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大环多胺锰(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界面组装及其对超氧阴离子歧化研究

手性大环多胺锰(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界面组装及其对超氧阴离子歧化研究

论文摘要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金属酶,能有效调控和维持生物体内正常的超氧阴离子(O2-)浓度。设计合成具有SOD功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Model compound of Superoxide dismutase,MSOD),具有稳定性高、毒性小、成本低、分子量小等特点,在医药及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合成具有SOD活性的手性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替代天然SOD进行界面分子组装,制备成SOD拟酶生物传感器,实现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检测,将具有寿命长、制作重复性高等显著优点,在临床上实现与超氧阴离子浓度相关的疾病诊断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手性大环多胺锰(Ⅱ)配合物,在金电极界面构建了SOD模拟酶的分子组装体系,用电化学方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对超氧阴离子的歧化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了一系列以[15]-ane-N5为基本骨架的手性大环多胺锰(Ⅱ)配合物、以及具有界面组装和金属离子配位功能的咪唑衍生物硫辛酰组胺(imid-2S)。这些目标化合物和部分中间体的分子结构用1HNMR、GC-MS、ESI-MS、IR和UV等进行了确认:(?)2.尝试了在imid-2S自组装膜界面通过其咪唑基与Mn-01的轴向Cl-1配体进行交换来进行界面固定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大环多胺锰(Ⅱ)配合物Mn-01的轴向Cl-1配体与imid-2S自组装膜在电极界面上的轴向配体交换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轴向配体交换将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在自组装膜上固定是可以实现的,且得到Mn-01的表面浓度为1.45×10-11mol·cm-2。而溶液中配合物Mn-01的轴向Cl-1配体与imid-2S进行配体交换前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无明显变化,可能因为这类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的轴向配位是弱配位,配体的交换对金属离子配位场的改变影响很小。3.通过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含有α-硫辛酸头基的大环多胺配合物Mn-07/Au修饰电极。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及循环伏安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自组装膜的覆盖度达到99.65%,表面浓度为1.32×10-10mol·cm-2。当改变循环伏安检测的扫描速率时,Mn-07/Au修饰电极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基本保持不变,氧化还原峰电流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并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表明Mn-07在金电极表面形成了致密的自组装膜。这一结论可以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Mn-07/Au修饰电极表征的结果得到进一步证实。4.采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O2-,研究了含有α-硫辛酸头基的大环多胺配合物Mn-07/Au分子组装体系与O2-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这类拟酶分子组装体系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并提出了该催化歧化过程可能的反应机理。对无法直接在金电极表面组装的大环多胺配合物,选择Mn-02,Mn-04,Mn-06为代表,用经典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了它们的SOD样活性,得到它们的抑制率分别为14.75%,9.01%,0.82%。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环多胺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
  • 1.1.1 大环多胺配体
  • 1.1.2 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
  • 1.2 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拟酶
  • 1.2.1 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存在及其生理作用
  • 1.2.2 SOD模拟物较天然SOD的优势
  • 1.2.3 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模拟SOD功能
  • 1.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在体外产生和测定的方法
  • 1.3.1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在体外的产生方法
  • 1.3.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在体外的测定方法
  • 1.4 选题意义及论文设计
  • 第二章 手性大环多胺锰(Ⅱ)配合物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合成路线
  • 2.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3 实验步骤
  • 2.2.4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手性大环多胺锰(Ⅱ)配合物的轴向配体交换研究
  • 3.1 引言
  • 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Mn-01与硫辛酰组胺的轴向配体交换
  • 3.2.1 实验步骤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电化学方法研究Mn-01与硫辛酰组胺的轴向配体交换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3.3 实验步骤
  • 3.3.4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性大环多胺锰(Ⅱ)配合物的界面组装,电化学性质及活性测定
  • 4.1 前言
  • 4.2 Mn-07与硫辛酸的界面组装
  • 4.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步骤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电化学方法测定Mn-07的超氧阴离子歧化作用
  • 4.3.1 手性大环多胺锰(Ⅱ)配合物氧化还原电位
  • 4.3.2 Mn-07与硫辛酸的混合组装
  • 4.3.3 Mn-07/Au修饰电极对超氧阴离子歧化作用的测定
  • 4.4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大环多胺配合物SOD样活性
  • 4.4.1 实验原理
  • 4.4.2 实验部分
  • 4.4.3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手性大环多胺锰(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界面组装及其对超氧阴离子歧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