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论文摘要

人类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获取资源和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增强、领域不断扩展,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越来越大,对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及人们的心理状态、价值观、道德观的改变也越来越加迅速。人类面临着从所未有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危机,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伦理道德的剧变。这一切都从各个方面以不同形式影响着人类意识的形成,并对环境和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广泛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培养人们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和行为,以推动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的全面、协调、平等的发展。在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向大众化的中国,大学生日后必将在社会生活中的各层面中占主导地位,只有提高他们的环境道德,才能逐步改变环境形势日趋恶化的状况,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高等学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加强对所有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培养和提高,以担负起整体提高国民环境素质的社会责任。对师范院校的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既是全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需要,还可以为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为推进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的实效性急需提高。本文首先深刻分析了在我国师范院校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的必要性,接着厘清环境道德和环境道德教育两个核心概念,得出环境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和分析的两个维度:理论知识和行为养成,并根据这两个维度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师范院校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最后结合目前师范教育的大环境,提出有针对性的提高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设计以及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内涵与分析维度。第三部分: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现状的分析,得出提高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实效性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第四部分:提高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包括:绿色人才观的共识:有效环境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运用参与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道德实践;健全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构建绿色学校等六个方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问题的源起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核心概念界定:环境道德教育
  • (四) 研究设计
  • (五) 本研究的意义
  • 二、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内涵与分析维度
  • (一) 学校道德教育实效的内涵
  • (二) 校环境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分析维度
  • 三、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调查分析
  • (一) 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现状
  • (二) 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现状的分析
  • 四、提高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 (一) 达成绿色人才观的共识
  • (二) 建构有效环境教育课程体系
  • (三) 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
  • (四) 引导学生参与环境道德实践
  • (五)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六) 构建绿色校园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