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妇幼保健院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60例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针对以往护理风险问题做风险管理方案设计与执行,展开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纠纷率上,观察组为1.25%与3.75%,对照组为15%与16.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95%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风险事件与护理纠纷,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关键词】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129-01

内科涉及的患者情况众多,一般情况下多属于慢性疾病,患者受到疾病长期反复性折磨,在心理与生理上都有较大的消耗与不适感,甚至因此导致不良情绪与治疗依从性降低,护理纠纷与不良事件也由此发生。因此,要针对内科患者情况做针对性护理风险评估与管理,提升护理管理效果。本文通过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60例内科患者,分析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60例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为26岁至77岁,平均为(56.2±7.1)岁;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者35例,高中为28例,大学为17例;观察组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为24岁至79岁,平均为(54.8±8.2)岁;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者42例,高中为24例,大学为14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针对以往护理风险问题做风险管理方案设计与执行,展开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护理风险管理包括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管理制度与护理流程,做好人员培训考核,强化护理人员护理沟通能力、法律意识、工作责任心,做好护理监督机制。

1.3评估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纠纷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不满意为80分以下标准,满意为80分至89分,非常满意为90分及以上,满意率为80分及以上标准患者的总比例。

1.4统计学分析

将护理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纠纷率情况

见表1,在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纠纷率上,观察组为1.25%与3.75%,对照组为15%与16.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操作如下:

3.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与开展风险评估

由护士长带头与科室护理骨干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针对科室以往护理情况作风险情况评估,对风险问题做汇总分析归纳,而后展开对应护理制度与流程的规范[1]。护理风险一般与护理人员专业处理能力不全,风险意识弱,沟通能力不强,科室设施安全不到位,工作流程不科学有密切联系。设置强有力的护理制度建设,提升制度权威性,做到奖惩分明。

3.2护理人员培训管理

注重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包括法律知识、护患沟通、专业护理技术、内科患者心理学、护理应变能力等各方面。需要将理论与实操结合,注重对科室内实际案例事情做针对性的说明指导,提升护理培训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感,提升患者对科室情况的关注度与实际应对能力[2]。培训与考核合并进行,考核成绩做公示,培训情况与成绩与个人晋升与福利待遇直接挂钩,提升培训考核的积极性。

3.3规范护理流程

要对护理工作流程做不断的完善规范化,例如在用药工作中,要让两名护理人员做配药处理,同时对病情与用药情况做匹配性核查,确保用药剂量、品种、时间的正确性,避免用药差错。在护患之间要构建和谐沟通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配合度,同时也充分了解患者需求,及时解决患者问题,避免问题激化引发纠纷与不良事件[3]。要强化病情严重与特殊性患者情况的观察与护理,对于风险问题做及时的观察记录与处理,做好预防性管理。例如对于感染、压疮等情况,要做好对应患者卫生管理检查,做好受压部位定时按摩促进血运循环,定时更换体位等,从而控制相关并发症发生。

3.4优化环境

要确保科室环境安全,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做好防滑设置,对于陈旧危险性的设施要及时更换。要在卫生间与走廊做扶手设置,床边要设置床栏。卫生间要放置防滑垫。每天定时做病区环境清洁,做好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温度控制,温度控制在20℃至25℃,湿度控制50%至60%等。控制人员探访量,保证患者有充分优质的休息环境。对于需要私密空间的患者可以安排到患者人数少的房间,同时用床帘做一定遮挡。

3.5强化护理沟通

让护患保持合理的沟通状态,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与疾病知情权通告,让患者清除的了解疾病治疗情况,做好对应的心理安抚,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治疗的轻松乐观状态,提升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3.6完善监督机制

要对护理工作做必要的监督纠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应对。对于护理差错者要提出一定批评惩罚,同时做好工作考核记录,将与人工作评级相联系,提升工作谨慎度。

参考文献

[1]吴秀芬.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学,2016,22(8):128-129.

[2]岳艳玲,殷波涛.湖北省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4,27(9):30-32.

[3]任晓琳.消化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4):107-109.

标签:;  ;  ;  

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