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MA:联通有错就改(论文文献综述)
林玉珍[1](2019)在《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DBL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计算思维是一种运用计算机基本概念进行问题求解、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思维方式,掌握计算思维是当今科技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计算思维是与阅读、写作、算术同等重要的能力。2017年,新颁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计算思维列为信息技术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可见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我们正处于计算思维研究的初级阶段,多数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在基础教育领域研究尚少,一线教师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从理论到实践都缺乏相应的指导,学生也缺乏兴趣,在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由此,在建造主义理论和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将DBL与计算思维的内涵和培养过程结合构建模式,运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本研究旨在通过准实验研究,验证所构建的DBTMCT(Design-Based Learning on Computational Thinking)对初中生计算思维培养在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算法思维、合作交流能力、评估思维五个方面的影响,以期改变基础教育阶段计算思维培养理论和应用层面缺失的现状,为一线教师开展计算思维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准实验研究前期准备主要包括问卷编制和教材分析,准实验研究过程主要包括预测试、前测、确定研究对象、教学实施、后测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DBTMCT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后,实验班在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评估思维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创造力和算法思维上没有发生显着性变化。访谈结果表明学生认为这种模式下设计的教学对计算思维和创造力有提高。
张婷婷[2](2019)在《网络环境下被遗忘权法律制度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环境下被遗忘权的法律制度构建是互联网深入发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法学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被遗忘权法律制度构建正在成为国内外被遗忘权研究的热点,但创法实践是相对滞后的。本文运用法理创设与制度创新交互的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经验与现实需求相对应、制度创新与体系完善相互观照、整体考察与案例剖析相补充的研究方法,试图找到一个以我为主,兼容并蓄的法治化治理的制度融合接口。本文研究思路是,试图通过制度创新、体系建设、解释完善、模式移植等途径,对于网络环境下被遗忘权法律制度构建作出一般化的解构与重构,旨在为互联网迅猛发展提供一个信息资源共享利益平衡,进而提供一个认知被遗忘权法律创制的学理框架。研究发现,网络环境下被遗忘权的法律制度构建既有法理基础,也有先进的域外经验支撑,中国版被遗忘权法律制度相对滞后,但在中国网络主权安全与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大环境下,只要强化制度化创新与非强制度安排的相互融合,被遗忘权的立法与司法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法律建议认为,立足国情强化法治化,积极吸收域外经验做法,通过立法建设与司法完善等形式加以固定,推动中国版被遗忘权法律制度构建。
施瑞婷[3](2018)在《情感体制视阈下情感社会化话语的嬗变 ——基于一个情感教育栏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社会情感感受与表达规则失范、社会心态失调等问题层出不穷,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我国几度社会转型的历史实情来看,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变迁都会深层次地影响处于时代洪流中的个体情感,情感社会化研究便发轫于此。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情感社会化不仅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自身的重要机制,对情感社会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创性地在情感体制的研究视角下,历时性地剖析了我国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情感社会化问题的复杂性、差异性和多变性。通过选取跨越五十年历史的《中国少年报》上“知心姐姐”相关栏目的全样本作为研究材料,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历时性内容分析法,展开纵向和横向的多角度探讨,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理想主义情感体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导性情感体制。在这一情感体制下建构起了一整套“集体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主要特征是情感色调以“勇敢”为主,集体主义情感主旋律突出,情感趋向两极化、片面化,许多情感都被摆在了对立的位置上,目的在于烘托、强化以及反衬集体主义情感。围绕这套话语有着相应的话语实践,重点在于对个体与集体的情感关系的处理。集体主义情感大于一切,家庭功能政治化。对少年儿童与对成年人的情感社会化的期待并无明显分别。具体的情感教育方式首先是自我反省,接着对有益于情感社会化话语的情感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以及采用反衬手法进行强化。对于不符合话语要求的情感,同样采用反衬法凸显其错误性,并利用个体和集体的情感关系,进行集体性的批判以及夸大危害性的后果,直至将其扭转。现实主义情感体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导性情感体制。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经济腾飞,对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教兴国”战略使认知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中最受重视的内容。与此相应,“集体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式微,理想主义的狂热回归现实主义的理智。在此历史情境下形成的现实主义情感体制建构起了一套“理智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这套情感社会化话语实践的重点,在于处理个体与互动性重要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由于核心家庭在情感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亲情之爱重新回到情感社会化话语中,情感色调以“爱”为主。少年儿童成为情感教育中最受关注的群体,情感教育方式虽种类繁多,但总体呈现出工具理性的特征,被理智对待的情感若是能够促进认知教育的发展,社会化过程就完成了。若还不能,则需经由自省,辅以采取其他的教育方式重复这一过程,进行情感的再社会化。自我主义情感体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主导性情感体制。这种情感体制建构起了一套系统的“快乐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理智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由于引起许多负面情感而逐渐式微,社会对正面情感的呼吁加强,因此,这种情感体制的情感色调以“快乐”为主。对“快乐人生三句话”及相应的“快乐人生的36个好朋友”的建构,完整地诠释了这套话语的内涵。随着情感逐渐“被看见”,不再依附于其他,情感指涉个体、回归自身。