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技术在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因芯片技术在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是最常见的一类真菌毒素,广泛分布于土壤、动植物特别是花生、玉米等人类传统农作物中。因其对人和动物肝脏组织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Ⅰ致癌物。 本文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筛选出对毒素产量影响显著的生长因子,然后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各关键因子对寄生曲霉AS3.4407和黄曲霉AS3.4408产毒的影响以及它们间的交互作用,得出菌株产毒量最低和最高时所对应的环境条件,为实践中粮食作物等的AFT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针对性措施。此外,本实验结合RT-PCR方法成功建立了基因芯片制备技术,搭建了可用于分析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生物芯片技术平台,并筛选出与产毒相关的6个差异表达基因,初步分析了差异表达基因与黄曲霉毒素产生的相关性。为高通量筛选真菌中与产真菌毒素相关的基因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建立了改进的HPLC联合荧光检测器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用三倍体积氯仿提取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用HPLC-荧光检测器检测。HPLC的色谱条件为:反相C18柱(250×4.6m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0:20:50,v/v/v),流速0.8mL/min。该法最低检出限为2ng/mL,AFB1加标量为6.25~1000ng/mL时,发酵液中AFB1的平均回收率为86.4~96.8%,变异系数小于7.0。提取液无需过柱纯化,可以直接进行检测。该方法不但可以将待检毒素与其它杂质有效分离,而且可以同时检测其它三种与AFB1结构非常相似的AFB2、AFG1和AFG2。 2 通过PB试验确定转速、温度和初始pH三因子对寄生曲霉AS3.4407的毒素产量影响显著(p<0.001),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建立了寄生曲霉产毒预测模型Y=338.45-7.98X1-7.82X2+43.25X3-34.1X12-26.93X22-22.9X32+5.35X1X2-10.76X1X3-0.069X2X3。由回归模型来分别预测菌株产毒量最高和最低时的环境条件及相应产量,结果显示寄生曲霉AS3.4407产毒量在最适条件下可达350ng/mL以上(转速174rpm、温度27.7℃、pH6.0),而在不适条件下约为200ng/mL(转速240rpm、温度18.0℃、pH8.0),实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证明应用此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的产毒情况。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HPLC法分析寄生曲霉发酵液中的黄曲霉毒素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寄生曲霉AS3.4407产毒预测模型的建立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黄曲霉AS3.4408产毒预测模型的建立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寄生曲霉和黄曲霉菌丝体的获得及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取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检测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芯片的研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基因芯片在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中的应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创新之处
  • 附录1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附录3 个人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与防控措施[J]. 阿坝科技 2012(02)
    • [2].基于丝网印刷电极和乙酰胆碱酯酶安培生物传感器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J]. 现代食品科技 2019(12)
    • [3].粮油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1)
    • [4].黄曲霉毒素对猪免疫效果的影响[J]. 畜禽业 2020(02)
    •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讨论[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2)
    • [6].郫县豆瓣中高产α-淀粉酶米曲霉筛选鉴定及产黄曲霉毒素特性评价[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9)
    • [7].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8)
    • [8].ELISA法快速检测中药材黄曲霉毒素总量[J]. 中成药 2020(09)
    • [9].黄曲霉毒素生物脱毒法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24)
    • [10].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防控措施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07)
    • [1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薏苡仁药材中黄曲霉毒素[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05)
    • [12].临沂市煎饼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及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9(05)
    • [13].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36)
    • [14].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36)
    • [15].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概述[J]. 科技资讯 2019(09)
    • [16].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措施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19(09)
    • [17].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方法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14)
    • [18].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实践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23)
    • [19].黄曲霉和黄曲霉毒素真那么可怕吗[J]. 生命与灾害 2017(11)
    • [20].猪饲料中黄曲霉素毒素危害与检测[J]. 农技服务 2017(19)
    • [21].昆虫催生致命黄曲霉毒素[J]. 江西饲料 2018(01)
    • [2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测定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应用[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8(01)
    • [23].食品黄曲霉毒素总量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01)
    • [24].饲料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危害与防控[J]. 饲料博览 2018(02)
    • [25].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畜的危害及防治[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03)
    • [26].禽黄曲霉毒素和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诊断及防治[J]. 饲料博览 2018(03)
    • [27].市售食品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监测结果[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12)
    • [28].山楂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测定[J]. 福建分析测试 2018(04)
    • [29].奶牛饲料中黄曲霉毒素风险控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奶牛 2018(07)
    • [30].漫话黄曲霉毒素[J]. 江苏卫生保健 2018(07)

    标签:;  ;  ;  ;  ;  ;  

    基因芯片技术在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