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大国”语境下的中国外交选择分析

“负责任大国”语境下的中国外交选择分析

论文摘要

“中国责任论”是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国家实力持续稳定增长,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而兴起的国际话语。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采取了快速有效的得力措施,取得了逆势发展的骄人成绩,从而也再度被推至世界舆论的焦点。“中国责任论”也不断以各种形式翻新,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军事、文化等等,国际社会形成了新一波关于中国的国际舆论。“中国责任论”的论调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其在夸赞与热捧的外衣之下,最终目标是要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对此,中国政府做出了积极回应,一再强调中国要做现存国际体系内和平合作的负责任大国,在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对内负责的同时,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很显然,中国和国际社会对于中国要做“负责任大国”的理解是很不一样的。国外声音关注的是“责任”,即中国所做的国际贡献,而中国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大国形象、国际地位和影响的考虑。当前,在国家利益分化及其严重,而国际竞争又日益激烈的世界局势下,中国政府要对各式各样的“中国责任论”保持清醒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中国的国际责任,调整和重塑中国的外交理念,为中国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保障。中国在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时候,也要辨清国内责任与国际责任的先后秩序与缓急轻重。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所说的,就是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外交实践中,要秉承均衡的责任观,实现国家实力与国际责任,国际责任与国际效益之间的两大平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责任论”及其解读
  • 1.1 “中国责任论”的形成路径
  • 1.1.1 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崩溃论”再到“中国责任论”
  • 1.1.2 “中国责任论”的提出及其不断翻新
  • 1.2 “中国责任论”的基本解读
  • 第二章 中国国际责任的自我定位与国际社会对于中国责任的期待
  • 2.1 国际法规范中的主权国家国际责任
  • 2.1.1 国际法义务的概念与内容
  • 2.1.2 国际法中“国家责任”的概念与内容
  • 2.1.3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责任”和国际法中国家义务的关系
  • 2.2 国际社会对于“中国责任”的期待
  • 2.2.1 世界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话语中的“中国责任”
  • 2.2.2 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责任”的期待
  • 2.3 中国国际责任的自我定位
  • 2.3.1 中国政府对于中国国际责任的诠释
  • 2.3.2 中国政府对于国际责任的履行
  • 第三章 主权国家的国际责任与国家实力之间的均衡
  • 3.1 中国在当前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 3.2 奠基国际格局的根本因素
  • 3.3 中国国际责任与国家实力之间的均衡
  • 3.3.1 国际责任与国际收益的平衡
  • 3.3.2 国际责任与自身实力的平衡
  • 第四章 以务实的态度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
  • 4.1 中国走向“负责任大国”的理念创新
  • 4.1.1 “负责任大国”的基本战略定位
  • 4.1.2 “负责任大国”的战略理念创新
  • 4.2 中国走向“负责任大国”的路径选择
  • 4.2.1 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增强综合国力
  • 4.2.2 对外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优化国家形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理性面对“中国责任论”[J]. 晚霞 2013(16)
    • [2].美国语境下的“中国责任论”:实质与影响[J]. 传承 2012(18)
    • [3].“中国责任论”不等于中国责任[J]. 瞭望 2010(42)
    • [4].“大国责任”幌子下的“捧杀”——“中国责任论”的战略观察[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4(03)
    • [5].“中国责任论”解读与中国外交应对[J]. 国际展望 2010(04)
    • [6].经济领域中的“中国责任论”剖析[J]. 对外传播 2010(10)
    • [7].荒诞不经的“中国责任论”[J]. 红旗文稿 2009(04)
    • [8].评析“中国责任论”[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08(00)
    • [9].“中国责任论”的道德陷阱[J]. 中国报道 2009(03)
    • [10].进一步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国家形象[J]. 公共外交季刊 2011(01)
    • [11].论中国的国际责任[J]. 高校理论战线 2011(12)
    • [12].中国责任论的实质是什么[J]. 企业文化 2010(11)
    • [13].新冠疫情“国际责任论”的舆情、法理与政争[J]. 国际政治研究 2020(03)
    • [14].“中国责任论”语境下“负责任大国”外交理念浅析[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04)
    • [15].气候变化正义议题中“中国责任论”的荒谬[J]. 环境经济 2012(12)
    • [16].承担责任越多与西方摩擦越少?[J]. 同舟共进 2009(04)
    • [17].“中国责任”不等于中国埋单[J]. 领导文萃 2012(10)
    • [18].中西方不同语境下“中国责任”的比较[J]. 世纪桥 2009(07)
    • [19].把握中国的国际定位[J]. 瞭望 2010(02)
    • [20].理性看待“中国责任论”[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 [21].从达尔富尔问题看“中国责任论”[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28)
    • [22].从“威胁”到“责任”——论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形象的流变[J]. 才智 2013(29)
    • [23].对中国“威胁论”和“责任论”的评析[J]. 学习月刊 2010(25)
    • [24].把握中国的国际定位[J]. 党政干部参考 2010(03)
    • [25].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与应对[J]. 绿叶 2009(05)
    • [26].“中国影响论”露出端倪[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09(09)
    • [27].国外中国模式研究新趋势及其启示[J]. 理论探索 2011(02)
    • [28].“中国责任论”考量之上的“均衡责任观”探析[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2)
    • [29].中国崛起背后的“棒喝”与“捧杀”[J]. 国企 2011(10)
    • [30].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的责任在谁?[J]. 军事文摘 2016(07)

    标签:;  ;  ;  ;  ;  

    “负责任大国”语境下的中国外交选择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