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西河流域区域性泥石流形成特征与危险性区划

磨西河流域区域性泥石流形成特征与危险性区划

论文摘要

磨西河流域是我国西南典型的强震区和冰川泥石流的集中发育区,且泥石流的发育和发生均表现出了与冰川冰碛、构造运动强度及气候环境相关的响应特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托成矿所《典型泥石流防治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开展了流域内的勘查,深化了磨西河流域泥石流的地质环境条件、形成过程、规模、物源条件、危害特征等认识。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形成背景:基于新构造作用,岩石类型、地形、气候类型、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方面,分析了磨西河流域区域地质背景条件,说明了流域内具有发生特大型泥石流的条件为研究其泥石流类型和发展趋势等奠定了基础。(2)泥石流类型:分析了流域内规模较大(主沟长>4km)或具有直接危害的49条泥石流沟,依据水源类型、物源类型、地貌部位、暴发频率、物质组成等对这些泥石流沟进行分类研究,为流域内泥石流的防治奠定了良好基础。(3)物源防治:对流域泥石流松散物源的分布、类型、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流域内松散物源的总量与强活动物源储量进行了估算,并研究了不同松散物源的提供方式,为泥石流防治中物源的防治指出了方向和位置。(4)发展趋势:通过对流域内泥石流的易发程度和各泥石流沟发展阶段的评判,及对泥石流形成的三大条件:物源、水动力条件、地形条件的调查研究,结合历史上泥石流发生的当日雨量和前期有效雨量关系的研究、流域内泥石流发生规模频率的统计分析,表明:至今区内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没有改变,且存在一个10—15年左右的特大型泥石流发生的准周期,特大型泥石流的威胁依然存在。(5)泥石流危害:通过对流域内泥石流的历史上造成的灾害情况调查,从泥石流的形成过程、流通形式、堆积方式等及不同泥石流的成灾特征研究中,查明了流域内泥石流的危害形式、近年已造成的损失及危险性。对流域内的泥石流灾害危险区进行了划分,全流域共划分8个极危险区、1个危险区,各泥石流灾害危险区分布范围、特征及主要危害对象进行了归纳总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特征
  • 2.1.3 地貌特征
  • 2.1.4 气候特征
  • 2.1.5 水文特征
  • 2.1.6 植被特征
  • 2.2 地质背景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岩土体类型
  • 2.2.3 地质构造
  • 2.2.4 地震
  • 2.2.5 不良地质现象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3.1 地下水类型
  • 2.3.2 水文地质特征
  • 2.4 人类工程活动
  • 2.4.1 削坡建房
  • 2.4.2 公路建设
  • 2.4.3 旅游开发
  • 2.4.4 水电站建设
  • 第三章 泥石流特征及形成过程
  • 3.1 流域内泥石流分布特征
  • 3.2 泥石流沟形态特征
  • 3.3 泥石流类型
  • 3.3.1 水源类型
  • 3.3.2 物源类型
  • 3.3.3 地貌部位分类
  • 3.3.4 暴发频率分类
  • 3.3.5 物质组成
  • 3.3.6 流体性质
  • 3.4 松散物源
  • 3.4.1 松散物源类型及分布
  • 3.4.2 松散物储量
  • 3.4.3 主要物源区及补给方式
  • 3.5 泥石流形成区
  • 3.6 流通区
  • 3.7 堆积区
  • 3.8 泥石流形成过程
  • 3.8.1 物源的集聚
  • 3.8.2 激发
  • 第四章 泥石流发展趋势
  • 4.1 易发程度评价
  • 4.2 泥石流的发生频率
  • 4.3 泥石流的发展趋势
  • 4.3.1 地形地貌的发展阶段
  • 4.3.2 物源分析
  • 4.3.3 水源条件
  • 4.4 流域内泥石流发展阶段
  • 第五章 泥石流危害特征及危险性
  • 5.1 泥石流的危害方式
  • 5.1.1 冲刷
  • 5.1.2 冲击
  • 5.1.3 淤埋
  • 5.1.4 堵塞或挤压河道
  • 5.2 危害程度及危险性评价
  • 5.2.1 评估标准
  • 5.2.2 危害程度
  • 5.2.3 危险性
  • 5.3 危险区划分
  • 5.3.1 划分原则
  • 5.3.2 危险区划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磨西河流域坡面泥石流形成演化机制及防治[J]. 水电能源科学 2015(06)
    • [2].磨西河流域泥石流流域形态的非线性特征[J]. 工程地质学报 2011(03)
    • [3].磨西河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其环境响应分析[J]. 人民长江 2011(13)
    • [4].树木年代学在高寒山区泥石流历史事件重建中的应用——以磨西河流域倒灶沟为例[J]. 山地学报 2014(02)
    • [5].磨西河泥石流堵断大渡河物理模拟与早期识别[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1)
    • [6].磨西河流域冰碛补给一暴雨型泥石流形成机制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1(04)
    • [7].摩岗岭滑坡成因机理[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8].农戈山铅锌矿成因分析及找矿标志[J]. 中国矿山工程 2011(05)

    标签:;  ;  ;  ;  

    磨西河流域区域性泥石流形成特征与危险性区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