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副省长强调努力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

李斌副省长强调努力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

一、李斌副省长强调努力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李星辉[1](2021)在《山东省残疾儿童政府康复救助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残疾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广受社会关注的敏感话题。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是残疾人最迫切的民生需求,是残疾儿童生存发展的前提。2018年国家建立首个专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同年山东省出台康复救助制度,2020年12月出台系列残疾儿童配套政策,对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山东省各政府部门间通力协作,残联有效协调推动,实现471家定点康复机构提供康复服务,每年投资数亿元为3万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在理论上厘清康复救助的思路,找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过程中的掣肘因素,描绘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发展蓝图。本文以残疾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法,梳理相关政策、联络访谈政府部门、调研定点康复机构等,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对山东省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进行深入探讨,文章阐述了研究意义及现状,对主要概念残疾儿童和康复救助进行界定,以福利多元主义和社会融合作为理论依据,介绍了山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以政府为主导,残联负责协调推进,政府定点康复机构具体实施的救助情况,并对其救助成效进行评价,总结了目前残疾儿童“应救尽救”不足,康复机构救助能力参差不齐,残联协调能力有待提高,康复救助水平差别大等问题,探讨分析其原因,发现政府基层工作推动力度不够,定点机构监管存在漏洞,康复救助专项资金力度不够,残联权责不对应等。最后在对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落实政府责任制,加大监管力度和康复救助资金支持,推进康教融合,实现康复救助多元参与等解决方案。本文从多个层面重点深度剖析,并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尝试探讨把国家、市场、社区、家庭作为共同的福利主体,通过合作共同承担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责任,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落实见效,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质量,满足残疾儿童康复与教育的双重的特殊需求,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帮助残疾儿童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以实现自我价值,增加学术界对残疾人尤其是残疾儿童康复的了解,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事业的发展。

魏中超[2](2019)在《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福建省残联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政府的工作重心,其总目标之一“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将社会治理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反映出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群团组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将在社会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推动和鼓励包括群团组织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是重要路径,也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随着群团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实现改革创新,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而凝心聚力,发挥群团组织的实力,促进群团组织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实效。实现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群团组织的历史使命。推进群团组织工作创新,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必须理清三个逻辑:第一,群团组织本身的发展逻辑;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第三,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逻辑。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两个方面来考察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宏观层面,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宏观叙事背景,梳理我国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概念与理论基层,从而观照当下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情况。在微观层面,以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为案例。透视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情况,以小见大,探寻群团组织提升自身参与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的方法和路径,概括为四个方面。分别为:第一,更新治理思维,促进群团组织和社会融合;第二,转变工作作风,加强群众工作服务主线;第三,厘清职能定位,提升社会治理服务水平;第四,丰富工作方法,创新探索社会治理模式。

伍琳[3](2016)在《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财政支持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生存与发展常常远离大众视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因此,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全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但是我国残疾人制度在康复、教育、就业和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机制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完善的地方。纵观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由政府直接主办,还是以国家担保的形式通过社会举办,政府都要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直接责任,因此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支持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更加侧重从宏观层面上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具体对策开展探讨,对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角度进行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本文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角度,将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过程划分为初建与停滞、恢复与快速发展、以及健全完善三个阶段进行考察,并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从中探求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规律和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围绕残疾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比较国内外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对福建省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提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机制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思路、基本原则、基本框架以及优化配套方案的政策建议。