话语实践所处理的主要是个体与自身的情感关系,情感涉及的环境不再局限在日常生活范围内,还涉及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少年儿童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彰显。情感成为情感教育的核心,对于负面情感往往采取“以情育情”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促使其转化为有益于“快乐人生”的正面情感。如难以转化,则会选择忽视、忍耐、遗忘、向内归因等方式进行排解。若起初体验到的是正面情感,也要经由自我反省,判断其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如不符合,还需通过情感教育进行再社会化,以达成“快乐人生”的目标。三种主导性情感体制之间是一种交叉渐进的关系。随着情感体制的变迁,情感社会化的话语建构及实践亦在不同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为一个时期的情感意涵、情感序列、情感关系以及情感教育等定下基调。情感教育方式从极端化转向人性化,原本受到压制的个体情感日益得到关注,个体与自身的情感关系成为情感社会化话语处理的核心关系,代际关系也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这些都反映出社会的个体化趋势。但是,鉴于我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情感,即便是在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时代,也体现出强烈的试图将情感予以规训的冲动和要求。通过“知心姐姐”形象的创立,促使受众与其产生情感联结,其目的还是为了进行情感教育,强调情感的统一性,强化情感社会化话语。国家意志以及工具理性在每个时期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其对情感规训的影响力,高度简化的情感判断与向内归因的情感教育方式也始终存在。情感社会化话语还具有代际传递效应。研究最后分析了对情感社会化话语的过度内化可能带来的情感问题,指出情感或许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外在结构性因素之外,引发情感体制本身更迭变化的内在推动力,由此探讨了情感体制转向的新趋势。研究最终落脚于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解,解释这些变迁及其机制是如何通过曲折的历程影响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境况、生存体验和生活感受的,并试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个体与社会两方面提出处理社会情感问题的建议,且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总体而言,在情感体制视阈下探讨情感社会化问题不仅能够帮助人际沟通与代际间的理解,更有助于将历史照进现实,为洞悉时代的命运与精神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情感社会化是连接看似个体层面的情感与整体层面的社会结构之间的桥梁,唯有从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都通过良性循环的方式解决情感问题,才能形成真正的“好社会”。
吴璀[4](2018)在《新型城镇学校的教学改进研究 ——以四川省L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和农村学校的战略布局发生重要调整,原生人口子女、拆迁移居子女、外地随迁子女大量涌入城镇学校,出现以“大班额、大差异、大增长”为典型特征的新型城镇学校。此类学校正遭逢学生学习需求差距过大,教师传统教学经验失效,不同家长群体教学期望对立等独有的问题,既有平衡已被打破,新的生态亟待建设,而教学改进无疑是学校变革重要且必要的着力点。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新型城镇学校的教学困境,以四川省L学校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为蓝本,提出新型城镇学校的教学改进方案。新型城镇学校是指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和“两为主”的入学政策指导下,接收招生范围为原生人口子女、拆迁移居子女和外地随迁子女等多样性生源的公办学校。教学改进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理解,本研究主要侧重于微观层面,它是指通过课型优化和教学环节重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链动学校教学变革,促进复杂文化背景中的学生个体和群体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研究首先对新型城镇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的调查发现,在传统课型中,教师对原生人口子女、拆迁移居子女和外地随迁子女选择同样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行为,忽略了学生对学习的主体要求,难以激发学生深入而持久的学习兴趣,既不能帮助不同背景的学生实现从校园的“进入”到真正意义的教学“融入”,也难以促成教师从让自己“好教”到把学生“教好”的转变。其次,探寻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理论支撑。本研究吸纳文化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深度学习理论的精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阐释新型城镇学校的教学改进。文化资本理论探讨家庭的文化资本对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从社会文化这一宏观层面透析了新型城镇学校面对的生源多样性困境。教育公平理论解说了教育起点、过程与结果公平的价值诉求,从学校教育这一中观层面指明了新型城镇学校在促成教育起点公平之后对教育过程公平的义务与责任。深度学习理论则探究了真实、有效学习发生的原理,从课堂教学这一微观层面为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提供了思路与方法。第三,以课型为抓手改进新型城镇学校课程,将传统学时课优化为主题导学课、本体奠基课和整合拓展课的“三课”课型。“三课”突破教师循教材编排和知识序列渐进、线性推进的传统课型,以回应学生文化差异的主题导学课为起点,通过本体奠基课对强化核心内容和必备技能及整合拓展课彰显学生个性的拓展与巩固,实现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共同发展。主题导学课通过教师遴选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回顾相关旧知,整体熟悉将要学习的新目标和新内容。本体奠基课是对新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完成核心内容的学习,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有效掌握相关技能,生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整合拓展课则是主题导学课、本体奠基课的深化与递进,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式梳理和延伸性拓展,促进学生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整。第四,以教学环节为突破点改进新型城镇学校教学过程,建构首学、互学、群学、共学“四学”环节。首学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起点,学生利用“首学活动”自主学习,了解学习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基础。互学与群学是利用学生小组活动进行学习的环节。互学聚焦小组内的学习,将学生差异转化为学习资源,利用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和合作完成较有难度的学习内容。群学则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间的竞争学习和成果展示,生生之间对汇报的内容进行补充、质疑和评价。最后是共学环节,教师在前三个环节学生各种形式的主动学习基础上,进行引导、补充、修正和提示,通过巩固应用、拓展延伸、共同反思,促成学生学习的深化。“四学”环节将新型城镇学校学生差异大这一“问题”转化为教学资源,利用学生间的差异开展教学,促成不同背景、不同基础学生的共同发展,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最后,探讨了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条件保障。在物力条件方面,需从学习空间布置、学习材料记录、智能平台搭建等几方面予以配套。在人力条件方面,需要教师改变思想观念、提升专业能力,学生增强自我认同、参与合作探究,家长共建家长学校、提高参与程度,管理者推进组织重构、统整人力资源。在制度方面,需要建设教学准备协同制度、过程监控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研究视阈新。已有新型城镇学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而从新型城镇学校的教学改进尤其是课堂教学优化这一微观层面开展研究甚少。本研究立足于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改进,链动并扩展至学校的总体变革,有助于突破原有新型城镇学校研究的视阈局限。其二,研究内容新。在研究内容上针对生源差异,从课型优化和教学环节重构两个生长点提出“三课四学”,并进行学理性研究和行动检证,以期解决学生需求多元和优质资源有限的矛盾。
