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青岛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论文摘要

自2004年8月-2005年5月对青岛岩相潮间带的2个断面(二浴东和小青岛)逐月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调查。通过对样品逐月的采集、分析和测定,描述了该地区岩相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特征和现状,分析了优势种类和生物多样性的月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初步分析了该潮间带生物群落的演替。为海岸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一)共采集到了大型底栖动物9门74种,其中软体动物门种类数量最多,共有22种,环节动物18种,节肢动物15种,纽形动物7种,棘皮动物门6种,腔肠动物2种,尾索动物门2种,扁形动物门、多孔动物门各1种。大型底栖植物4门66种,其中红藻门共有36种;绿藻门共有13种;褐藻门共16种;海草1种。(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2个断面的生物量接近。中潮带的生物量远大于低潮带。但动物丰度有明显差别,分别为2620.44ind./㎡和1552ind./㎡。贻贝作为绝对优势种主导着2个断面动物群落生物量和丰度的分布特征。植物生物量垂直分布差异很大,低潮带生物量大大高于中潮带。角叉菜、粗枝软骨藻和孔石莼为优势种。其中角叉菜生物量最高,为植物群落主要优势种。(三)本次调查的2个断面的多样性指数均不高,小青岛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高于二浴东。初步分析,认为导致差异的原因应该是人为干扰强度不同。(四)同历史资料相比较。动植物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贻贝代替褶牡蛎成为动物群落优势种;角叉菜、粗枝软骨藻和孔石莼代替鼠尾藻、多管藻、囊藻成为植物优势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的研究背景及其发展
  • 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生物多样性概念
  • 1.2.2 多样性测度方法
  • 1.2.3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 1.2.4 多样性指数评价污染程度
  • 1.2.5 优势种
  • 参考文献
  • 2. 研究海域和研究方法
  • 2.1 自然环境
  • 2.2 潮间带划分方法
  • 2.3 调查和取样方法
  • 2.3.1 调查断面与站位设置
  • 2.3.2 取样方法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3. 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 3.1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研究的概况
  • 3.2 调查和研究方法
  • 3.3 结果
  • 3.3.1 种类组成
  • 3.3.2 种类空间分布
  • 3.3.3 种数月间变化
  • 3.3.4 生物量和丰度水平分布
  • 3.3.5 生物量和丰度月间变化
  • 3.3.6 相对优势度指数
  • 3.3.7 优势种
  • 3.3.8 生物多样性指数
  • 3.4 讨论
  • 3.4.1 种类组成变化
  • 3.4.2 生物量和丰度差异
  • 3.4.3 优势种变化
  • 3.4.4 生物量和丰度月际变化原因
  • 3.4.5 多样性变化原因
  • 参考文献
  • 4 大型底栖植物研究
  • 4.1 大型藻类研究的概况
  • 4.2 调查和研究方法
  • 4.3 结果
  • 4.3.1 大型底栖植物种类组成
  • 4.3.2 生物量空间分布
  • 4.3.3 生物量月间变化
  • 4.3.4 多样性指数
  • 4.3.5 优势种
  • 4.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附表Ⅰ青岛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名录
  • 附表Ⅱ青岛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植物名录
  • 致谢
  • 作者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潮间带风机专用施工装备作业装置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9(23)
    • [2].潮间带风机专用施工装备作业装置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Z1)
    • [3].潮间带风机专用施工装备作业装置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11)
    • [4].潮间带风机专用施工装备作业装置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8(24)
    • [5].基于潮位校正的中国潮间带遥感监测及变化[J]. 科学通报 2019(04)
    • [6].潮间带风机专用施工装备作业装置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9(05)
    • [7].潮间带风机专用施工装备作业装置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9(14)
    • [8].潮间带风机专用施工装备作业装置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9(18)
    • [9].潮间带风机专用施工装备作业装置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8(11)
    • [10].我国海岛潮间带贝类体中重金属含量及其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2)
    • [11].潮间带滩涂还剩下多少?[J]. 环境经济 2015(Z2)
    • [12].潮间带风机专用施工装备作业装置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5(18)
    • [13].潮水与淤泥间的天堂[J].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7(05)
    • [14].翠挂金山[J]. 宝藏 2017(04)
    • [15].潮间带[J]. 飞天 2015(02)
    • [16].低潮位降雨及其径流对淤泥质潮间带颗粒物输运的影响研究综述[J]. 海洋环境科学 2020(06)
    • [17].潮间带风机专用施工装备作业装置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17)
    • [18].潮间带风机专用施工装备作业装置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15)
    • [19].联合动力首台潮间带试验风机并网发电[J]. 华北电力技术 2010(01)
    • [20].溢油污染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体内总石油烃含量及风险动态[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1)
    • [21].舟山嵊泗无居民海岛岩相潮间带底栖动物调查与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07)
    • [22].福建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时空特征[J]. 海洋通报 2020(03)
    • [23].近30a来胶州湾潮间带动态变化分析[J].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8(02)
    • [24].平潭岛中国鲎保护区沙质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J]. 海洋环境科学 2017(02)
    • [25].渔山列岛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J]. 海洋科学 2017(03)
    • [26].渔山列岛潮间带大型海藻的分布特征[J]. 海洋环境科学 2013(06)
    • [27].潮间带海洋沉积物-大气痕量汞释放通量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S1)
    • [28].土工格栅在潮间带风电场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 水利水电施工 2010(06)
    • [29].浅析潮间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 经纬天地 2018(05)
    • [30].长江口滨海湿地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多稳态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1)

    标签:;  ;  ;  ;  ;  

    青岛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