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机制的系统分析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机制的系统分析

论文题目: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机制的系统分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金融学

作者: 胡红星

导师: 王光伟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风险,信贷配给,利率,抵押

文献来源: 苏州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中小企业融资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途径是银行信贷,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关键的制约因素是融资困难,主要体现在信贷市场中小企业信贷缺口上,因此研究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机制,搞清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以一般均衡理论作为基础的信贷配给理论由于其对称信息前提假设与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自然缺乏现实解释力,以独特的分析思路和对现实经济现象准确理解和描述的信息不对称下信贷配给理论,无疑更能揭示问题的本质特征,然而在信息不对称下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专门且系统研究的则极少,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信息不对称这一更接近现实假设前提下,运用数理分析和博弈分析等方法,将企业规模、利润、利率、风险、抵押等主要变量纳入到分析框架,建立了利率为甄别机制信贷配给模型、抵押为甄别机制信贷配给模型和信息获取模型等,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机制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理论分析。 本文在斯蒂格利茨和韦斯的S—W模型分析基础上,首先引入企业规模变量和风险变量,建立了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配给模型,分析了在垄断市场结构和竞争市场结构下,利率作为甄别机制时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并动态地研究了在垄断市场结构下放开利率和放开信贷市场准入限制对于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影响。模型表明,由于规模较小的企业风险较大,在银行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当利率水平提高时,利率提高的正向选择效应将导致规模较小的企业更有可能退出信贷市场;对于银行所要求的一定利率,银行贷款存在着规模效应,一定规模以下的企业将得不到贷款,随着银行贷款成本的提高,临界规模会向上发生变动;在信贷配给均衡时,受到信贷配给的对象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并且在经济结构中,如果规模较小的企业占整个企业的比重较大,整个经济中信贷配给差额也相对较大,反之会缩小,利率自由化能否改善信贷配给将取决于限制利率与垄断均衡利率之间的差额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风险程度。其次,进一步引入抵押变量,建立了道德风险模型和逆向选择模型,分析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对垄断市场结构和竞争市场结构下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影响,以及抵押对于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作用范围和条件。抵押品作为甄别机制的信贷配给模型表明,信贷配给均衡时,受到

论文目录:

1 导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信贷配给文献回顾及评述

1.2.1 早期关于信贷配给的研究

1.2.2 不完全信息下的信贷配给研究

1.3 研究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论文的研究基本思路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2 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配给理论

2.1 信贷配给理论概述

2.2 S—W模型的信贷配给分析

2.2.1 利率的甄别机制

2.2.2 利率的激励机制

3 利率作为甄别机制信贷配给模型

3.1 竞争市场信贷配给分析

3.2 垄断市场信贷配给分析

3.3 不同规模企业信贷需求曲线特征与信贷配给

3.4 利率限制和放开利率时的信贷配给

3.4.1 利率限制时的信贷配给

3.4.2 利率放开时的信贷配给

3.5 放开市场和放松利率限制时的信贷配给

4 抵押作为甄别机制信贷配给模型

4.1 道德风险模型

4.1.1 竞争市场信贷配给

4.1.2 垄断市场信贷配给

4.1.3 垄断市场和竞争市场信贷配给比较分析

4.2 逆向选择模型

4.2.1 竞争市场信贷配给

4.2.2 垄断市场信贷配给

5 信息对称与信息获取模型

5.1 信息对称与瓦尔拉斯均衡

5.1.1 竞争市场瓦尔拉斯均衡

5.1.2 垄断市场瓦尔拉斯均衡

5.2 信息获取模型

5.2.1 垄断银行的信息获取

5.2.2 两家银行竞争时的信息获取

5.3 案例分析——关系型信息获取分析

5.3.1 关系型信息获取综述

5.3.2 关系型信息获取分析

6 对转轨时期我国信贷市场建设的政策启示

6.1 转轨时期我国信贷市场的现状

6.1.1 信贷市场结构特征

6.1.2 信贷市场信贷配给特征

6.2 转轨时期我国信贷市场建设的政策启示

6.2.1 采取放开市场准入限制为主导的金融深化政策取向

6.2.2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减少内部委托代理成本

6.2.3 放开民营信用担保机构进入限制,建立有效信用担保体系

6.2.4 建立多层次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6.2.5 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弥补信贷市场失灵

7 总结

7.1 本文主要观点和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文章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3-24

参考文献

  • [1].转型视角下我国信贷配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丁丹.辽宁大学2018
  • [2].经济转轨中我国信贷配给双重性问题研究[D]. 王松华.暨南大学2009
  • [3].中国农村信贷配给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 刘艳华.山东农业大学2009
  • [4].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 文远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 [5].信贷配给:微观基础与货币政策含义研究[D]. 金俐.复旦大学2004
  • [6].中国经济转轨中的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 甘春开.复旦大学2004
  • [7].中国农村信贷配给及农村金融体系重构[D]. 田俊丽.西南财经大学2006
  • [8].我国银行信贷配给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D]. 李文豪.浙江大学2006
  • [9].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 丁秀英.华中科技大学2006
  • [10].种粮大户的正规信贷约束:识别、决定因素及影响[D]. 齐春雷.沈阳农业大学2016

标签:;  ;  ;  ;  ;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机制的系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