刘占福[5](2018)在《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改革是目前学校改革的重要方面,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教育改革等对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学校能够更适应时代要求,展示时代风貌是学校提高知名度、影响力以及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针对目前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思想和社会环境的新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影响,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也应有新的突破方向。
张琼洁[6](2018)在《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民间故事价值研究停留在总结、概括价值功能类型层面,存在着越过价值发生过程直接呈现静态结果的局限。问题根源在于实践主体(民众)与认识主体(研究者)站位基点的分离与研究者外位性先验视角。因此,本文拟将民众与研究者同视为实践主体与认识主体,将研究视域从“民间故事”移置于“民间故事活动”,从案牍文本转向“民”的生活世界。价值发生研究的立论前提是打破学术先验视界与传统文本语境割裂研究现状。因此,第一章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定义民间故事活动,探寻它的存在方式,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方法,突破传统的类属分类思维,直面现象本身,将人为分离出去的重新融合连续在一起。用存在论和系统论的眼光将其视为一个兼有体验本体、作品本体、解释本体三元一体的承载着各种价值关系形成与关联的“开放的活的”的“场域”结构。将其定义为人们依寓在世界之中讲述/倾听故事的同时,领会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状态与身心融合一致的活动。接下来在这个活动场域中探究价值发生过程、发生机制、发生逻辑以及观念系统。理论研究的生发点来自社会现实。第二章抽取河北地区三个各具特色的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个别村庄扩展到整个地区,从特殊个体到定性整体,在诸多现象中发现一个“抽象的形象”。这个“形象”分别来自于平原地区拥有丰富故事资源和广泛故事家群体的“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冀中北部山区政治历史的产物清西陵守陵村之一忠义村;冀西南地区太行山地腹宗族村王硇村。此“形象”一经抽出可以作为“理论模型”,在“内在本性”上更符合“实际存在”,引导和开拓后断研究。接下来的两章分别从纵剖面、横断面寻找一种可以有效描述价值发生过程的方法。“发生”有两层涵义:一指涉外在“现实发生”;一指涉内在“认识发生”。价值发生的过程即二者对应发生的过程。合理方法为对民间故事活动进行多层级描述。第三章从纵剖面角度将价值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调整与把握、活动中多维主客体价值关系进行文本价值、本文价值、活动价值三个层级的描述,分别对应内在价值-意义-工具价值的内在逻辑。三者关系逐层上升,前层是后层的条件与基础,后层克服了前层的扁平局限,形成活态的立体多维化透视结构。第四章从横断面角度逐一分析发生的诸种价值类型,将各价值类型进行底层基础性价值和高层复合性价值、功利性价值和非功利性价值的分类。分述每种类型价值的发生根源、发生方式及发生机制。认知价值一节主要探讨认知价值的历史性和具体性:一为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一为隐喻的诗性认识,一为朴素的历史认识。娱乐价值一节侧重娱乐价值的生理、心理根源,过度娱乐的异化倾向以及寓教于乐、寓美于乐的发展方向。道德价值一节论述了民间伦理、道德、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与大传统伦理道德的对比中,显现民间伦理道德的局限性和超越性。宗教价值一节概括了民间宗教系统观的主要特征,对比祭祀活动和故事活动中差异的鬼神世界以及各自发生同步或错位的宗教价值,着重分析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本质。审美价值一节指出审美“二相”发生机制,民间故事活动中审美价值如何产生,以及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第五章着力于价值发生规律与原理的研究。首先,总结诸种价值类型在当下不同的衍变方式,在民间故事活动场域中,各价值不能自为发生,需“假道”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并且依据主体的独特需求遵循从“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反向实现序列。之后,进入到民众思想观念层面,探究民众思维发生逻辑,从历时诗性思维和共时“仪式思维”两个方面得出民众重价值判断,轻事实认知的思维逻辑。最后,试图在与精英哲学的参照中,揭示出民众自有的一套观念系统,说明二者是在一个逻辑起点上成长起来的两种知识与思想系统。继而开启后续思想观念研究。
王壹[7](2017)在《全媒体时代反转新闻研究 ——以2016年东北农村“礼崩乐坏”报道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身处全媒体时代,我们每天会接触很多信息。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已经完全处于海量信息的包围之中。而新闻故事的"快"时代的到来伴生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反转新闻"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梳理这类事件,不难看出,每一次反转节点的出现都与严肃媒体的实地追踪报道有关,所以严肃媒体(其中很多是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求真"的作用不可小视。本文选择了一件在传播效果、影响效果和反转程度上均很突出的"东北农村的’礼崩乐坏’ "的反转新闻报道案例。这本是一个媒体机构给新闻记者布置的春节"作业",到最后却变成了一篇失实的报道;本是一个微信公众号的"作业展示",却轰动网络……这就可以看出,一则虚假新闻对媒体公信力、媒介生态、媒介受众等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则虚拟东北农村报道是当下虚假新闻泛滥的一个镜像。本文从此案出发,采用个案研究法,结合对揭露此虚假新闻报道的新华社记者进行深入访谈,努力探求该案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通过对该案件的梳理,进一步探求其发生原因,着重分析其发生反转的"反转节点",研究其存在的规律,希望归结出反转新闻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曹洋[8](2016)在《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活动的核心环节,围绕其构建的制度体系是行业运转秩序的基础。建筑设计及其实现不仅是建筑设计从业者的主体工作,更是建筑工程各个利益相关方博弈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尚不完善,各利益主体的价值立场冲突严重,致使本应投入于工程的社会资源蒸发于行业内耗之中。因此,有必要客观审视建筑行业现行制度环境的问题,并对其改进方式提出建议,进而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行业新秩序。西方的经验证明,建筑师的职业天性决定了其作为建设项目的核心角色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然而,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现实环境的制约,中国建筑师的业务水平尚无法支撑其新的角色定位,普遍存在的激愤情绪也使其对其他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存在偏见。中国建筑师必须拓展视野并提升自己,才能与新的制度环境相匹配。本文在客观还原中国建筑行业生态的基础上,探讨了行业新秩序的可能性及其概貌,以期增进建筑师对其他利益主体的理解,并正视自身的不足,进而在制度调整和自我提升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建筑行业基于伦理的价值共识和善意的协作氛围。全文分四部分。首先,文章从秩序的概念出发,重新勾勒了作为本文理论支撑的建筑伦理学的学术框架,简要介绍了其中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和理论工具,借此帮助读者建立起观察建筑行业现象的伦理视角。其次,基于大量的访谈调研,文章对建筑活动各相关群体(行政管理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和职业困境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由此呈现出建筑行业生态的现实场景。在第三部分,文章就行业内的一些焦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各方真实态度的分析,揭示出建筑活动伦理判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并由此引发对问题背后制度根源的思考。在结论部分,文章以西方建筑师负责制为蓝本,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了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新秩序的构想,讨论了其制度支撑,并从伦理学角度进行了合理性证明。最后,文章还对新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提出了建议。
