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基吡啶甲酸类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的研究

吡唑基吡啶甲酸类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3,6-二氯吡啶-2-甲酸和6-溴吡啶-2-甲酸为原料经过酰胺化、肼取代、环合、水解等反应步骤,采用微波,常规法两种方法,合成了十多个中间体和含吡唑基的配体,同时培养出三个中间体和一个配体的晶体。用3-氯-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和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与金属离子反应,合成了20个新的配合物并培养其晶体。并通过核磁共振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相关性质的研究。研究了含3-氯-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配体的超分子体系的构筑。合成了五种金属配合物:[Cu(C11H9ClN3O2)2]·4(H2O)(1),[Mn(C11H9ClN3O2)2]·2(H2O)(2),[Ni(C11H9ClN3O2)2]·4(H2O)(3),[Co(C11H9ClN3O2)2]·2.5(H2O)(4),[Cd(C11H9ClN3O2)2]·4(H2O)(5)。每个金属离子都是六配位模式。在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分别与来自两分子相同配体上氮原子和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晶体中还带有不同个数的非配位水分子,配合物之间通过大量的氢键弱作用,形成稳定的3-D超分子结构。研究了含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配体的超分子体系的构筑。合成了六种金属配合物:[Cd(C22H20N6O4)]·3H2O(6),[Cd(C22H20N6O4)]·1.75H2O(7),[Zn(C22H20N6O4)]·3.5H2O(8),[Zn(C22H20N6O4)]·3H2O(9),[Co(C22H20N6O4)]·3H2O(10),[Mn(C22H20N6O4)]·3H2O(11)。每个金属离子都是六配位模式。在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分别与来自两分子相同配体上氮原子和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晶体中还带有不同个数的非配位水分子,配合物之间通过大量的氢键弱作用,形成稳定的3-D超分子结构。研究了含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和3-氯-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分别与2,6-二-吡啶甲酸配体为混合配体的超分子体系的构筑。合成了两种金属配合物:[Cu(C11H10N3O2)(C7H5NO4)]·2H2O(12),[Ni(C11H10ClN3O2)(C7H5NO4)]·2H2O(13)。每个金属离子都是六配位模式。在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分别与来自两分子不同配体上氮原子和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晶体中还带有两个非配位水分子,配合物之间通过大量的氢键弱作用,形成稳定的3-D超分子结构。研究了含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与KSCN,3,5-二硝基苯甲酸配体为混配体的超分子体系的构筑。合成了四种金属配合物:[Ni(C11H13N3O2)2][(N(C11H13N3O2)(SCN)2(H2O))][14],[(C11H13N3ClO2)2Mn]·2(C7H4N2O6)(15),Zn[(C11H13N3O2)(H2O)Cl](16),Co[(C11H13N3O2)(SCN)(H2O)](17)。每个金属离子都是五或六配位模式。在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分别与来自两分子或三分子不同配体上氮原子和氧原子配位。配合物之间通过大量的氢键弱作用,形成稳定的3-D超分子结构。研究了含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配体的超分子体系的构筑。合成了三种稀土金属配合物:[Gd(C33H30N9O6)]·5(H2O)(CH3OH)(18),[La(C11H10O2N3)2(NO3)(H2O)2]·(H2O)(19),[(C33H32N9DyO7)]·3H2O(20)。每个稀土金属离子都是八或者九配位模式。在配合物(18)中,金属离子分别与来自三分子相同配体上的氮原子和氧原子配位,形成九配位的晶体结构;在配合物(19)中,金属离子分别与来自两分子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配体、两分子水分子和一分子硝酸分子上的氮原子和氧原子配位,形成十配位的晶体结构;在配合物(20)在晶体中,金属离子分别与来自三分子相同配体和一分子水分子上的氮原子和氧原子配位,形成八配位的晶体结构。其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大量的氢键弱作用,形成稳定的3-D超分子结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常规方法合成吡唑衍生物
  • 1.1.2 微波合成吡唑衍生物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2.1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的吡唑基吡啶甲酸新型配体
  • 1.2.1.1 以3,6-二氯-吡啶-2-甲酸为原料
  • 1.2.1.2 以6-溴-吡啶-2-甲酸为原料
  • 1.2.2 配合物的合成
  • 1.2.2.1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1.2.2.2 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4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二章 配体及中间体的合成、及表征性质和晶体结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准备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3 3-氯-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的合成
