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和解的效力研究

民事诉讼和解的效力研究

论文摘要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事人对契约式的纠纷解决方式更加推崇。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发展显得更符合时代和当事人心理的需求。无论民事诉讼和解制度有何发展,最终都落实到民事诉讼和解会发生何种效力的问题上来。为了更好的发挥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作用,保证其效力的实现,我们应当在理论上明确民事诉讼和解在何种条件下生效、效力内容以及效力瑕疵的情形和救济途径,形成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理论体系。在世界各国均比较重视民事诉讼和解的潮流中,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发展显得极其稚嫩,尤其表现在民事诉讼和解的效力问题上。我国不仅在观念上比较忽视民事诉讼和解的效力,而且在立法上缺乏对其的严肃规定,在实践中也缺少保障民事诉讼和解效力实现的措施。我们应当在研究民事诉讼和解效力问题的同时,针对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保障其效力的有效实现。因此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概述。本部分主要是引导读者对民事诉讼和解效力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首先简单介绍民事诉讼和解的含义和性质,为研究其效力提供前提;其次明确民事诉讼和解的效力的来源,从理论上探索民事诉讼和解产生效力的原因;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民事诉讼和解的生效要件及效力。本部分首先从实体和程序的角度论述民事诉讼和解产生效力的前提条件。有效的民事诉讼和解不仅需要满足实体法上的要件,而且应当满足程序法上的要件。其次,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内容是本部分的核心,主要从理论上说明民事诉讼和解应当产生何种效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指导我们立法。最后,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瑕疵及救济途径,主要从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瑕疵的原因来分析民事诉讼和解无效和可撤销的情形,探索救济途径。第三部分,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域外考察。本部分意在从外国的立法和审判实践中了解民事诉讼和解的效力问题,从比较中说明我国对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选择。同时为下文中解决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存在的问题提供国外经验,寻求保障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实现的措施。第四部分,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本部分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相关规定,主要从观念、立法、实践三方面阐述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存在的问题,为下文中提出保障民事诉讼和解效力实现的措施提供依据。第五部分,保障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实现的措施。本部分主要依据第四部分的内容,从观念、立法、实践三方面阐述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实现的保障措施。从我国现状出发,强调观念上重视民事诉讼和解的结果,立法上明确我国民事诉讼和解的拘束力、确定力、执行力,实践中使我国民事诉讼和解获得强制执行力。因此本文不仅明确了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理论体系,而且认识到了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对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立法有很多空白之处,在实践中也缺乏强制执行力,但是我们可以从我国现状出发并借鉴经验教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民事诉讼和解制度,充分保障民事诉讼和解的效力的实现。因此笔者在吸收借鉴外国现有经验的前提下,认为我国的民事诉讼和解应当在满足生效条件的前提下具备拘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并且应当在观念、立法和实践三方面受到规制,从而有力的保障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实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概述
  • 1.1 民事诉讼和解的界定
  • 1.1.1 民事诉讼和解的概念
  • 1.1.2 民事诉讼和解的性质
  • 1.2 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根源
  • 1.2.1 民事诉讼和解效力实体法上的根源——当事人的私权自治
  • 1.2.2 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程序法上的根源——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
  • 1.3 研究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意义
  • 2 民事诉讼和解的生效要件及效力
  • 2.1 民事诉讼和解的生效要件
  • 2.1.1 民事诉讼和解生效的实体法要件
  • 2.1.2 民事诉讼和解生效的程序法要件
  • 2.2 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内容
  • 2.2.1 民事诉讼和解实体法上的效力内容
  • 2.2.2 民事诉讼和解程序法上的效力内容
  • 2.3 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瑕疵及救济途径
  • 2.3.1 民事诉讼和解发生效力瑕疵的原因
  • 2.3.2 民事诉讼和解发生效力瑕疵后的救济途径
  • 3 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域外考察
  • 3.1 美国法上诉讼和解的效力
  • 3.2 英国法上诉讼和解的效力
  • 3.3 法国法上诉讼和解的效力
  • 3.4 德国法上诉讼和解的效力
  • 3.5 日本法上诉讼和解的效力
  • 4 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现有规定
  • 4.2 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在观念上不重视民事诉讼和解的结果
  • 4.2.2 在立法上缺乏对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规定
  • 4.2.3 在实践中民事诉讼和解没有强制执行力
  • 5 保障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效力实现的措施
  • 5.1 观念上应当重视民事诉讼和解制度及和解结果
  • 5.2 立法上应当明确规定有关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内容
  • 5.2.1 在立法上规定法院对民事诉讼和解生效要件的审查程序
  • 5.2.2 在立法上明确我国对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的选择
  • 5.2.3 在立法上完善民事诉讼和解效力瑕疵时的救济途径
  • 5.3 实践中应当建立保障民事诉讼和解有效执行的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民事诉讼和解权的法律问题研究[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8(04)
    • [2].论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生效要件及效力[J]. 法制博览 2015(05)
    • [3].我国行政诉讼和解立法问题研究[J]. 中财法律评论 2012(00)
    • [4].行政诉讼和解的基础理论探析[J]. 人民论坛 2011(17)
    • [5].行政诉讼和解机制研究[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6].行政诉讼和解的原则[J]. 人民司法 2010(13)
    • [7].民事诉讼和解效力之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 [8].诉讼和解制度辩证[J]. 法制与社会 2009(15)
    • [9].诉讼和解与诉讼调解制度辨析[J]. 法律适用 2008(06)
    • [10].透视暗喻:法官在行政诉讼和解中的话语及其规制[J]. 决策导刊 2013(09)
    • [11].行政诉讼和解之困境及路径选择[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4)
    • [12].中日民事诉讼和解的对比[J]. 智富时代 2018(01)
    • [13].行政诉讼和解的合谋隐患及其消解[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4].论行政诉讼和解适用的有限性[J]. 行政与法 2011(05)
    • [15].行政诉讼和解之探析[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1(12)
    • [16].两大法系民事诉讼和解的形式和效力[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5)
    • [17].我国民事诉讼和解的现状和建议[J]. 知识经济 2010(20)
    • [18].行政诉讼和解适用范围研究[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9].行政诉讼和解的概念解析[J]. 法制与社会 2008(36)
    • [20].对“有限调解+撤诉”行政诉讼和解模式规范化的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05)
    • [21].论行政诉讼和解制度[J]. 商 2015(23)
    • [22].从撤诉到契约:当代中国行政诉讼和解模式之转型[J]. 行政法学研究 2012(03)
    • [23].行政诉讼和解入法的风险控制——以域外行政诉讼和解制度设计的比较分析为基点[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1(03)
    • [24].行政诉讼和解应该缓行[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3)
    • [25].论行政诉讼和解的正当性困境及其化解[J]. 法商研究 2010(05)
    • [26].和谐社会与行政诉讼和解的制度创新[J]. 法学论坛 2008(03)
    • [27].论我国民事诉讼和解的现状及问题[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33)
    • [28].关于对行政诉讼和解问题的研究[J]. 才智 2015(19)
    • [29].论我国刑事诉讼和解模式的构建[J]. 商品与质量 2012(S3)
    • [30].民事诉讼和解的瑕疵及其救济[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标签:;  ;  ;  ;  ;  

    民事诉讼和解的效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