张珍[9](2016)在《贾探春与植物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红楼梦》是涉及植物最多的一部,对植物文化的应用极为广泛和融洽,这里的植物不是被简单地移置在虚构的艺术世界里,而是融入其中,参与了这个艺术世界的创造,很多场合都是以植物组织情节,安排人事活动,作者还把植物文化融入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为众人量身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生活环境。其中有很多与贾探春相关的植物意象:芭蕉、梧桐、杏花、玫瑰、菊花、白海棠等都与探春有着独特的联系,从植物方面可以对探春形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深化。秋爽斋的梧桐,照应了“秋爽”之名,是秋爽斋秋日景观的代表,探春与梧桐文化意蕴的联系,一方面与梧桐的秋日意蕴有关,一方面与梧桐的凤凰意蕴有关。梧桐还与清明、风筝、杏花、春雨、柳絮形成了一个联系在一起的意象群,对探春爽朗的性格和有缺憾的出身烦扰有所反映,但更主要的是侧重于对探春远嫁命运以及丈夫与王室相关的暗示,清明时节远嫁他乡,一去不归。在与探春相关的植物意象中,芭蕉的涵义最为丰富,蕉叶题诗反映了探春对书法的擅长和爱好,雨打芭蕉表现出内心挥之不去的愁绪。探春由院中的芭蕉起号“蕉下客”,黛玉指出其与“蕉叶覆鹿”相关,蕉鹿典故最早来自《列子》,但从内容主题上看,此处的“蕉叶覆鹿”更有可能来自明杂剧《蕉鹿梦》,探春在贾府中的争竞努力最终成空,也体现了《蕉鹿梦》、《红楼梦》名利成空的思想以及芭蕉的虚幻不实之义。怡红院的芭蕉也有重要涵义,但与探春无关。探春的白海棠诗突出了其追求精神的高洁,菊花诗重点表现了探春的高情与傲世韵味,半首柳絮词写尽了将来的离散命运。玫瑰花则是探春性格的集中代表,美丽而精明、有远见,带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梧桐、芭蕉、杏花、玫瑰、白海棠、菊花、柳絮等植物以其丰富的文化象征意蕴,形成了一个以探春为中心的意象群,形象而全面地表现了探春的性格、命运。
朱诗意[10](2012)在《政务微博的传播现状分析—兼论网络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文中认为“你玩微博吗?”已成为现今流行的见面问候语。而在这微博大潮中,有一种微博被特别定义为“政务微博”。截止2011年底,新浪政务微博总数已达近2万个,腾讯政务微博总数也有1万多。政务微博在2011年的迅猛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本身的增长上,也表现在媒体的关注度、社会的讨论以及学术界的研究上;由政府主导或与微博运营商合力举行的相关研讨、论坛、会议、培训更是层出不穷。政务微博的迅猛发展,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是微博自身的巨大传播力量——有报告指出,微博已成为2011年舆情事件的第一大信息源,成为第一大舆论场。政务微博的出现便是中国政府对微博世界的回应,以及中国政府摸索网络背景下如何引导舆论的一种手段。政务微博的出现也许有个别地方自发的原因,但其在2011年如此快速发展,高调宣传,不能不说这是政府被现实所“逼”出来的一种反应。而在此之前,中国政府开设政府网站、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政府官员到网站与网民互动等等,都是希望能通过这些方式和平台来发出官方声音、了解网络舆论并引导其转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其最终目标都是希望能打造一个“透明、公正”的政府形象,缓解官民冲突,获得民心,维护社会稳定。本文根据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选择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上的政务微博作为分析样本,并采用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政务微博的主要微博行为进行分类梳理及数据统计,进而客观分析政务微博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并试图从对大量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述政务微博作为政府一种新的媒介工具对网络时代政府形象传播的意义。
二、CDMA:联通有错就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联通有错就改(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DBL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初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课程现状和问题 |
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
三、计算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计算思维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培养计算思维的研究现状 |
三、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现状总结与反思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教学模式 |
二、计算思维 |
三、DBL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造主义理论 |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 |
第三章 初中生计算思维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初中生计算思维问卷设计 |
一、初中生计算思维能力调查问卷设计 |
二、初中生计算思维能力问卷信效度检验 |
第二节 初中生计算思维能力及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一、初中生计算思维能力调查分析 |
二、初中生计算思维能力访谈分析 |
三、初中生计算思维培养现状分析 |
第三节 初中生计算思维发展及培养现状总结 |
第四章 DBLCT教学模式构建 |
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课程分析 |
一、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析 |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分析 |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特征分析 |
第二节 计算思维培养过程的分析 |
一、计算思维培养过程分析 |
二、初中时期计算思维培养的水平层次 |
第三节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模型构建依据 |
一、DBL对初中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支持 |
二、DBL相关模型分析 |
第四节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DBL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五章 DBLCT教学模式应用及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前期准备 |
一、任务分析 |
二、数据收集 |
三、访谈提纲设计 |
第二节 实验实施方案 |
一、实验对象 |
二、实验假设 |
三、实验变量 |
四、实验内容 |
第三节 基于DBLCT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
一、教学准备 |
二、案例一:《控制“海龟”移动》案例 |
三、案例二:《命令“海龟”变色》案例 |
第四节 DBLCT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
