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中下游植被重建中的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研究

塔里木河中下游植被重建中的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以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的现有耕地为研究对象,选择了10 个适合塔里木河中下游植被重建当中的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塔里木河中下游植被重建当中的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项指标权重。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现有人工植被进行科学的评价,并结合该区域的自然植被分布情况,从该区现有人工植被中筛选出了不同植被重建区域的群落优化模式及其结构配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宜生态林重建区域:优化模式—乔灌草模式,最佳结构配置为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s ramosissim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灌草模式最佳结构配置为柽柳(Tamaris ramosissim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罗布麻(Folium Apocyni veneti);乔草模式,最佳结构配置为胡杨(Populus euphratic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宜经济林重建区域:优化模式—乔木林模式,最佳结构配置为香梨(Annona squamosa)林、红枣(Ziziphus jujuba)林、新疆杨(Populus alba. pyramidali s)+沙枣(Elaegnum angustifolia)、枸杞(Lycium chinense);乔草模式,最佳结构配置为红枣(Ziziphus jujube)+苜蓿(Medicago sativa)、香梨(Annona squamosa)+苜蓿(Medicago sativa)。宜草重建区域:优化模式—灌草模式,最佳结构配置为柽柳(Tamaris ramosissima)+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草地模式,最佳结构配置为纯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地、纯苜蓿(Medicago sativa)地、纯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地。双宜(宜经济林,宜草)重建区域:优化模式—乔木林模式,最佳结构配置为香梨(Annona squamosa)林、红枣(Ziziphus jujuba)林、新疆杨(Populus alba. pyramidali s)+沙枣(Elaegnum angustifolia)、枸杞(Lycium chinense);乔草模式,最佳结构配置为红枣(Ziziphus jujube)+苜蓿(Medicago sativa)、香梨(Annona squamosa)+苜蓿(Medicago sativa);灌草模式,最佳结构配置为柽柳(Tamaris ramosissima)+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草地模式,最佳结构配置为纯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地、纯苜蓿(Medicago sativa)地、纯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地。

论文目录

  • 引言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方法
  • 4 预期结果
  • 5 研究现状
  • 6 本文的选题背景
  • 第一章 研究区环境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气候特征
  • 1.3 地貌与土壤
  • 1.4 自然植被类型、结构与物种组成
  • 1.5 人工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评价因子的选取
  • 2.1.2 塔河中下游地区植被重建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评价因子的权重的确定
  • 2.1.3 建立植被重建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评价数学模型
  • 2.1.4 选择出塔河中下游不同植被重建区中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
  • 2.2 研究方法
  • 2.2.1 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评价因子的选取
  • 2.2.2 样地选取
  • 2.2.3 数据的获取
  • 2.2.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2.2.5 建立评价模型的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植被重建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评价因子的确定
  • 3.2 评价因子量化标准
  • 3.3 评价因子的权重的确定
  • 3.3.1 判断距阵表
  • 3.4 权重的计算
  • 3.4.1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3.5 评价模型
  • 3.6 不同重建区域的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
  • 3.7 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 4.1 结论
  • 4.1.1 建立了塔里木河干流植被重建的群落结构配置优化评价体系
  • 4.1.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在植被重建当中的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评价中的权重
  • 4.1.3 运用指数和法与最低限制因子法建立植被重建当中的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评价的数学模型模型
  • 4.1.4 选出了塔里木河中下游不同植被重建区的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
  • 4.2 创新点
  • 4.2.1 首次构建了了塔里木河中下游植被重建当中群落的结构配置优化评价体系
  • 4.2.2 科学地对塔河干流现有人工植被进行了评价
  • 4.2.3 首次在该地区采用从现有人工植被当中选取优化模式的方法
  • 4.2.4 本研究所构建的植被重建当中的群落结构配置优化评价体系可为指导植被重建实践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对指导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4.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工程生态成效评估[J]. 陕西水利 2020(04)
    • [2].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成效评价[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0(03)
    • [3].拯救塔里木河——塔里木河流域治理及生态嬗变纪实[J]. 西部 2019(05)
    • [4].一个人爱上塔里木河[J]. 回族文学 2019(05)
    • [5].塔里木河[J]. 儿童音乐 2015(01)
    • [6].中国已投入99亿元对塔里木河进行综合治理[J]. 中亚信息 2013(Z1)
    • [7].凝视塔里木河[J]. 人与生物圈 2009(04)
    • [8].偷得浮生半日闲[J]. 兵团工运 2018(03)
    • [9].致敬,塔里木河[J]. 吐鲁番 2014(02)
    • [10].塔里木河,生命的流域[J]. 中国作家 2011(04)
    • [11].观塔里木河有感[J]. 兵团工运 2012(03)
    • [12].塔里木河[J]. 民族音乐 2009(06)
    • [13].电视纪录片《塔里木河》的平民化视角分析[J]. 传播与版权 2017(03)
    • [14].塔里木河的生态变迁[J]. 中国生态文明 2014(02)
    • [15].塔里木河(外二首)[J]. 诗选刊 2019(03)
    • [16].啊,塔里木河[J]. 文苑(西部散文) 2014(01)
    • [17].塔里木河: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河[J]. 中国三峡建设 2008(06)
    • [18].维系塔里木河的生命健康—塔里木河生命健康的内涵与诊断[J]. 干旱区地理 2008(04)
    • [19].塔里木河边随想[J]. 兵团工运 2018(09)
    • [20].啊,塔里木河[J]. 中国作家 2012(22)
    • [21].叩拜塔里木河[J]. 中国作家 2013(06)
    • [22].消失在沙漠里的塔里木河[J]. 新疆人文地理 2010(05)
    • [23].塔里木河自述[J]. 延河 2011(08)
    • [24].阿克苏境内塔里木河水质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干旱环境监测 2017(04)
    • [25].塔里木河边听故事[J]. 小学生时空 2015(05)
    • [26].塔里木河径流量变化对下游沙漠化的影响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6)
    • [27].塔里木河 没有入海口的王者之河[J]. 中亚信息 2012(S1)
    • [28].走进沙雅:探索塔里木河文明[J]. 新疆人文地理 2010(05)
    • [29].塔里木河中下游退耕还林还草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9(02)
    • [30].《塔里木河》的文化多样性审美解读[J]. 电视研究 2017(05)

    标签:;  ;  ;  ;  

    塔里木河中下游植被重建中的群落结构配置优化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