李曼[4](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城市社会救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日益受重视,中国的社会救助事业也得到了逐步的恢复和发展。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的社会救助事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1992年城市传统社会救济的恢复和落实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93-1999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至今城市现代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阶段。本文旨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对城市社会中的孤老、残疾人、残疾儿童、城市贫民以及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政策、实践以及成效与不足,以期能够对当今和未来的城市社会救助提供帮助和借鉴。在文章的结构上,除前言和结语部分,文章分为五部分。前言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学术史进行了回顾,阐述了论文写作的方法,对文章中的一些定义进行了界定(孤寡老人、生理性弱势群体等)。第一部分,介绍了河北省对城市孤寡老人的救助。首先阐述了对城市孤寡老人的救助政策,接着以石家庄、秦皇岛、保定为实例,考察了河北省这一时期对城市孤寡老人的救助实践,阐述了这一时期河北省对城市孤寡老人救助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介绍了河北省对城市残疾人的救助。首先阐述了河北省在这一时期对残疾人的救助政策,并且结合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唐山四个城市的实例思考了这一时期河北省对残疾人救助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促进残疾人就业也作了思考。第三部分,介绍了河北省对城市残疾儿童的救助。首先阐述了河北省在这一时期对残疾儿童的救助政策,并且结合了秦皇岛、保定、石家庄四个城市的实例思考了这一时期河北省对残疾儿童救助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治疗进行了考察。第四部分,介绍了河北省对城市贫民的救助。首先对河北省这一时期对城市贫民的救助政策进行了阐述,并且以石家庄和秦皇岛两个城市为实例,考察河北省对城市贫民的救助实践,并且对当今大学生就业等相关问题作了思考,同时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作了探讨。第五部分,介绍了河北省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首先阐述了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的政策,并以石家庄和唐山两个城市为实例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实践,思考了这一时期河北省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成效、不足以及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戴文洁[5](2014)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就业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实践问题,与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相关。本文选题出发点源于笔者作为一名残疾人历经艰辛的求学和就业之路的亲身感受。十余年来长期在基层从事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实践,使我深知就业对残疾人及其家庭多么重要;它不仅是残疾人实现生存和发展权的根本途径,也涉及人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深入思考。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绝大多数残疾人具有劳动能力,只要有适当的评估、训练、安置和扶助,都能从事工作。事实也证明,多数残疾人不仅具有劳动能力,而且其聪明才智也不低于健全人。至今,残疾人就业问题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当并且已经引起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本文所界定的特殊人力资源,即处于劳动年龄段且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口,我国对其开发渊源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特殊人力资源开发不仅在法律层面予以保障,还辅之以经济激励和社会政策引导,对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进入了快速推进期。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长期努力,特殊人力资源就业率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特殊人力资源开发呈现出就业分布多元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渠道有所拓宽和就业保障总体逐步改善的良好态势。但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世界残疾报告》显示,在经合组织34个国家中,残疾人就业率(44%)只有非残疾人就业率(75%)的一半多。经济转型前后,我国特殊人力资源也未得到充分开发。1988年中国残联接待、处理的1.7万件来信、来访中约70%是要求解决就业问题。2007年至2012年残疾人就业率连续维持在45%左右。2012年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为9.2%,是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4.1%的2倍以上。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开发空间受到挤压和开发质量相对下降等问题。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在不断尝试更有效的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将迎来新时代。“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提供了特殊的历史性机遇。放弃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将大幅增加社会福利负担并进而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正如世行报告指出,因种种障碍将残疾人排斥在工作场合以外的代价是昂贵的,估计全世界损失的GDP达1.37万亿美元到1.94万亿美元。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出发,在既定经济社会资源约束条件下,研究如何使我国庞大的特殊人力资源实现其劳动力价值的最大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论文在对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文献和相关数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1987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以及2007年以来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转型前后特殊人力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和有效开发。