一、计算思维量表数据分析 |
二、访谈分析 |
第五节 研究结果及原因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DBLCT模式的可行性 |
二、DBLCT教学模式实施建议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初中生计算思维能力前测调查问卷 |
附录B:初中生计算思维能力后测调查问卷 |
附录C:访谈提纲 |
附录D:第二次访谈记录 |
致谢 |
(2)网络环境下被遗忘权法律制度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写作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网络环境下的被遗忘权概述 |
2.1 中国互联网的新纪元 |
2.1.1 网络大数据环境下技术特征 |
2.1.2 数字记忆的安全隐患 |
2.2 网络环境下的被遗忘权的定义 |
2.3 网络环境下的被遗忘权构成 |
2.3.1 网络环境下的被遗忘权权利主体 |
2.3.2 网络环境下的被遗忘权权利客体 |
2.3.3 网络环境下的被遗忘权义务主体 |
2.3.4 网络环境下的被遗忘权的内容 |
2.4 网络环境下被遗忘权构建的合理性 |
2.4.1 法律制度在被遗忘权保护的功能与特征 |
2.4.2 被遗忘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构建的合意性 |
2.4.3 被遗忘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域外网络环境下被遗忘权的立法实践及借鉴 |
3.1 欧盟关于被遗忘权的立法与实践现状 |
3.1.1 欧盟关于被遗忘权的立法现状 |
3.1.2 欧盟被遗忘权的相关概念内容及救济 |
3.1.3 欧盟被遗忘权的影响 |
3.2 美国被遗忘权的立法与实践情况 |
3.2.1 美国关于被遗忘权的立法现状 |
3.2.2 美国被遗忘权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及救济 |
3.2.3 美国被遗忘权的影响 |
3.3 其他国家地区与组织的被遗忘权立法与实践情况 |
3.3.1 其他国家地区与组织关于被遗忘权的立法情况 |
3.3.2 其他国家地区与组织关于被遗忘权的实践情况 |
3.4 欧盟美国及其他地区组织的被遗忘权立法与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3.4.1 欧盟被遗忘权保护制度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
3.4.2 美国的被遗忘权保护的案例集成对我国的启示 |
3.4.3 其他地区组织的被遗忘权立法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被遗忘权法律构建面临的立法问题与司法实践 |
4.1 被遗忘权在我国的立法缺失 |
4.1.1 我国被遗忘权的现有立法情况 |
4.1.2 我国被遗忘权立法缺失导致的问题 |
4.1.3 相关案例及分析 |
4.2 被遗忘权在我国缺乏适用条件 |
4.2.1 我国被遗忘权适用条件的现有情况 |
4.2.2 我国被遗忘权缺乏适用条件导致的问题 |
4.2.3 相关案例及分析 |
4.3 被遗忘权在我国缺乏救济渠道 |
4.3.1 我国被遗忘权救济渠道的现有情况 |
4.3.2 我国被遗忘权救济渠道缺失导致的问题 |
4.3.3 相关案例及分析 |
4.4 被遗忘权在我国的司法实践 |
4.4.1 被遗忘权在我国的司法实践现状 |
4.4.2 中国被遗忘权第一案分析 |
4.4.3 司法实践走在立法之前引发的问题及应对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网络环境下被遗忘权法律制度构建建议 |
5.1 对被遗忘权法律制度构建的模式建议 |
5.2 对被遗忘权法律制度构建的内容建议 |
5.2.1 被遗忘权的法律界定 |
5.2.2 被遗忘权的性质与地位 |
5.2.3 被遗忘权的权利主体认定 |
5.2.4 被遗忘权的义务主体认定 |
5.2.5 被遗忘权的权利客体认定 |
5.2.6 被遗忘权适用的条件 |
5.2.7 被遗忘权保护的例外 |
5.2.8 被遗忘权保护的救济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情感体制视阈下情感社会化话语的嬗变 ——基于一个情感教育栏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回顾 |
三、研究问题聚焦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材料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一个栏目的几个时代 |
一、“我群”与“他者”:主要受众群体的聚焦 |
二、政策与教育: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
三、回到情感:情感色调的年代差异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想主义情感体制下的情感社会化话语 |
一、革命的“理想主义” |
二、“集体至上”的话语建构 |
三、“公而忘私”的情感关系 |
四、“爱憎分明”的情感教育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实主义情感体制下的情感社会化话语 |
一、生存的“现实主义” |
二、“理智至上”的话语建构 |
三、“亲情回归”的情感关系 |
四、“工具理性”的情感教育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我主义情感体制下的情感社会化话语 |
一、发展的“自我主义” |
二、“快乐至上”的话语建构 |
三、“彰显自我”的情感关系 |
四、“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 |
五、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跨越时期的情感话题 |
一、情感意涵的时代变迁 |
二、“公与私”的消逝与重构 |
三、“男与女”的性别意识 |
四、“贫与富”的对立与感知 |
五、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阶段已发表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4)新型城镇学校的教学改进研究 ——以四川省L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如何从起点公平走向过程公平 |
(二)如何从“形式进入”化为“实质融入” |
(三)如何从“好教”到“教好” |
二、研究综述 |
(一)“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
(二)“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
(三)“学校改进”的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学校 |
(二)教学改进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新型城镇学校教学现状分析 |
一、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现状调查 |
(二)学生课堂行为观察 |
(三)学生学习的环境影响因素调查 |
(四)学生学习的家庭影响因素调查 |
二、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
(一)适应成长期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
(二)精进发展期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
(三)衰退保守期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
三、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
(一)课程感知现状分析 |
(二)课型设计现状分析 |
四、教学过程现状分析 |
(一)教学环节现状分析 |
(二)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
(三)测评手段现状分析 |
第二章 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理论依据 |
一、文化资本理论与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 |
(一)文化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二)家庭文化资本对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影响 |
(三)学校文化资本对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影响 |
二、教育公平理论与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 |
(一)教育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二)城乡教育公平支持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 |
(三)教育过程公平落实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 |
