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基本病变CT表现郑伟

肺部基本病变CT表现郑伟

郑伟

(黑龙江省大庆康复医院163000)

【关键词】胸部基本病变CT表现

【中图分类号】R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251-02

1肺部癌病的基本CT表现

1.1结节或肿块

通常临床上将直径等于或小于3cm的病灶称为结节,而直径大于3cm的病灶称为肿块。CT对观察肺部肿块的部位、形态、内部结构、边缘及对周围组织结构的改变明显优于X线,而且增强扫描有助于肿块的定性诊断。

1.1.1肿块的部位许多疾病均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如结核瘤多发生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肺癌多位于上叶前段、中叶或下叶基底段;肺门附近肿块多为恶性;良性肿瘤多位于肺周边部;转移性肿瘤为多发,并位于肺表浅部位。

1.1.2肿块形态分叶状肿块多见于肺癌,但亦可见其他良恶性肿瘤或结核瘤。良性肿瘤多呈圆形、卵圆形。含液肺囊肿深吸气和深呼气相可见其形态发生变化。

1.1.3肿块的密度良性肿块与炎性肿块一般密度均匀,测量其CT值可以确定是实性软组织肿块、水样低密度肿块或脂肪性肿块。恶性肿块多为混合密度肿块,其内可见“空泡征”或坏死空洞。良恶性肿块内均可发生钙化,CT值在100HU以上。

1.1.4肿块的边缘良性肿块边缘光滑整齐,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缘可有不同程度的棘状突起或毛刺征及血管集聚征,后者系肿瘤内瘢痕牵拉血管向肿瘤内集聚所致,多见于周围型肺癌。有时炎性肿块亦可见有长毛刺征。

1.1.5肿块邻近组织结构改变结核球周围常有“卫星灶”,炎性肿块邻近的肺血管增粗扭曲。周围型肺癌肿块与胸膜之间有线形或三角形致密影称之为胸膜凹陷征。但结核球和炎性肿块与胸膜之间亦可有类似表现。癌性肿块可见肿块与肺门之间引流的癌性淋巴管炎。

1.1.6肿块的强化增强扫描有助于肿块的定性诊断,但多缺乏特征性。结核球内无强化,仅有周边环形强化。良性肺肿瘤可不强化或轻度均匀性强化。恶性肿块常为均匀强化或中心强化,且呈一过性明显强化。炎性假瘤可呈环状强化或轻度均匀性强化。肺内血管性肿块其强化的程度和时间与肺动脉一致。

1.2空洞

空洞是肺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而充满空气形成。CT对发现各种空洞性病变较X线更清楚、更明确、更直观。按病因将空洞分为炎性空洞和癌性空洞;按洞壁的厚度可分为薄壁空洞和厚壁空洞。

1.2.1空洞部位:结核性空洞多见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肺脓肿以上叶后段及下叶背段较多。肺癌空洞以上叶前段及下叶基底段较多。多发性空洞以肺结核及肺脓肿多见。

1.2.2洞壁厚度:洞壁厚度在3mm或以下者为薄壁空洞,外缘清楚,内缘光整,多见于肺结核。洞壁厚度在3mm以上者为厚壁空洞,外缘多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内壁光滑者见于肺结核和肺脓肿;内壁凸凹不平或呈结节状多见于癌性空洞。

1.2.3空洞内容物:结核性空洞多无液平或有浅小液平。肺脓肿可见有多量液平或见气液面。肺曲霉菌病空洞内无液平,但曲菌球所致的空气半月征具有特征性,表现为偏心性空洞与壁之间形成半月形空气影。癌性空洞多无液平。

1.2.4空洞周围结构改变:结核性空洞周围有“卫星灶”,癌性空洞可见阻塞性肺炎等。

1.3纤维化

肺部的纤维性病变可分为局限性纤维化、大块状纤维化和弥漫性纤维化三种表现。局限性纤维化多见急慢性肺部炎症的愈合修复阶段,CT表现为局限性索条状僵直的密度增高影。大块状纤维化表现为密度高且边缘清楚的块状影,肺纹理粗乱向病灶处聚集,周围可见局限性肺气肿、胸廓塌陷、纵隔向患侧移位、肺门被牵拉移位等改变。弥漫性纤维化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索条状、网状、蜂窝状影或网结状影。

1.4肺不张

肺不张是支气管完全阻塞引起,可由腔内病变阻塞和腔外病变压迫所致。CT表现与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肺不张的程度有关。

1.4.1肺不张的形态病变肺体积缩小且密度增高。一侧性肺不张多表现为肺门区球状密度增高影。肺叶不张在各肺叶表现有所不同,但多呈三角形或圆锥形,尖端指向肺门,不张的肺贴近纵隔或脊柱,或向肺门移位,边缘内凹。肺段不张表现为类圆形、楔形、条带状或线形致密影。

1.4.2肺不张的密度改变急性完全性肺不张表现为均匀性高密度影。肺结核或炎症、外压性肺不张,表现在肺不张影中可见支气管影,称为支气管气像。中央型肺癌所致阻塞性肺不张中可见支气管液像,表现为支气管内充满液体时略呈低密度表现。

1.4.3肺不张的邻近改变支气管阻塞所致的肺不张,邻近肺多有代偿性肺气肿表现。叶间裂多向病变区移位,纵隔可向患侧移位,同侧膈升高。外压性肺不张可有明确的胸腔积液或气胸CT表现。中央型肺癌所致的肺不张在肺门部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右上叶肺不张时可见到“S”征。球形肺不张可见邻近胸膜增厚。

2讨论

实变包括渗出和增殖性病变。实变影多表现为小片状、大片状、节段性或大叶性分布,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以渗出为主的急性病变在肺窗片上表现为均匀性高密度影,边缘不清,靠近叶间胸膜的边缘可清楚,而在纵隔窗上病变可完全不显示[2]。慢性过程的实变,其密度多高于急性渗出性病变,病变边缘亦多较清楚,纵隔窗显示的病变范围较肺窗所见小,密度亦不如肺窗所见均匀。渗出性病变的早期或吸收期于肺窗上,实变区表现为淡薄的磨玻璃样片状影,其内常可见肺纹理。增殖性病变所致的实变影常表现为数毫米至lcm大小的结节状、梅花瓣状影,边缘清楚锐利,病变可融合,但各个病灶边缘较清楚。纵隔窗上病灶呈软组织密度影,其内有时可见点状钙化[1]。

参考文献

[1]梁琰.肺部CT图像分析及特征提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曹轶林,曹林德,徐李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120例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标签:;  ;  ;  

肺部基本病变CT表现郑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