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是获得高质量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是区域振兴的关键,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论文以区域创新理论、区域新经济增长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协调发展为研究主线,以面向协调的管理为出发点,以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为研究核心,以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与预测、控制为研究重点,对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整合与创新。论文通过对美、日、韩三国和我国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比较,指出目前我国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国外的成功经验,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带给我们的启示。论文通过剖析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指出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具有协同性、复杂性和可调控性等特征,并利用Logistic曲线阐释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的演进机理,指出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论文重点解析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形成机理,借助协同学理论指出协同效应是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因,借助耗散结构理论指出负熵流入是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外在因素,并由此构建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以理论框架为基础,提出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管理的概念,并从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预测和优化控制等方面构建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实施框架。论文在构建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循环链接模式的基础上,对循环链接模式中各网络结点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以此为基础,从市场机制、多元投资机制、科技创新机制、中介服务机制和保障机制五方面构建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网络体系。分析了各运行机制间的耦合互动关系,并对各运行机制促进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实现机理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论文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从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相互协调促进作用评价入手,分别对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相关性、经济促进科技发展有效性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模型的构建;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与回归拟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协调性评价模型;最后提出应用模糊积分方法对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进行测定,为评价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预测与控制也是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的重点。论文构建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的非线性自回归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的不同动态行为进行分析,明确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的变化规律。基于协调发展度预测模型的动态行为特性,研究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的调控方法。论文最后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对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地分析与评价。并以黑龙江省为例,从建设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促进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地决策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文相关的基础理论
  • 2.1 区域创新理论
  • 2.1.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阐释
  • 2.1.2 科技创新理论
  • 2.1.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2 区域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区域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与意义
  • 2.2.2 区域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 2.2.3 区域新经济增长理论和科技与经济的互动共生
  • 2.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 2.3.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与内涵
  • 2.3.3 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 2.4 复杂性科学理论
  • 2.4.1 复杂系统理论
  • 2.4.2 协同学理论
  • 2.4.3 耗散结构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 3.1 国内外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分析
  • 3.1.1 美国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分析
  • 3.1.2 日本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分析
  • 3.1.3 韩国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分析
  • 3.1.4 我国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分析
  • 3.2 国内外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比较分析
  • 3.2.1 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国内外比较
  • 3.2.2 我国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3 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国外成功经验借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形成机理
  • 4.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内涵解析
  • 4.1.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内涵界定及构成
  • 4.1.2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的特征和演化机理
  • 4.2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容解析
  • 4.2.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容界定
  • 4.2.2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特征
  • 4.3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形成条件
  • 4.3.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部条件
  • 4.3.2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外部条件
  • 4.4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 4.4.1 协同效应: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内部动因
  • 4.4.2 负嫡流入: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外部因素
  • 4.4.3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
  • 4.5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实施框架
  • 4.5.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管理的提出与界定
  • 4.5.2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实施框架生成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 5.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运行模式的构建
  • 5.1.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运行模式构建的原则
  • 5.1.2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循环链接模式
  • 5.1.3 循环链接模式形成的关键要素解析
  • 5.2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体系
  • 5.2.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体系框架
  • 5.2.2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运行机制耦合作用关系分析
  • 5.3 市场机制
  • 5.3.1 市场机制促进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 5.3.2 市场机制促进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实现机理
  • 5.4 多元投资机制
  • 5.4.1 多元投资机制促进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 5.4.2 多元投资机制促进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实现机理
  • 5.5 科技创新机制
  • 5.5.1 科技创新机制促进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 5.5.2 科技创新机制促进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实现机理
  • 5.6 中介服务机制
  • 5.6.1 中介服务机制促进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 5.6.2 中介服务机制促进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实现机理
  • 5.7 保障机制
  • 5.7.1 保障机制促进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 5.7.2 保障机制促进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实现机理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
  • 6.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目的及内容
  • 6.1.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目的
  • 6.1.2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内容
  • 6.2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6.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6.3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相互协调促进作用评价模型的构建
  • 6.3.1 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评价
  • 6.3.2 区域经济促进科技发展有效性DEA评价模型的构建
  • 6.3.3 区域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 6.4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协调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6.4.1 主成分分析的分析步骤
  • 6.4.2 回归拟和与协调指数的计算
  • 6.5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的模糊积分评价
  • 6.5.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的选取
  • 6.5.2 模糊积分评价方法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预测模型的构建与优化控制
  • 7.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非线性自回归预测模型的构建
  • 7.2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预测模型的动态演化
  • 7.3 基于动态演化过程的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模拟预测
  • 7.4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的优化控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 8.1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 8.1.1 黑龙江省研究的典型意义
  • 8.1.2 黑龙江省科技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 8.1.3 黑龙江省经济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 8.2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相互协调促进作用评价
  • 8.2.1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评价
  • 8.2.2 黑龙江省经济促进科技发展有效性 DEA评价
  • 8.2.3 黑龙江省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
  • 8.3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协调性评价
  • 8.3.1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测定
  • 8.3.2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协调指数分析
  • 8.4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评价
  • 8.5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8.6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预测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
  • 9.1 建设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 9.1.1 建立政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 9.1.2 引导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加大科技投入
  • 9.1.3 构建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平台
  • 9.2 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 9.3 加强产学研合作
  • 9.4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
  • 9.4.1 确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产业重点
  • 9.4.2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 9.4.3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9.5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环境
  • 9.5.1 营造良好的法制、制度和政策环境
  • 9.5.2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 9.5.3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市场机制环境
  • 9.5.4 建设信息咨询共享平台
  • 9.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9(06)
    • [2].《交通科技与经济》2019年第21卷(总第111~116期卷终)总目次[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9(06)
    • [3].《水利科技与经济》2019年总目录[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9(12)
    • [4].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20(01)
    • [5].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20(02)
    • [6].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20(03)
    • [7].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20(05)
    • [8].明确新型研发机构定位,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J]. 民主与科学 2020(03)
    • [9].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8(06)
    • [10].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9(01)
    • [11].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9(02)
    • [12].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9(03)
    • [13].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9(04)
    • [14].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9(05)
    • [15].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7(06)
    • [16].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8(02)
    • [17].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8(03)
    • [18].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8(05)
    • [19].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6(06)
    • [20].《交通科技与经济》2016年第18卷(总第93~98期卷终)总目次[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06)
    • [21].《交通科技与经济》启用“在线投稿”系统[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06)
    • [22].《水利科技与经济》2016年总目录[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6(12)
    • [23].《粮食科技与经济》2016年总目次[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6(06)
    • [24].欢迎订阅2017年《粮食科技与经济》[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6(06)
    • [25].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7(01)
    • [26].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7(02)
    • [27].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7(03)
    • [28].《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7(04)
    • [29].《科技与经济》[J]. 科技与经济 2017(05)
    • [30].欢迎订阅2016年粮食科技与经济[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5(06)

    标签:;  ;  ;  ;  ;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