表现为:虽然就业分布和形式呈现日益多元化趋势,就业渠道有所拓宽,但与社会总体水平相比整体偏低且增长乏力,并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开发空间受到挤压和开发质量相对下降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将迎来新时代。过去30多年我国享受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退,老年扶养比持续上升和社会负担加重的发展趋势将为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动力;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与新技术、新业态的产生为特殊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了新的空间。2、特殊人力资源与一般人力资源的比较分析。从人口学角度,通过普通与残疾人口的横向与纵向比较,归纳出经济转型前后特殊人力资源与普通人力资源在人口特征上的异同点及其劳动力价值实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特殊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特殊属性的梳理发现:经济转型前后具有劳动能力的特殊人力资源占比基本相同,但绝对数则随残疾人口大幅攀升呈现增长态势。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复杂和艰巨。特殊人力资源的供给质量总体水平依然不高,增量速度远不及普通人口,且两者差距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逐步拉大,平均受教育年限依然远低于普通人口。特殊人力资源开发将依然受制于供给质量。特殊人力资源的人口特殊属性是影响其劳动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还影响其接受教育、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机会,该属性还与家庭收入共同影响其劳动能力恢复的可能性与程度。3、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和供给决策分析。通过笔者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应用经济计量模型方法,基于特殊人力资源开发阶段的逻辑主线,对劳动力价值自我重塑途径和重塑障碍进行深入剖析,探索特殊人力资源供给决策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残疾虽然对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通过对其劳动力价值重塑不仅恢复其劳动能力,甚至可在某些方面形成比较优势。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起点在于面对人生这一重大挫折的态度,途径在于坚持不懈地自我补偿和挖掘,目标在于劳动能力的恢复、提升和市场回归。与普通人力资源投入相比,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成本由康复成本、教育成本和融合成本三部分组成,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决策是就业收入与重塑成本之间的权衡,对特殊人力资源重塑以期达到的劳动力价值恢复、提升和社会融合程度对其劳动力价值实现可能性和程度产生影响。特殊人力资源的康复、教育成本和家庭负担比是影响其供给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力价值重塑还需要外部环境支持。4、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实现和需求决策分析。通过笔者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应用经济计量模型方法,重点基于特殊人力资源开发阶段的逻辑主线,对劳动力价值实现产生的吸纳成本和需求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试图描绘特殊人力资源需求决策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人力资源相比,企业对特殊劳动力的吸纳成本由三部分组成,即除了作为普通劳动力价格的工资以外,还有追加在特殊人力资源身上的自然附着成本和无法预见的风险成本。自然附着成本是无法避免的额外成本,而风险成本则将随着特殊人力资源开发匹配度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改善逐步大幅降低。残疾类别对吸纳成本有显着影响。但只要有合适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环境,大多数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效率可与普通人力资源相竞争。受教育程度或专业技能才是真正影响市场主体吸纳决策的根本因素之一,但其充分发挥有赖于合适岗位的匹配。影响市场主体对特殊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主要有需求规模、开发的匹配度和针对特殊人力资源的特殊政策和社会环境。特殊人力资源需求决策内容主要由是否用工和劳动力价格两部分组成。需求决策最终形成应是扣除政府补贴后的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格与放弃特殊人力资源需求的机会成本之间的权衡。而放弃特殊人力资源需求的机会成本则为拒绝用工需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因此,积极激发市场主体对特殊人力资源需求的积极性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上的,还具有显而易见的社会溢出效应。5、经济转型背景下促进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在前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充分发挥特殊人力资源潜能、提高特殊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和加大社会资本积累三个方面对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的创新。基于人力资源和劳动力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将人口特征与人力资源开发纳入统一研究框架之下。一方面,通过与普通人口的比较研究,分析和总结残疾人口与普通人口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发展规律,是对人口学研究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源角度对残疾人就业的经济学分析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整合视角,无疑是一种创新。2、研究内容的创新。尝试描绘特殊人力资源开发两阶段中的劳动力价值重塑和实现形成的微观机理,并探寻其最大化的有效路径,同时确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支撑和佐证。

冯实[6](2012)在《惟愿善者留其名》文中认为符国昌理事长,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人。屈指算来,符理应是人道中国系列采访报道的第二位省级残联少数民族理事长了。符理2008年3月调任海南省残联,赶上的机遇很好。先是中央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出台,继而是中央决定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残疾人事业越来越重视,除了明确联系残联工作的副省长、省政府残工委主任符跃兰之外,还专门确定省委副书记李宪生分管残联工作。

