 母材显微组织
  • 4.1.3 焊缝区显微组织
  • 4.1.4 热影响区显微组织
  • 4.1.5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演变机理
  • 4.2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
  • 4.2.1 显微硬度
  • 4.2.2 拉伸性能
  • 4.2.3 断裂性质
  • 4.3 焊接接头力学不均匀性
  • 4.4 母材与焊缝金属拉伸性能与显微硬度的关系
  • 4.4.1 显微硬度与抗拉强度的关系
  • 4.4.2 显微硬度与屈服强度的关系
  • 4.4.3 应变硬化系数与屈强比的关系
  • 4.4.4 应变硬化指数与屈强比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填充金属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 5.1 纯钛填充金属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的影响
  • 5.2 纯钛填充金属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1 填充金属对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
  • 5.2.2 填充金属对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5.2.3 填充金属接头的断裂性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断裂韧性
  • 6.1 母材和焊接接头的断裂韧性
  • 6.2 母材和焊接接头的断裂性质
  • 6.3 接头不均匀性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单边裂纹电子束焊接板的极限载荷
  • 7.1 有限元分析
  • 7.1.1 极限载荷分析方法
  • 7.1.2 有限元模型
  • 7.1.3 有限元计算验证
  • 7.1.4 塑性变形模式
  • 7.2 平面应变单边裂纹焊接板的极限载荷解法
  • 7.3 平面应力单边裂纹焊接板的极限载荷解法
  • 7.4 单边裂纹电子束焊接板的极限载荷工程简化方法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厚壁电子束焊缝几何对极限载荷的影响
  • 8.1 焊缝几何模型
  • 8.2 焊缝几何参数对极限载荷的影响
  • 8.2.1 裂纹尖端位于矩形段时焊缝几何参数对极限载荷的影响
  • 8.2.2 裂纹尖端位于倒梯形段时焊缝几何参数对极限载荷的影响
  • 8.3 焊缝几何简化依据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断裂评定研究
  • 9.1 IIW FFS 方法对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适用性
  • 9.1.1 IIW FFS 方法各评定级别的基本方程
  • 9.1.2 标准评定级别的适用性验证
  • 9.2 电子束焊缝强度失配对断裂安全评定的影响
  • 9.2.1 强度失配对极限载荷的影响
  • 9.2.2 强度失配对 J 积分的影响
  • 9.2.3 强度失配对失效评定线的影响
  • 9.3 电子束焊接接头第 1 级评定的界定条件研究
  • 9.4 工程实例分析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断裂安全评定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