三、深度学习理论与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 |
(一)深度学习的基本观点 |
(二)深度学习程度影响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层次 |
(三)深度学习方式影响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实现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课型优化 |
一、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中课型优化的基本原则 |
(一)发展性原则 |
(二)公平性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四)体验性原则 |
(五)递进性原则 |
二、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中课型优化的“三课”实践 |
(一)主题导学课:架构学生的学习起点 |
(二)本体奠基课: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
(三)整合拓展课: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课堂环节重构 |
一、新型城镇学校课堂教学环节的重构理据 |
(一)新型城镇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
(二)新型城镇学校课堂教学环节的建构逻辑 |
二、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中环节重构的“四学”路径 |
(一)首学:关照学生个体差异 |
(二)互学:激荡小组成员质疑 |
(三)群学:推进班级组间交流 |
(四)共学:助力师生拔节成长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条件保障 |
一、教学改进的物力条件保障 |
(一)学习空间布置 |
(二)学习材料记录 |
(三)智能平台搭建 |
二、教学改进的人力条件保障 |
(一)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提升专业能力 |
(二)学生:增强自我认同,参与合作探究 |
(三)家长:共建家长学校,提高参与程度 |
(四)管理者:推进组织重构,统整人力资源 |
三、教学改进的制度保障 |
(一)教学准备协同制度 |
(二)教学过程监控制度 |
(三)教学评价激励制度 |
第六章 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效果与启示 |
一、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效果检视 |
(一)学生学习成效 |
(二)教师教学成效 |
(三)学校发展成效 |
二、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研究的启示 |
(一)课型优化是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抓手 |
(二)教学环节重构是新型城镇学校教学改进的突破点 |
(三)“三课四学”为新型城镇学校提供了实践范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突出地位 |
(一) 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是保证学校教育改革有效推进的前提 |
(二) 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改革是提高行政职能的当务之急 |
(三) 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 |
二、当前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 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部门重复 |
(二) 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三) 职业教育学校管理制度陈旧, 没有创新发展的潜能 |
(四) 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教研与行政的权力失衡 |
(五) 依法治校理念不强, 科研氛围不足 |
(六) 行政管理考评机制不合理 |
三、提高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措施 |
(一) 完善学校行政管理的系统化设置 |
(二) 真正树立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 |
(三) 加强行政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
(四) 增强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功能 |
四、结语 |
(6)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间故事活动——一个“开放的活的”结构 |
概述 |
第一节 既有理路的局限与反思 |
一、既有理路局限 |
二、问题反思 |
三、站位基点 |
四、据此定义“民”与“民间” |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 |
一、从“存在是什么”到“如何存在” |
二、民间故事如何存在:分类——融通——再分类 |
三、认识路径 |
第三节 民间故事活动定位 |
一、系统定位 |
二、形态定位 |
第二章 走近当下河北民间故事活动(实证描述) |
概述 |
第一节 冀中平原的历史通衢:故事村耿村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耿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二节 守护皇陵的神圣使命:清西陵的守望者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满族守陵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三节 太行山下的川冀建制:宗族村王硇村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山区宗族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三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多层级描述与分析(发生过程) |
概述 |
第一节 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存在 |
一、艺术本体存在方式演变轨迹 |
二、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结构 |
第二节 从“存在与价值”到“存在即价值” |
一、价值概念的演化与界定 |
二、传统价值哲学的藩篱 |
三、价值存在于行动中而非观审中 |
四、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层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三节 文本价值 |
一、文本内意群价值 |
二、文本内结构价值 |
第四节 本文价值 |
一、不同本文的田野记录 |
二、主体在本文中的建构过程 |
三、本文中价值的生成 |
第五节 活动价值 |
一、故事活动的要素和功能 |
二、民间故事活动的忠实记录 |
三、活动价值发生描述与路径 |
第四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类型的描述与分析(发生了什么) |
概述 |
第一节 价值类型产生与划分 |
一、从符号学角度看价值类型产生与层次 |
二、实践中可能产生的主要价值类型及问题 |
第二节 认知价值 |
一、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 |
二、隐喻的诗性认识 |
三、朴素的历史认识 |
第三节 娱乐价值 |
一、来处:生理快感和心理快感 |
二、定位:娱乐价值的正位和异位 |
三、去处:上升到美善之中 |
第四节 道德价值 |
一、从伦理到道德 |
二、从道德到教化 |
第五节 宗教价值 |
一、河北民间宗教系统观 |
二、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差异的神鬼世界 |
三、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同步与错位 |
第六节 审美价值 |
一、审美价值的结构 |
二、民间故事活动审美价值的产生 |
三、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 |
第五章 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机制与原理(怎样发生、何以发生) |
概述 |
第一节 价值发生机制 |
一、发生方式 |
二、发生顺序 |
三、发生模态 |
第二节 思维逻辑 |
一、历时:诗性思维 |
二、共时:“仪式思维” |
三、故事讲述的思维逻辑 |
第三节 观念系统 |
一、内在意识的时空观念 |
二、“民间哲学”中的几个关键词 |
三、一个逻辑起点上的两种知识与思想 |