吕雯慧[7](2012)在《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文中认为本论文以1987年到2010年间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开展的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其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及其对策,揭示了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合作推进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内在发展逻辑与影响因素,反映了当代中国特殊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生动侧面。论文的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以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的交接仪式为切入口,采用白描的手法介绍了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环境和日常的工作情况,展现了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交接仪式的现场,凸显了社会各界对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和徐白仑先生的评价,为下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从纵向的角度,介绍了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试点阶段和大面积实验阶段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实践特色。第三章以中国随班就读发展面临的时代核心问题为重点,详细论证了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中的独特解决办法,为当代随班就读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一节以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随班就读作为中国一种新的特殊儿童教育安置形式所面临的必要性、可行性、试点经验推广等三个时代问题为核心展开了论述,总结了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实验阶段的历史经验。第二节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随班就读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质量保障、特殊教育体系完善、观念认识提升等三个时代问题为核心展开论述,总结了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大面积实验阶段的实践经验。第四章分析了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运作的外部组织群落和内部组织系统;提炼了影响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区域推进的五个主要因素——认识、资金、政策制订及行政执行力、专业程序及工具、舆论;彰显了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在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中的作用和推进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发展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富琼英,陈佳佳,雷雪芳,田健[8](2011)在《协会发展大事记(2009~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年1月5日协会和宁夏民政厅联合主办的"爱心2008——走进宁夏"大型公益活动表彰会在银川举行。会议对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贺兰县民政局等9个先进集体和23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爱心2008——走进宁夏"公益活动自2005年9月启动,截至2008年年底,共救助贫困家庭病残儿童956名。1月6日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四川社工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带着保暖内衣、外套、鞋子等物资前往北川任家坪安置点开展慰问活动,将过冬物品送到"灾区爱心助养"的孩子手上。

黄高伟[9](2011)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残疾人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闪烁的人道主义光芒,彰显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在我国人权保障体系和社会建设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唤起爱心、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经过六十年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残疾人事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毫无疑问,站在这样一个起点上,残疾人事业更加任重道远。随着残疾人事业不断向纵身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将愈加突出。我国残疾人事业如何在承继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发挥优势、丰富内容、凸显特色、科学发展,是摆在残疾人事业、残疾人事业工作者和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中央7号文件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残疾人事业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残疾人事业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并对“两个体系”建设作了明确的阐述和全面的部署。江苏省政府早在2006年批准的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保障”和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的目标,并以切实有效的制度安排和行动举措探索和推进这项工作。通过几年努力,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两个体系”在为残疾人生存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方面发挥了显着效用。但是,由于理念的偏差、依法推进乏力、财政投入不足、社会动员乏力、现有资源浪费等诸多因素的客观存在,江苏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发展逐渐受到上述瓶颈的制约。江苏是全国率先发展的典范之一,残疾人事业理应走在全国前列。江苏有480万残疾人,如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下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不断提升残疾人福祉,是各级政府和研究者必须认真审视的一个问题。本研究认为,加快推进和完善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残疾人跟上全省“两个率先”步伐的重要载体,是编制全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实现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根本举措。江苏省残疾人“两个体系”要发展,创新必须先行。本研究首先从残疾人需求、社会建设的角度和江苏实际出发分析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继而对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现状作清晰概括,然后在此基础上发掘江苏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作深层次分析,最后提出江苏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创新发展路径,给出符合江苏实际的具有较高操作性的“两个体系”建设制度设计框架。本研究期望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平台创新上有所突破,并在各项创新的指导下不断完善“两个体系”建设的制度设计,以此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更上台阶。

张大维[10](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二、李斌副省长强调努力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斌副省长强调努力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残疾儿童政府康复救助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残疾儿童
        2.1.2 康复救助
    2.2 理论基础
        2.2.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2.2 社会融合理论
第3章 山东省残疾儿童政府康复救助介绍
    3.1 政府主导
        3.1.1 保障康复资金
        3.1.2 监管定点康复机构
    3.2 残联负责
        3.2.1 审核康复救助申请
        3.2.2 认定定点康复机构
    3.3 政府定点康复机构具体实施
        3.3.1 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3.3.2 指导监护人协助康复
