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辐射法合成聚L-乳酸

微波辐射法合成聚L-乳酸

论文摘要

聚乳酸(PLA)是以一种可以再生的植物资源为原料,经过化学合成制备的生物降解高分子。因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且降解和体内代谢产物是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它被制成各种可降解的产品外包装材料,高效、低毒的生物医用材料,如药物缓释微球、手术缝合线、手术固定材料等,因此在环境保护和医学领域倍受重视。PLA常通过乳酸的直接缩聚和丙交酯开环聚合两种方法制备。由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PLA是目前工业生产的基本方法,但该方法存在步骤多、技术要求高、设备投资大、产率低、产品成本高等诸多缺陷,所以各国研究者寄希望改进乳酸直接缩聚的这一方法,以获得短流程、低成本、高分子量的PLA。本文采用微波辐射,以L-乳酸为原料、SnCl2为催化剂合成了具有直链和星形结构的聚L-乳酸,采用FTIR、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进一步利用GPC和DSC对产物进行分析,优化了合成条件。(1)微波辐射条件下直链PLLA的合成在微波辐射条件下,120℃、负压和氮气保护下对L-乳酸单体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SnCl2,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使其熔融缩聚。待反应结束后将产物首先用三氯甲烷溶解,再用乙醇将其分级沉淀,将最终产物置入真空干燥箱内干燥,采用FTIR、1H 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证明产物是具有直链结构的聚L-乳酸(PLLA)。进一步利用GPC和DSC对不同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合成产物进行分析,优化了合成条件,得出当反应温度为155℃、反应时间为3 h时,微波辐射、负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合成的具有直链结构的聚乳酸粘均分子量和玻璃化温度均较高。实验分析结果还得出,氮气流量的大小对合成产物颜色的影响较大,当氮气流量较大时产物纯度较大,氮气流量小时产物白度较小。(2)微波辐射条件下星形SPLLA的合成在微波辐射条件下,120℃、负压和氮气保护下对L-乳酸单体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引发剂季戊四醇和催化剂SnCl2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使其熔融缩聚。待反应结束后将产物首先用三氯甲烷溶解再用乙醇将其分级沉淀,然后将样品置入真空干燥箱内干燥。采用FTIR、13C 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证明产物是具有四臂星形结构的聚L-乳酸(SPLLA)。进一步利用GPC和DSC对不同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优化了合成条件,得出当反应温度为155℃、反应时间为7 h时,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的SPLLA的粘均分子量和玻璃化温度均较高。利用DMA对PLLA和SPLLA的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SPLLA具有应变小、恢复快、有利于保持产品外形尺寸的特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生物降解高分子
  • 1.1.1 开发生物高分子的意义
  • 1.1.2 生物降解高分子定义
  • 1.1.3 生物降解高分子的种类
  • 1.1.4 生物降解高分子的应用
  • 1.2 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2.1 微波辐射
  • 1.2.2 微波介电加热
  • 1.2.3 介电性质
  • 1.2.4 微波与常规加热法的比较
  • 1.2.5 微波效应
  • 1.2.6 微波辅助的高分子合成反应
  • 1.3 聚乳酸概述
  • 1.3.1 聚乳酸的特性和应用
  • 1.3.2 聚乳酸的研究开发进展
  • 1.3.3 聚乳酸的合成与性质
  •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 第2章 微波辐射法合成直链聚L-乳酸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理
  • 2.2.2 实验流程
  • 2.2.3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4 单体的纯化
  • 2.2.5 微波辐射熔融缩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产物的表征
  • 2.3.2 实验条件对PLLA性能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微波辐射法合成星形聚L-乳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合成原理
  • 3.2.2 实验流程
  • 3.2.3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4 单体的纯化
  • 3.2.5 微波辐射熔融缩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产物的表征
  • 3.3.2 实验条件对SPLLA性能的影响
  • 3.3.3 SPLLA和PLLA的机械性能比较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白酒生产用L-乳酸的发酵工艺[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24)
    • [2].乳酸碱剩余对早期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肾功能的评估[J]. 临床急诊杂志 2020(06)
    • [3].玉米制糖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优化[J]. 现代食品 2020(10)
    • [4].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酒中的L-乳酸和D-乳酸的手性分离和测定[J]. 酿酒科技 2019(09)
    • [5].乳酸菌合成乳酸的研究现状[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6(01)
    • [6].乳酸耦合发酵与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15(27)
    • [7].聚L-乳酸性能、制备及其用途最新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3(10)
    • [8].浅谈乳酸的产生及其对运动的影响[J]. 科技资讯 2018(25)
    • [9].乳酸钴的制备与表征[J]. 人工晶体学报 2014(11)
    • [10].米根霉直接发酵玉米粉生产L-(+)-乳酸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15)
    • [11].人在运动后为什么会觉得肌肉酸痛[J]. 阅读 2020(70)
    • [12].紫外诱变提高一株粪肠球菌产L-乳酸的能力[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13].乳酸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02)
    • [14].L-乳酸的发酵生产和聚L-乳酸的化学加工[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1(02)
    • [15].D-乳酸的生化特性及其临床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 2011(23)
    • [16].几种泡菜中的乳酸两种手性对映体和亚硝酸盐的测定[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12)
    • [17].围术期乳酸监测和临床意义的再认识[J]. 上海医学 2019(09)
    • [18].脑乳酸代谢的特殊性以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J].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 2018(02)
    • [19].乳酸测试告诉你最合适的运动量[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9(07)
    • [20].粘质沙雷氏菌发酵生产D-乳酸的研究[J]. 工业微生物 2014(05)
    • [21].血清乳酸评估对危重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23)
    • [22].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钙片中乳酸钙含量[J]. 黑龙江医药 2013(06)
    • [23].采用钠盐调酸发酵生产D-乳酸的工艺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24].L-乳酸、D-乳酸对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4(05)
    • [25].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L-乳酸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 2013(10)
    • [26].三光气在L-乳酸-O-羧基内酸酐合成中的应用[J]. 生物加工过程 2013(06)
    • [27].乳酸动态监测指标与危重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27)
    • [28].微生物发酵产光学纯度D-乳酸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10)
    • [29].L—乳酸生物炼制技术的新进展[J]. 发酵科技通讯 2010(04)
    • [30].D-乳酸产生菌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 2016(01)

    标签:;  ;  ;  ;  

    微波辐射法合成聚L-乳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