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在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在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在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骨创伤患者先行X线片检查,然后行螺旋CT扫描,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T,MSCT)及后处理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X线诊断的准确率为82.72%,MSCT及后处理技术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骨创伤的诊断率较高,能够为临床资料提供可靠依据,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螺旋CT;后处理技术;骨创伤

ApplicationofhelicalCTinthediagnosisofbonetrauma

ZhaoXuemei

Gansu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Gansu730000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valueofMulti-sliceSpiralctinthediagnosisofbonetrauma.Methods120casesofbonetraumapatientsfirstX-rayexamination,andthenspiralCTscan,comparedtothetwotestmethodsofdiagnosis.ResultsThediagnosticaccuracyrateofmulti-sliceSpiralct(Multislicect,MSCT)andposttreatmenttechniquewas100.00%,theaccuracyrateofX-raydiagnosiswas82.72%,andthediagnosticaccuracyofMSCTandposttreatmenttechnique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X-ray,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lt;0.05).ConclusionthediagnosticrateofspiralCTandposttreatmentinbonetraumaishigh,itcanprovidereliablebasisforclinicaldata,anditisworthytobepopularizedinclinic.

"keywords"spiralct;post-treatmenttechniques;bonetrauma

骨创伤的类型和部位比较复杂,以普通的X线片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诊断需要,给临床诊断及治疗造成困难[1]。MSCT及后处理技术成像速度比较快,扫描之后能够得到清晰图像,通过矢状位、冠状位及任意方向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更好的了解骨折情况[2]。为了更好的对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作者对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骨创伤患者的临床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1月共收治120例骨创伤患者,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12~76岁,平均年龄(46.2±6.4)岁;受伤至住院时间为1~10h,平均时间(4.3±1.6)h;致伤原因:车祸伤76例,摔伤18例,斗殴14例,其他12例。

1.2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24h内以美国GE公司64排螺旋CT机进行检查,按照患者的受伤部位和受伤原因选择合适的体位,双侧尽可能保持对称,选择适当层厚、螺距、间距、电流及电压等参数。在检查结束之后以后处理工作站软件来进行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示、容积再现技术及最大密度投影等后期处理,然后行X线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1.3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SCT及后处理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X线诊断的准确率为82.72%,MSCT及后处理技术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两种检测方法比较,P<0.05

3讨论

临床上以往对于骨折的诊断多采用X线片检查,然而因为关节部位重叠结构比较多,骨折的移位形式及骨折类型比较复杂,再加上X线的衰减系数变化不明显,显示图像是平面图像,平片的空间分辨率比较低,所以,单纯采用X线片难以对骨折特征做出全面诊断[3]。而普通CT扫描对于骨皮质的异常显示显著优于X线片检查,但是因为是轴位成像,而且会受到扫面间距及患者体位、呼吸等多种外周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骨折没有显示或者扫描线同骨折线重叠,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4]。MSCT能够快速进行快速容积扫描,为

后处理技术提供基础。通过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示、容积再现等后处理技术能够快速、全面的对骨骼系统进行检查。对于骨折创伤患者的复杂、细小的解剖结构、复合性损伤及细微骨折,能够直观、立体的对骨折特征进行显示,从而对骨折定位及定性诊断提供依据,帮助检查人员对骨折进行全面了解,还能够准确显示骨折的移位情况及骨折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螺旋CT扫描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①确定扫描的部位及范围,一般选择5mm层厚,便于减薄骨算法重建进行图像后处理;②三维成像需要在独立工作站系统进行,通过多角度观察,并改变窗位、窗宽,通过分离技术对重叠部位的结构进行观察;③三维图像的立体性较强,但是对细微结构的显示相对较差,应结合常规平片及二维图像综合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骨创伤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显著优于X线片检查(P<0.05),表明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骨创伤的诊断中具有诊断速度快、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超淼,许华权.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创伤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20(4):59-60.

[2]王刚,郑晓林,李德维,等.256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在颅骨复杂性骨折及其分型中的诊断价值.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1(2):31-33.

[3]姚国龙,郑睿龙.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和DR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对比体会.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21(4):227-229.

[4]钟冠新,王桂彩,梁华甜.螺旋CT图像三维重建在复杂颈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广东医学,2013,34(21):3249.

标签:;  ;  ;  

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在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