    3.4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成效评价
第4章 山东省残疾儿童政府康复救助存在的问题
    4.1 残疾儿童“应救尽救”不足
        4.1.1 农村地区残疾儿童康复参与低
        4.1.2 城镇社区康复普及率不高
    4.2 康复机构救助能力参差不齐
        4.2.1 康复设施有限
        4.2.2 专业人员不足
    4.3 残联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4.3.1 资金协调难
        4.3.2 残联间异地康复协调难度大
    4.4 各地区康复救助水平差别大
        4.4.1 医保报销比例差别大
        4.4.2 补助标准存在差别
第5章 山东省残疾儿童政府康复救助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政府基层工作推动力度不够
        5.1.1 监护人信息获取渠道窄
        5.1.2 “机构+社区+家庭”推进缓慢
    5.2 定点机构监管存在漏洞
        5.2.1 准入标准掌握不严
        5.2.2 退出机制不健全
    5.3 政府康复救助专项资金力度不够
        5.3.1 未设康复设施专项资金
        5.3.2 缺乏专业人员补助
    5.4 残联权责不对应
        5.4.1 残联责多于权
        5.4.2 残联无法整合行政权
第6章 山东省残疾儿童政府康复救助工作的对策建议
    6.1 落实政府责任制
        6.1.1 发挥残工委协调作用
        6.1.2 赋予残联行政委托权
    6.2 加大监管力度
        6.2.1 实行动态监督考核
        6.2.2 落实政府各部门监管职责
    6.3 增加康复救助资金支持
        6.3.1 实施差异化财政政策
        6.3.2 吸引社会力量
    6.4 推进康教融合
        6.4.1 赋予从业人员职业选择权
        6.4.2 破除康复与教育壁垒
    6.5 落实“机构+社区+家庭”康复模式;
        6.5.1 积极发展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
        6.5.2 康复宣传工作精细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福建省残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理由与意义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 研究设计与方法
    (四) 创新之处
二、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 群团组织治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 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
三、福建省残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结构
    (一) 福建省群团组织总体情况
    (二) 福建省残联的组织体系
    (三) 福建省残联组织在群团组织中的特殊性
    (四) 福建省残联组织在治理体系的定位和作用
四、福建省残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
    (一) 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意义
    (二) 作为残疾人代表机构的实践
    (三) 服务残疾人的实践
    (四) 服务社会的实践
    (五) 运用网络等新技术推动治理创新
五、福建省残联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对福建省残联参与社会治理成果的评估
    (二) 行政化与机构定位混乱
    (三) 官僚化与服务模式僵化
    (四) 职能定位冲突与服务职能弱化
    (五) 工作手段方法单一,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六、国内残联组织创新参与社会治理的经验
    (一) 广东省以残联与其它社会组织平等合作关系为基础的改革
    (二) 北京市以残联为枢纽构建社会组织治理体系的改革
    (三) 对福建省残联的借鉴意义
七、提升福建残联参与社会治理与服务的政策建议
    (一) 更新治理思维,促进群团组织和社会融合
    (二) 转变工作作风,加强群众工作服务主线
    (三) 厘清职能定位,提升社会治理服务水平
    (四) 丰富工作方法,创新探索社会治理模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语

(3)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财政支持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观
    第二节 马克思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节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
    第四节 公共财政理论
    第五节 制度变迁理论
第二章 残疾人社会保障与财政支持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模式
    第三节 政府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构中的责任
    第四节 公共财政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第三章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建与停滞(1949年-1977年)
    第二节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恢复与快速发展(1978年-2000年)
    第三节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2001年至今)
    第四节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效与缺陷
第四章 国内外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主要模式与借鉴价值
    第一节 美国模式
    第二节 德国模式
    第三节 日本模式
    第四节 北京市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
    第五节 国内外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比较与借鉴
第五章 福建省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实证分析
    第一节 福建省残疾人事业的总体状况
    第二节 福建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绩效评价
    第三节 福建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实需求和财政供给
第六章 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机制
    第一节 财政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总体目标与思路
    第二节 财政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财政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机制构建
第七章 优化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机制的配套方案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助残环境
    第二节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机制的法制建设
    第三节 建构以政府为主导的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
    第四节 高度重视残疾人预防康复和教育培训工作
    第五节 加大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扶持力度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城市社会救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城市孤寡老人救助
    (一)孤寡老人救助制度
    (二)孤寡老人救助实践
    (三)成效与不足
二、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城市成年残疾人救助
    (一)成年残疾人救助制度
    (二)成年残疾人救助实践
    (三)成效与不足
三、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城市残疾儿童救助
