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4244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行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所选患者均给予肝酶诱导剂、光疗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92%,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胆红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胆红素水平降低至102.6μmol/L以下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每日胆红素降低均值高于对照组,光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行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胆红素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茵栀黄口服液;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临床效果

母乳性黄疸指的是与母乳喂养相关的病理性黄疸,属于新生儿黄疸的一种常见类型。伴随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母乳喂养几率明显提升,这也使得母乳性黄疸发生率随之提升[1]。该疾病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使得处于游离状态的未结合胆红素表现出脂溶性,据相关研究指出,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低则会导致神经通路功能损伤、听力损伤等,进而造成听力异常,对于此需要有效治疗母乳性黄疸,使胆红素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减轻[2]。基于此,本文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观察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所选患者均与《实用新生儿学》中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败血症、病毒感染、甲状腺功能减弱、溶血病等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2例患者中,男32例,女20例;研究组52例患者中,男30例,女22例;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所选患者均给予肝酶诱导剂、光疗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选用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国药准字S19993065)进行治疗,口服,每次105mg,每天2次。用药期间暂停母乳,并用新生儿配方奶粉进行喂养,待黄疸显著减退后再行母乳喂养。研究组患者行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选用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茵栀黄口服液(国药准字Z11020607)进行治疗,口服,每次5ml,每天2次,持续用药5天之后可继续进行母乳喂养。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水平进行分别测定,计算每日胆红素降低情况,并记录胆红素水平降低至102.6μmol/L以下的时间。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胆红素水平测定情况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均消失,胆红素水平恢复至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胆红素水平趋于正常为好转;临床症状无变化,胆红素水平无改善为无效,显效+好转=总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92%,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黄疸属于新生儿阶段的一种常见表现,通常是因胆红素生成过多而导致,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不足、白细胞与胆红素结合的能力不足,胆红素通常是由衰老红细胞产生,胆红素通常与白蛋白结合,呈现出水溶性状态,而未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则表现为脂溶性,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引发胆红素脑病[3]。母乳性黄疸通常是因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损伤神经系统,所以需要及时有效治疗。

针对新生儿黄疸患者,临床中常用治疗方式是通过蓝光照射治疗,可使未结合胆红素从脂溶性向水溶性异构体转变,不经肝脏代谢,而是随尿液及胆汁排出[4]。同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及茵栀黄口服液可取得良好效果。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92%,由此可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效果更佳。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人体肠道正常生理细菌有直接补充作用,使肠道菌群平衡得到调整,使肠道致病菌得到抑制和清除,对肠道运动有促进作用。茵栀黄口服液属于退黄利胆的有效药物,同时也是纯中药制剂,据现代药理研究指出,其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等提取物[5]。其中,黄芪苷可以起到通泄胃肠郁热的效果,收缩胆囊,使胆汁流量增加,另外还可以起到抗氧化效果。栀子素可以促进胆汁分泌,清湿热、利胆;茵陈可以有效避免肝细胞变性坏死,还具有利胆效果。因此茵栀黄口服液可以起到利胆退黄、清热解毒的效果,促进胆汁分泌,对胆红素排出有促进作用,因此效果良好[6]。

结语:

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行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胆红素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新婷,官志清.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3):96-97.

[2]张朝辉.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思密达治疗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3):151-152.

[3]罗菁,卢洪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3):463-465.

[4]张丽萍.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J].医药前沿,2017,07(04):94-95.

[5]张玲.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1):195-196.

[6]陈广明,杨冰岩,吕峻峰,等.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39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5):109-110.

标签:;  ;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