结语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7)全媒体时代反转新闻研究 ——以2016年东北农村“礼崩乐坏”报道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三节 反转新闻的界定 |
第二章 东北农村"礼崩乐坏"报道的产生 |
第一节 案件始末 |
一、传播源:某杂志微信公号率先刊发 |
二、传播渠道:媒体的疯狂转载 |
第二节 报道引发轰动的原因 |
一、东北农村的"标签化"传播 |
二、特殊的时间节点——春节 |
三、"城乡差异"二元对立的反差迎合受众心理 |
四、编辑层面把关缺失 |
第三章 东北农村"礼崩乐坏"报道的"反转节点" |
第一节 传统媒体的介入 |
一、反转开始:质疑声音的出现 |
二、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传播的补充与修正 |
第二节 "反转节点"后的新闻报道 |
一、反转前后媒体报道变化 |
二、反转之后的舆论变化 |
第三节 本案件产生的影响 |
一、伤害了新闻公信力 |
二、伤害了新闻当事人 |
三、恶化了媒介环境 |
四、使从业者心态更加浮躁 |
第四章 全媒体时代反转新闻对新闻实践的反思 |
第一节 新闻真实与新闻时效的抉择 |
第二节 完善事实核查制度 |
第三节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底线与求真精神 |
第四节 新闻采编报道应"去标签化" |
第五节 加大新闻失实报道的惩处力度,实行"黑名单"制度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作品目录 |
(8)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缘起:从几个案例说起 |
2 问题的提出:建筑设计协作进程如何从多方博弈走向共享共赢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 论文框架 |
5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建筑伦理视角的建立 |
1.1 建筑伦理既有研究概述 |
1.1.1 何为建筑伦理 |
1.1.2 建筑伦理学的发展概况 |
(1)西方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
(2)中国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
1.2 建筑伦理的秩序解读 |
1.2.1 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概念的解读 |
1.2.2 建筑伦理的本质内涵:关于秩序的建筑学说 |
1.3 建筑伦理视角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1 作为一门道德哲学的现实意义 |
(1)西方规范伦理学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启示 |
(2)中国传统伦理观对市场活动的影响 |
1.3.2 作为一种秩序学说的现实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筑设计协作利益相关方的建筑伦理观 |
2.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
2.1.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内涵 |
2.1.2 建筑行政管理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市场角色 |
(2)经济视角下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行为逻辑 |
2.1.3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立场 |
2.1.4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难处 |
2.2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
2.2.1 建筑建设方的内涵 |
2.2.2 建筑建设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1)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共性 |
(2)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差异 |
2.2.3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建设方的职业立场 |
2.2.4 建筑建设方的难处 |
2.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
2.3.1 建筑设计方的内涵 |
2.3.2 建筑设计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2.3.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设计方的职业立场 |
2.3.4 建筑设计方的难处 |
2.3.5 小结:在市场规则与专业理想间徘徊的建筑设计方 |
2.4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
2.4.1 建筑施工方的内涵 |
2.4.2 建筑施工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2.4.3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施工方的职业立场 |
2.4.4 建筑施工方的难处 |
2.5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
2.5.1 建筑使用方的内涵 |
2.5.2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
(1)业主的建筑伦理观 |
(2)客户的建筑伦理观 |
(3)一般使用者的建筑伦理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设计协作进程中典型矛盾的伦理解读 |
引论:忧郁的职业性 |
3.1 认知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
3.1.1 技术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功能”为例 |
(1)建筑相关群体对建筑功能的不同理解 |
(2)与功能相关的建筑伦理摩擦 |
3.1.2 社会文化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文化态度”为例 |
(1)投资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
(2)纯利率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
3.1.3 感性认知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创新”为例 |
(1)建筑师:创新的维度 |
(2)工程师:创新的标准 |
(3)施工方:创新的成本 |
(4)行政管理方:创新的价值 |
(5)开发商:创新的风险 |
3.2 职业活动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
3.2.1 策划与设计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任务书” |
(2)关于“调研” |
(3)关于“专项设计前置” |
3.2.2 施工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施工招投标” |
(2)关于“变更” |
(3)关于“监理” |
(4)关于“完成度” |
3.2.3 使用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非法改造” |
(2)关于“使用” |
3.2.4 与“推进速度”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3.2.5 与“职业道德”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行政干预是“合理的犯规”吗? |
(2)开发商的社会责任 |
(3)公众能否为城市建设负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秩序重构: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建议 |
引论: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度、契约与道德的统一 |
4.1 中外建筑师职业权责的比较 |
4.1.1 中外建筑师在建筑生产活动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
(1)中国建筑师执业制度的现状及其历史成因 |
(2)西方建筑师的执业制度概貌 |
(3)中国现行工程管理制度的问题 |
4.1.2 中外建筑师在城市建设决策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
4.2 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秩序重建 |
4.2.1 建筑行业新秩序概貌 |
(1)参照系:西方建筑师与建设工程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 |