  • 2.3.1 合成路线
  • 2.3.2 N-苯基-3,6-二氯-吡啶-2-甲酰胺的合成
  • 2.3.3 (3,5-二甲基-1-吡唑基)-3,6-二氯-吡啶-2-甲酮的合成
  • 2.3.4 N-(4,6-二氯嘧啶基)-3,6-二氯-吡啶-2-甲酰胺的合成
  • 2.3.5 N-苯基-3-氯-6-肼-吡啶-2-甲酰胺的合成
  • 2.3.6 3-氯-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酰苯胺的合成
  • 2.3.7 3-氯-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的合成
  • 2.3.8 结构表征
  • 2.4 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的合成
  • 2.4.1 合成路线
  • 2.4.2 N-苯基-6-溴-吡啶-2-甲酰胺的合成
  • 2.4.3 N-苯基-6-肼-吡啶-2-甲酰胺的合成
  • 2.4.4 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酰苯胺的合成
  • 2.4.5 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的合成
  • 2.4.6 结构表征
  • 2.5 中间体和配体晶体培养和晶体结构研究
  • 2.5.1 晶体培养
  • 2.5.1.1 N-苯基-3,6-二氯-吡啶-2-甲酰胺
  • 2.5.1.2 (3,5-二甲基-1-吡唑基)-3,6-二氯-吡啶-2-甲酮
  • 2.5.1.3 N-(4,6-二氯嘧啶基)-3,6-二氯-吡啶-2-甲酰胺
  • 2.5.1.4 3-氯-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
  • 2.5.2 晶体结构测定
  • 2.5.3 结果与讨论
  • 2.5.3.1 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3-氯-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准备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配合物的合成
  • 11H9ClN3O2)2·4(H2O)(1)的合成'>3.3.1 配合物Cu(C11H9ClN3O2)2·4(H2O)(1)的合成
  • 11H9ClN3O2)2·2(H2O)(2)的合成'>3.3.2 配合物Mn(C11H9ClN3O2)2·2(H2O)(2)的合成
  • 11H9ClN3O2)2·4(H2O)(3)的合成'>3.3.3 配合物Ni(C11H9ClN3O2)2·4(H2O)(3)的合成
  • 11H9ClN3O2)2·2.5(H2O)(4)的合成'>3.3.4 配合物Co(C11H9ClN3O2)2·2.5(H2O)(4)的合成
  • 11H9ClN3O2)2·4(H2O)(5)的合成'>3.3.5 配合物Cd(C11H9ClN3O2)2·4(H2O)(5)的合成
  • 3.4 晶体结构测定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3.5.2 配合物的热重量-差热分析
  • 3.5.3 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准备
  • 4.2.1 试验仪器
  • 4.2.2 试验试剂
  • 4.3 配合物的合成
  • 22H20N6O4)]·3H2O(6)的合成'>4.3.1 配合物[Cd(C22H20N6O4)]·3H2O(6)的合成
  • 22H20N6O4)]·1.75H2O(7)的合成'>4.3.2 配合物[Cd(C22H20N6O4)]·1.75H2O(7)的合成
  • 22H20N6O4)]·3.5H2O(8)的合成'>4.3.3 配合物[Zn(C22H20N6O4)]·3.5H2O(8)的合成
  • 22H20N6O4)]·3H2O(9)的合成'>4.3.4 配合物[Zn(C22H20N6O4)]·3H2O(9)的合成
  • 22H20N6O4)]·3H2O(10)的合成'>4.3.5 配合物[Co(C22H20N6O4)]·3H2O(10)的合成
  • 22H20N6O4)]·3H2O(11)的合成'>4.3.6 配合物[Mn(C22H20N6O4)]·3H2O(11)的合成
  • 4.4 晶体结构测定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4.5.2 配合物的热重量-差热分析
  • 4.5.3 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3-氯-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和吡啶-2,6-二甲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准备
  • 5.2.1 实验仪器
  • 5.2.2 试验试剂
  • 5.3 配合物的合成
  • 11N3O2)(C7H5NO4)]·2H2O(12)的合成'>5.3.1 配合物[Cu((C11N3O2)(C7H5NO4)]·2H2O(12)的合成
  • 11H10ClN3O2)(C7H5NO4)]·2H2O(13)的合成'>5.3.2 配合物[Ni(C11H10ClN3O2)(C7H5NO4)]·2H2O(13)的合成
  • 5.4 晶体结构测定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5.5.2 配合物的热重量-差热分析
  • 5.5.3 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6-(3,5-二甲基-1-吡唑基)吡啶-2-甲酸、KSCN、3,5-二硝基苯甲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准备
  • 6.2.1 试验仪器
  • 6.2.2 试验试剂
  • 6.3 配合物的合成
  • 11H13N3O2)2][(Ni(C11H13N3O2)(SCN)2(H2O))](14)的合成'>6.3.1 配合物[Ni(E11H13N3O2)2][(Ni(C11H13N3O2)(SCN)2(H2O))](14)的合成
  • 11H13N3O2)2Mn]·2(C7H4N2O6)(15)的合成'>6.3.2 配合物[(C11H13N3O2)2Mn]·2(C7H4N2O6)(15)的合成
  • 11H10N3O2)(H2O)Cl1]·(H2O)(16)的合成'>6.3.3 配合物[Zn(C11H10N3O2)(H2O)Cl1]·(H2O)(16)的合成
  • 11H10N3O2)(SCN)]·(H2O)(17)的合成'>6.3.4 配合物[Co(C11H10N3O2)(SCN)]·(H2O)(17)的合成