    (一)残疾儿童救助制度
    (二)残疾儿童救助实践
    (三)成效与不足
四、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城市贫民救助
    (一)城市贫民救助制度
    (二)城市贫民救助实践
    (三)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些思考
五、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一)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制度
    (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实践
    (三)成效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残疾与残疾人口概况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二、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
        三、创新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劳动力价值与人力资本理论
        一、劳动力价值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三、比较优势理论和社会分工
        四、结论
    第二节 劳动力经济学与歧视理论
        一、歧视理论
        二、劳动经济学理论
        三、结论
    第三节 外部性与社会资本理论
        一、外部性理论
        二、社会资本理论
        三、贫困理论
        四、结论
    第四节 正义、权利与需求
        一、正义与需求
        二、公平与效率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文献综述和国际经验
    第一节 国内外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献回顾和评价
        一、国内有关残疾人就业的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外有关残疾人就业的研究文献综述
        三、文献评价
    第二节 国外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立法与政策文献综述
        一、立法保障
        二、政策支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转型前后特殊人力资源的产生和开发沿革
    第一节 残疾与人类多样性
        一、残疾是一种风险
        二、残疾人口的增长不容忽视
        三、残疾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第二节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沿革
        一、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
        二、循序渐进下的多元开发
        三、人力资源开发初见成效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特点和开发进展
    第一节 上海市特殊人力资源基本特征
        一、劳动能力
        二、受教育程度
    第二节 上海市特殊人力资源特殊属性
        一、残疾类别
        二、残疾等级
    第三节 特殊人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
        一、开发水平整体偏低且增长乏力
        二、开发结构差异明显引致不平衡
        三、开发空间在拓宽中遭遇瓶颈
        四、开发质量在改善中相对下降
    第四节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迎来新时代
        一、人口红利助推开发动力
        二、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开发空间
        三、新科技浪潮提升开发匹配度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和供给分析
    第一节 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自我重塑途径
        一、劳动力价值需要重新认识
        二、劳动力价值的自我补偿和挖掘
    第二节 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障碍
        一、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恢复障碍
        二、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提升障碍
        三、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市场回归障碍
    第三节 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决策分析
        一、特殊人力资源就业意愿遭遇抑制
        二、特殊人力资源就业意愿定量分析
        三、特殊人力资源供给决策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实现和需求分析
    第一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吸纳成本
        一、特殊人力资源的吸纳成本
        二、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效率
    第二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需求影响因素
        一、特殊人力资源的吸纳规模
        二、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匹配度
        三、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政策
    第三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需求决策分析
        一、特殊人力资源的需求决策内容
        二、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力价格定量分析
        三、特殊人力资源需求决策的溢出效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促进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充分发挥特殊人力资源潜能
        一、打破惯常思维,树立科学的特殊人力资源观
        二、建立完善的教育、职业训练和康复体系
    第二节 提高特殊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
        一、善于运用市场手段加强引导
        二、提高特殊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
        三、积极挖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第三节 扩大社会资本积累效应
        一、改善社会环境
        二、加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惟愿善者留其名(论文提纲范文)

努力填补几项空白
加快推进几项发展
为残疾人服务是幸运的

(7)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已有研究成果分析
    三、概念界定
    四、徐白仑先生生平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的交接仪式
    一、交接的前夕准备
    二、金钥匙中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第二章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试点实验
        一、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实验的历史背景
        二、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实验的实施
        三、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实验的特色
    第二节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大面积实验
        一、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大面积实验的历史背景
