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高校对策研究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高校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自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大规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现象也日益显现:一方面,社会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而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却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所提供的岗位需求。因此,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总量性失业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总量性失业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本论文首先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及其相关概念和类型作了界定和分析,并指出目前我国存在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实及表现形式;其次,以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为对象,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出“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是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技能水平及就业观念不能适应或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进一步分析指出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重点对目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然后,阐述了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及香港地区在应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方面的有益经验,得出启示;最后,从我国高校角度反思应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对策并提出建设性的方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1 结构性失业理论
  • 1.4.2 保留工资理论
  • 1.4.3 高等学校的基本社会职能
  • 第2章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失业概念及其类型
  • 2.1.2 大学生失业概念及其类型
  • 2.2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
  • 2.2.1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
  • 2.2.2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表现形式
  • 第3章 目前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内容
  • 3.2.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 3.2.2 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
  • 3.2.3 高校方面的因素
  • 3.3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相关因素分析
  • 3.3.1 从调查中反映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趋势
  • 3.3.2 从调查中反映出大学生择业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 3.3.3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
  • 第4章 国外及香港地区高校应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之对策与启示
  • 4.1 国外及香港地区高校应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之对策
  • 4.1.1 英国
  • 4.1.2 美国
  • 4.1.3 香港地区
  • 4.2 国外及香港地区高校应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 4.2.1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 4.2.2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
  • 4.2.3 开展创业教育
  • 4.2.4 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要
  • 第5章 我国高校应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之对策
  • 5.1 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个性化人才的需求
  • 5.1.1 建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 5.1.2 加强通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5.1.3 优化课程设置
  • 5.1.4 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 5.2 高校与企业建立双向联系机制,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
  • 5.2.1 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实习培训基地,切实贯彻实践课学分制
  • 5.2.2 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企业进行人才培养
  • 5.3 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 5.3.1 优化创业教育师资结构
  • 5.3.2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 5.3.3 积极推进创业活动的开展
  • 5.4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
  • 5.4.1 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 5.4.2 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理念
  • 5.4.3 就业指导应向个性化发展
  • 5.4.4 加强现代化信息服务建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及高校人才培养的调查问卷(大学毕业生卷)
  • 附录B:大学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常州市大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用工状况的调查[J].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2].用人单位劳动管理权的法律规制探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10)
    • [3].应对才市变化有新招[J]. 成才与就业 2020(03)
    • [4].“惠企八条”全力支持涉外用人单位复工复产[J]. 今日科技 2020(03)
    • [5].疫情期间用人单位劳动问题十问十答[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4)
    • [6].劳动者隐私权和用人单位知情权的冲突问题研究[J]. 知识经济 2020(09)
    • [7].用人单位未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风险[J]. 中国卫生人才 2020(05)
    • [8].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J]. 鄂州大学学报 2020(03)
    • [9].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员的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J]. 现代医院管理 2020(04)
    • [10].疫情停工期间用人单位的工资续付义务[J]. 人民司法 2020(07)
    • [11].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信息双向对接机制研究[J]. 新西部 2019(26)
    • [12].医学类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11)
    • [13].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J]. 农场经济管理 2018(01)
    • [14].用人单位义务:责任范围与立法逻辑[J]. 法治研究 2018(03)
    • [15].基于用人单位满意度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 职业技术 2018(05)
    • [16].社工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专业关系的建议[J]. 中国社会工作 2018(24)
    • [17].员工遭遇用人单位裁员有说道[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31)
    • [18].劳动者能否以用人单位未足额缴费要求离职补偿[J]. 中国社会保障 2016(11)
    • [19].大众创业背景下用人单位管理员工兼职的风险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10)
    • [20].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J]. 中国劳动 2017(05)
    • [21].用人单位拿“擅自”说事,法律未必支持[J]. 中国安全生产 2017(05)
    • [22].虽事出有因,用人单位也不得随意克扣员工工资[J]. 乡村科技 2016(28)
    • [23].用人单位拿“擅自”说事合法吗?[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13)
    • [24].软法视域下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性质研究[J]. 中国劳动 2017(08)
    • [25].用人单位知情权及其边界[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6].我校举办2016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23)
    • [27].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2015届毕业生双选会[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5)
    • [28].毕业季之用人单位篇——既看专业 更重实干[J]. 小康 2015(14)
    • [29].论《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保护——以服务期为研究视角[J]. 商 2015(20)
    • [30].用人单位缔约知情权“直接相关”标准的限制路径[J]. 中财法律评论 2020(00)

    标签:;  ;  ;  ;  ;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高校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