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路径走向的民族文化解析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走向的民族文化解析

论文摘要

翻开20世纪历史便会发现,中国人民决然地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风景这边独好的灿烂画卷。那么,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之间为什么不同?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又将走向何方?以往对这些斯芬克司之谜的解答,并非完美无缺。因此,坚持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从中国文化基因的视角揭示其中的奥秘,无疑是很好的选择。所谓文化基因,就是鲜活的文化传统和可能复活的传统文化的总和与统一。文化基因传承较之生物基因遗传,明显具有外在性、多维性、互动性、变异性、无形性等特点,在横、纵两个方向上传播和延续,具有保证文化传承、维系民族认同、规范国民行为、轨制社会走向等多种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基因造就民族性格,培育民族偏好,左右民族行为,正像轨道控制列车前进一样轨制着社会发展方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社会主义文化基因相当丰富。中国固有的民本理念、大同社会理想、群体主义观念、天下为公传统、均贫富分配观念等朴素社会主义文化基因,尽管经历了国民性改造的洗礼,但是,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内化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固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基因,一方面与科学社会主义融会贯通,为中国人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前提;另一方面也诱导中国人误读科学社会主义,片面理解乃至曲解社会主义真谛。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固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基因无时无处不在发挥作用。在革命时期,它被十月革命激活,在“继承遗产”口号的召唤下,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基因的第一次结合,使中国革命路径逐渐“变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模式;在建设时期,它被新社会召唤,在“改造文化”口号的激励下,既有健康发展,也有艰难曲折,创建了中国文化语境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在改革时期,它被全球化趋势伸张,在“弘扬传统”口号的鼓舞下,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基因的第二次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中华文化基因在新时空中被激活,不仅导致了中国革命由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革命转轨,而且轨制了中国社会主义走向,使之不同于经典社会主义构想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一定意义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继续保持民族特色而走向世界。中国传统的时代张扬,把社会主义引领到中国特色的路径上,使之表现出越来越浓郁的民族特色,开辟了现代化的新途径,构筑了现代化的新模式。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历史广泛交往并没有泯灭民族认同的疆界,世界一体化与民族独立化同时并存,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混合演奏。如果承认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那么,民族社会主义必将走向世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为人类大同做出更大贡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必须坚决护卫其文化根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面临西方强势文化的新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关系中国文化本身走向,而且关系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所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对文化霸权,保证文化安全,至关重要,日益迫切。如何护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我的基本结论就是:全盘保存传统文化,重新解读文化传统,精心筛选文化基因,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历史投影的基本问题
  • 一、选题缘由与初衷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三、主要方法与基本思路
  • 四、选题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文化基因的社会功能
  • 一、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外相特征
  •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辨析
  • 三、文化基因的涵义与传承特性
  • 四、文化基因的社会功能
  • 第二章 国民性改造与文化回归
  • 一、历史决定与主体选择
  • 二、国民性改造的历程
  • 三、国民性改造与文化基因的复活
  • 四、国民价值偏好与社会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社会主义文化基因
  • 一、中西文化关于社会组织的思维分野
  • 二、中国固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基因
  • 三、社会主义文化基因被激活后的社会轨制作用
  • 四、中华文化基因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误读
  • 五、中华文化基因对中国共产党的塑造
  • 第四章 承继遗产与中国民主革命转轨
  •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
  • 二、中国共产党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方针的确立
  • 三、中华文化基因在中国革命中的体现与作用
  • 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模式
  • 第五章 改造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一、从思想改造到文化革命的震荡
  • 二、中华文化基因在新中国屡次浮现
  • 三、中华文化基因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力轨制
  • 四、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 第六章 弘扬传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一、中国传统的强劲张扬
  • 二、中国传统张扬的社会原因
  • 三、传统张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校正
  • 四、激活和培育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
  • 第七章 从民族社会主义走向世界社会主义
  • 一、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变奏
  • 二、社会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 三、社会主义从民族到世界的两个发展阶段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挺立世界社会主义
  • 结语 护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
  • 一、反思毛泽东的一个重要主张
  • 二、梳理与整合中华文化基因
  •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走向的民族文化解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