(2)符合中国国情的中间路线 |
4.2.2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伦理学支撑 |
(1)道义论路径的辩护 |
(2)目的论路径的辩护 |
(3)契约论路径的辩护 |
4.2.3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制度支撑 |
(1)建筑师对建设工程的全程业务 |
(2)支持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
(3)建筑师的职业风险控制 |
(4)城市建设决策中专业话语权的提升 |
(5)建筑行业协会管理与监督职能的强化 |
4.3 新的设计协作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 |
4.3.1 价值认知层面的调整:设计价值观的伦理回归 |
(1)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价值观的迷失 |
(2)建筑创作是否需要价值标准 |
(3)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创作价值观初探 |
4.3.2 职业活动层面的调整: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的制定 |
(1)自省: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
(2)自治: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探索 |
4.3.3 业务水平层面的调整:建筑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
(1)市场意识的提升 |
(2)沟通能力的提升 |
(3)图纸质量的提升 |
(4)施工知识的补足 |
(5)后期服务意识的加强 |
本章小结 |
结语:制度与善意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采访记录 |
建筑行政管理方采访 |
建筑建设方采访 |
建筑设计方采访 |
建筑施工方采访 |
附录三 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 |
附录四 西方建筑学固有的伦理维度 |
附录五 规范伦理学主要分支概述 |
附录六 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
致谢 |
(9)贾探春与植物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贾探春与梧桐文化 |
第一节 梧桐的传统文化意蕴 |
一、梧桐的园林种植史 |
二、吉祥嘉木的美好象征 |
三、秋天引发的悲愁象征 |
第二节 秋爽斋的梧桐意象 |
一、秋爽斋的涵义 |
二、探春与梧桐的秋日意蕴 |
三、梧桐、风筝与凤凰意蕴 |
第三节 从植物描写看大观园的园址和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 |
一、关于大观园的园址 |
二、后四十回是否为续作 |
第二章 贾探春与芭蕉文化 |
第一节 芭蕉意象的传统涵义及在《红楼梦》中的运用 |
一、芭蕉的园林观赏价值 |
二、雨打芭蕉 |
三、蕉叶题诗 |
四、未展芭蕉 |
第二节“蕉叶覆鹿”与探春命运及《红楼梦》主题的联系 |
一、“蕉叶覆鹿”探源 |
二、蕉下客争竞的落空 |
三、真假难辨、名利如梦的主题 |
第三节 怡红院“蕉棠两植”涵义探析 |
第三章 贾探春与其它植物文化 |
第一节 从探春诗词中分析人物形象 |
一、咏白海棠诗 |
二、菊花诗 |
三、柳絮词 |
第二节 贾探春与杏花意象 |
一、杏花的传统文化内涵 |
二、探春与杏花的关系 |
三、杏花与桃花的关系 |
第三节 带刺的玫瑰 |
一、探春与赵姨娘的矛盾 |
二、强势果决的性格 |
三、重视经济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红楼梦》中的植物 |
附录2 大观园植物地域分类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政务微博的传播现状分析—兼论网络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缘起及意义 |
1.2 背景与现象 |
1.3 侧重内容与目标 |
1.4 思路与方法 |
2 政务微博概述 |
2.1 何为政务微博 |
2.1.1 党政机构微博 |
2.1.2 公务人员微博 |
2.1.3 选择新浪与腾讯作为分析平台的说明 |
2.2 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 |
2.2.1 地域分布(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 |
2.2.2 职能部门分布 |
2.2.3 级别分布 |
2.3 政务微博的影响力观察 |
2.3.1 政务微博的边缘化现象 |
(一) "僵尸微博"当道 |
(二) 政务微博影响力远不如其他类型微博 |
2.3.2 级别越高的政务微博更易具影响力 |
2.3.3 公安微博的绝对优势 |
2.3.4 "集群化"趋势明显 |
3、党政机构微博的传播效果分析 |
3.1 常态下党政机构微博的传播效果分析 |
3.1.1 常见的微博传播行为 |
(一) 发布信息 |
(二) 微访谈 |
(三) 征求建议 |
(四) 回答网友咨询求助 |
(五) 回应质疑 |
(六) 其他 |
3.1.2 传播效果分析 |
(一) 基于政绩目标的传播效果分析 |
(二) 基于社会目标的传播效果分析 |
(1) 很难主动设置议程 |
(2) 明显的的对抗性解读 |
(3) 满足需求——被接受的前提 |
3.2 危机事件中的党政机构微博传播效果分析 |
3.2.1 危机事件将政务微博推向关注焦点 |
3.2.2 危机状态下的党政机构微博行为 |
(一) 从发布时间看:基本能紧跟舆情走向 |
(二) 从发布内容看:努力引导舆论 |
(三) 从互动情况看:虽无直接交流,但受到舆论压力 |
(四) 初现网站—微博等多种新媒体联动模式 |
3.2.3 传播效果分析 |
(一) 官方与民间对所设议程的博弈 |
(二) 明显的沉默螺旋效应 |
(三) 难以消除的对抗情绪 |
3.3 小结 |
4. 公务人员微博的影响力分析 |
4.1 公务人员微博的四种类型 |
4.2 基于打造意见领袖的公务人员微博 |
4.2.1 微博传播行为分析 |
(一) 公布工作情况,借此塑造个人形象 |
(二) 有选择的发表观点 |
(三) 能面对质疑和批评,但点到为止 |
(四) 突发事件中能主动发声,有人情味但仍官方色彩浓重 |
(五) 与网民互动频率高,乐于转发慈善微博 |
4.2.2 传播效果分析 |
(一) 网络时代的官员形象塑造 |
(二) 获取一定的好感,但引导舆论能力有限 |
(三) "领导批示"效果的微博式呈现 |
(四) 为公众提供了"情绪发泄室" |
4.3 两会期间的两会代表微博 |
4.3.1 两会期间微博行为分析 |
(一) 征集提案、议案 |
(二) 两会代表微访谈 |
(三) 播报两会见闻 |
4.3.2 传播效果分析 |
(一) 两会代表微博影响力的"昙花现象" |
(二) 交流意义大于建议意义 |
4.4 小结 |
5、网络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 |
5.1 政务微博对政府形象传播的意义 |
5.1.1 缩短信息传播路程,减少传播噪音 |
5.1.2 信息流通渠道的通畅 |
5.1.3 降低了政府部门联合传播的成本 |
5.2 政务微博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 |
5.2.1 群众心理消减理性对话 |
5.2.2 政务微博并未涉及核心部门与公务人员 |
5.2.3 依赖于现实的政治体制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CDMA:联通有错就改(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DBL教学模式研究[D]. 林玉珍. 天津大学, 2019(06)
- [2]网络环境下被遗忘权法律制度构建[D]. 张婷婷.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3]情感体制视阈下情感社会化话语的嬗变 ——基于一个情感教育栏目的研究[D]. 施瑞婷. 南京大学, 2018(04)
- [4]新型城镇学校的教学改进研究 ——以四川省L学校为例[D]. 吴璀. 西南大学, 2018(05)
- [5]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刘占福. 现代职业教育, 2018(18)
- [6]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D]. 张琼洁. 南开大学, 2018(03)
- [7]全媒体时代反转新闻研究 ——以2016年东北农村“礼崩乐坏”报道为个案[D]. 王壹.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8]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D]. 曹洋. 天津大学, 2016(12)
- [9]贾探春与植物文化研究[D]. 张珍.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10]政务微博的传播现状分析—兼论网络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D]. 朱诗意. 浙江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