        二、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大面积实验的实施
        三、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大面积实验的特色
第三章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面临的时代问题
    第一节 改革视障教育,提升视障儿童的入学率
        一、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必要性的凸现
        二、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可行性与存在难题
        三、试点经验的推广与波折
    第二节 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质量保障与可持续发展
        一、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质量保障
        二、特殊教育体系的完善
        三、提升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思想认识
第四章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运作的组织系统
    第一节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运作的外部组织群落
        一、外部组织群落的构成及关系剖析
        二、外部组织群落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金钥匙中心的组织建设与运作
        一、金钥匙中心的组织建设
        二、运作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项目的四大任务
        三、金钥匙中心的组织特色
    第三节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影响因素
        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系统的层次划分
        二、影响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运作的中观因素分析
        三、金钥匙中心在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中的作用
        四、金钥匙中心推进区域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发展的意义
结语
    一、随班就读的思想认识
    二、随班就读的政策调适
    三、随班就读的推进策略
附录
    附录1 徐白仑先生的主要经历
    附录2 徐白仑先生所获荣誉
    附录3 1985-2010年金钥匙中心工作简要回顾
    附录4 崔永元《不过如此》节选
    附录5 襄垣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盲童教育的决定
    附录6 关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视障儿童教育“金锡匙工程”的通知
    附录7 黑龙江金钥匙工程齐齐哈尔示范县项目合作协议书
    附录8 希望是心灵的眼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一) 文献综述
        (二) 文献评价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设计
    四、概念界定
        (一) 残疾人
        (二) 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三) 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
        (四) 本研究对"两个体系"内容的理解
    五、理论基础
        (一) 人道主义和公民权理论
        (二) 积极福利和增能理论
        (三) 发展型社会政策和残疾人发展观
        (四) 其他学科基础
第二章 江苏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成就及问题分析
    一、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成就
        (一) 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二) 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二、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一) 理念排斥
        (二) 政策制定缺位与执行不力
        (三) 财政投入不足,规划滞后
        (四) 资源不足与浪费
        (五) 管理体制不顺
第三章 江苏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一、"两个体系"建设原则
        (一) 以人为本
        (二) 与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协同发展
        (三) 以政府为主导
        (四) 普惠与特惠相结合
        (五) 救助和发展并存
        (六) 残疾预防优先
    二、"两个体系"创新发展路径
        (一) 理念创新:发展型社会政策和理念的运用
        (二) 制度创新:主体支撑和资源整合体系的协调
        (三) 内容创新:"刚柔并济"保障和服务模式的确立
        (四) 方法创新:多视角、多层次救助方法的运用
        (五) 平台创新:社区照顾的应用
第四章 完善江苏省残疾人"两个体系"的思考
    一、"两个体系"建设内容
        (一) 完善一般性制度建设
        (二) 拓展特殊性制度建设内容
    二、"两个体系"建设管理主体
        (一) 组织管理机构
        (二) 政府间及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调适
    三、几类重点残疾群体
        (一) 残疾儿童
        (二) 老年残疾人
        (三) 农村残疾人
        (四) 精神和智力残疾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2.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1.创新之处
        2.主要限度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1.社会分层
        2.社会流动
        3.社会组织
        4.社会分工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李斌副省长强调努力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残疾儿童政府康复救助的问题研究[D]. 李星辉. 山东大学, 2021
  • [2]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福建省残联为例[D]. 魏中超. 厦门大学, 2019(02)
  • [3]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财政支持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伍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4]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城市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 李曼. 河北师范大学, 2015(12)
  • [5]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戴文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03)
  • [6]惟愿善者留其名[J]. 冯实. 中国残疾人, 2012(06)
  • [7]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 吕雯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8]协会发展大事记(2009~2010)[A]. 富琼英,陈佳佳,雷雪芳,田健.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发展蓝皮书(2009-2010), 2011
  • [9]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黄高伟. 南京大学, 2011(11)
  • [10]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李斌副省长强调努力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