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析及其intl1在生物被膜中作用机制探讨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析及其intl1在生物被膜中作用机制探讨

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指导;探讨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子的分布以及Ⅰ类整合酶基因在生物被膜与液态培养下的表达,为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在其生物被膜中的耐药机制奠定基础。方法:①收集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菌株并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②对收集的菌株进行基因扩增筛选出携带Ⅰ类整合酶的菌株,并检测分析Ⅰ类整合子系统插入相关耐药基因盒情况。③培养观察形成生物被膜的菌株并对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分析。④通过RT-PCR半定量方法分析Ⅰ类整合酶基因在生物被膜生长状态以及普通液相培养状态下的表达情况。结果:①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阳性菌株对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依次为氨苄西林/舒巴坦56%、亚胺培南33%、美洛西林100%、妥布霉素100%、四环素100%、复方新诺明100%、环丙沙星100%和头胞他啶100%,并且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阳性菌株对环丙沙星等7种抗生素耐药率均显著高于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阴性菌株(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64株临床菌株携带Ⅰ类整合酶的有46株,相关基因盒阳性的Ⅰ类整合子为9株。9株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扩增产物集中在1500bp至3000bp之间。③4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42株能够形成生物被膜。④生物被膜状态下的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酶基因表达增高。在普通液态培养组一类整合酶基因表达量为0.973±0.754,而在生物被膜状态组一类整合酶基因表达量则为2.545±0.674。结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严峻。Ⅰ类整合子分布广泛,并且Ⅰ类整合子基因盒阳性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Ⅰ类整合子基因盒阴性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大多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Ⅰ类整合酶基因在不同生长状态下均可表达,但在生物被膜生长状态下的表达增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略缩表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主要试剂以及来源
  • 1.3 主要仪器
  • 1.4 培养基
  • 1.5 实验技术路线
  • 1.6 临床菌株的收集和保存
  • 1.7 鲍曼不动杆菌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
  • 1.8 基因扩增筛选Ⅰ类整合酶和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阳性菌株
  • 1.9 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阳性菌液相及生物被膜状态菌的培养
  • 1.10 生物被膜状态菌和液相悬浮菌的RNA提取以及RT-PCR
  • 1.11 RT-PCR产物分析
  • 1.12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定量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Ⅰ类整合酶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基因PCR结果以及Ⅰ类整合酶测序结果
  • 2.2 鲍曼不动杆菌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 2.3 CLSM观察不同天数生物被膜的形成
  • 2.4 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阳性菌株的生物被膜培养以及鉴定
  • 2.5 Ⅰ类整合酶基因在液相培养和生物被膜状态下mRNA表达并统计分析
  • 2.6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定量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进一步实验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析及其intl1在生物被膜中作用机制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