  • 6.4 晶体结构测定
  • 6.5 结果与讨论
  • 6.5.1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6.5.2 配合物的热重量-差热分析
  • 6.5.3 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准备
  • 7.2.1 试验仪器
  • 7.2.2 试验试剂
  • 7.3 配合物的合成
  • 33H30N9O6)]·5(H2O)(CH3OH)(18)的合成'>7.3.1 配合物[Gd(C33H30N9O6)]·5(H2O)(CH3OH)(18)的合成
  • 110H10O2N32(NO3)(H2O)2]·(H2O)(19)的合成'>7.3.2 配合物[La(C110H10O2N32(NO3)(H2O)2]·(H2O)(19)的合成
  • 33H32N9DyO7]·3H2O(20)的合成'>7.3.3 配合物[C33H32N9DyO7]·3H2O(20)的合成
  • 7.4 晶体结构测定
  • 7.5 结果与讨论
  • 7.5.1 配合物中间体及配体的红外光谱
  • 7.5.2 配合物的热重量-差热分析
  • 7.5.3 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吡啶酰胺类配体及其配合物研究进展[J]. 无机化学学报 2010(08)
    • [2].芳香基双咪唑配体的合成及量子化学计算[J]. 光谱实验室 2013(06)
    • [3].含砜配体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3(01)
    • [4].3个联苯甲酰类配体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5].芳香烃受体内外源性配体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05)
    • [6].不同羧酸配体对铽三元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7].多肽配体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前景[J]. 遗传 2010(06)
    • [8].活化型受体NKG2D及其配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J]. 山西医药杂志 2010(09)
    • [9].联三吡啶配体及其衍生物合成进展[J]. 有机化学 2009(04)
    • [10].用于锕系分离和三价镧系/锕系分离的水溶性配体[J]. 化学进展 2014(10)
    • [11].2,2′:6′,2″-联三吡啶配体的合成[J]. 化学通报 2009(01)
    • [12].联三吡啶配体组装及其金属配合物性能[J]. 化学进展 2009(10)
    • [13].以虫草素为配体的钌多吡啶(Ⅱ)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0(03)
    • [14].基于苯多酸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J]. 化工中间体 2010(12)
    • [15].新型含芳香核柔性双咪唑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16].以2,2′-联嘧啶为副配体的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 2008(08)
    • [17].混合配体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磁性能的研究[J]. 天津科技 2014(02)
    • [18].柔性多羧酸配体锶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拓扑学分析(英文)[J]. 无机化学学报 2011(11)
    • [19].Toll受体9对配体的识别及信号传导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23)
    • [20].手性噁唑啉配体的研究进展[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0(01)
    • [21].唑系配体与双过氧钒配合物相互作用的核磁共振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22].四种新型柔性吡啶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配体构象与配合物结构的关系[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05)
    • [23].NKG2D及其配体的免疫调节[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08)
    • [24].含N中心配体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分析[J]. 宿州学院学报 2013(10)
    • [25].新型芳香族多羧酸配体1,3,5-三(间苯二甲酸)的合成与表征[J]. 化工新型材料 2010(11)
    • [26].含新型第二配体的发光铕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7].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与疾病关系的研究[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8(03)
    • [28].双配体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长寿命荧光性质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3(10)
    • [29].手性磷酸酯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加氢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J]. 分子催化 2011(05)
    • [30].可溶性CD40配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研究进展[J]. 山西医药杂志 2009(05)

    标签:;  ;  ;  ;  

    吡唑基吡啶甲酸类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