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素对红檵木离体材料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玻璃化现象研究

秋水仙素对红檵木离体材料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玻璃化现象研究

论文摘要

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又称红桎木、红花檵木、红檵花,系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金缕梅亚科、橙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叶俱美、季相变化明显,为湖南特有的珍稀观赏树种。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和混培法,研究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秋水仙素处理下的红檵木茎尖、愈伤组织和丛生芽,通过其致死率、褐化率分析秋水仙素对各材料生长发育的影响。针对这一过程中组培苗出现的玻璃化问题,首次对红檵木玻璃苗的形态结构、生理变化及玻璃化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旨在解决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玻璃化问题,为红檵木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为秋水仙素诱导变异材料的保存提供基础。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经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异常现象的茎尖表现为裂叶、生长缓慢、玻璃化现象;愈伤组织易褐化,浸渍法处理的愈伤组织出现糊状;丛生芽则矮化、茎干增粗、叶片增厚。2.为了降低致死率、玻璃化率,又能达到一定的变异效果,最佳材料为丛生芽,选择0.005~0.02%秋水仙素混培法处理10~20d为宜。3.红檵木玻璃苗呈两种形态:一是纤细伸长型,表现为茎节纤细、叶突然明显地生长,长度约为正常叶片的2~3倍;二是莲座叶丛状,表现为节间很短或几乎没有节间,矮化巨大,叶片脆弱易破碎。4.以正常苗为对照,制作石蜡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玻璃苗叶表皮细胞、海绵组织排列松散,局部出现细胞不连续,甚至出现组织空洞:叶脉维管束排列疏松,叶脉内径张大。5.玻璃苗生理指标的变化为:叶绿素总量、花色素苷含量较正常苗低,含水量、SOD、POD较正常苗增高。6.6-BA、NAA、琼脂、活性碳、聚乙烯丙醇显著影响玻璃苗的产生。考虑到玻璃化率与增殖率的平衡,6-BA浓度应控制在0.5~1.0mg·L-1范围内,NAA浓度为0.1~0.5 mg·L-1;琼脂浓度为1.2%;添加0.1%的活性碳或1g·L-1的聚乙烯醇能有效降低玻璃化率:2%~6%浓度的蔗糖对玻璃化的影响不显著。正交实验中的最优培养基为:MS+6-BA1.0 mg·L-1+蔗糖3%+琼脂1.2%+活性碳0.1%或聚乙烯醇1g·L-1。7.外植体的来源对试管苗玻璃化几率影响如下:茎尖>中部节段>基部节段;继代次数与玻璃化率呈正相关,减少继代次数,可降低玻璃化的产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红檵木研究进展
  • 2 秋水仙素在观赏植物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3 观赏植物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秋水仙素对红檵木离体培养材料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材料的获得
  • 1.3.2 秋水仙素处理茎尖
  • 1.3.3 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组织
  • 1.3.4 秋水仙素处理丛生芽
  • 1.3.5 变异植株的筛选
  • 1.3.6 红檵木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秋水仙素对茎尖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1 浸渍法对红檵木茎尖致死率的影响
  • 2.1.2 混培法对红檵木茎尖致死率的影响
  • 2.1.3 浸渍法与混培法对红檵木茎尖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1 浸渍法与混培法对红檵木愈伤组织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2 浸渍法对红檵木愈伤组织褐化率的影响
  • 2.2.3 混培法对红檵木愈伤组织褐化率的影响
  • 2.3 混培法对红檵木丛生芽致死率、增殖系数的影响
  • 2.4 红檵木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研究
  • 2.4.1 红檵木玻璃苗的形态解剖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
  • 2.4.2 红檵木试管苗玻璃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 3 小节与讨论
  • 3.1 秋水仙素对离体培养材料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秋水仙素与致死率、褐化率
  • 3.3 离体培养材料与处理方法
  • 3.4 红檵木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研究
  • 3.4.1 红檵木玻璃苗形态解剖结构
  • 3.4.2 红檵木正常苗与玻璃苗的生理生化变化
  • 3.4.3 红檵木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因素
  • 3.5 秋水仙素与玻璃化现象
  • 第三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 1 结论
  • 1.1 秋水仙素对红檵木离体培养材料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 红檵木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研究
  • 2 创新点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常用缩写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红檵木传奇[J]. 林业与生态 2015(07)
    • [2].湘南地区红檵木扦插繁殖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12)
    • [3].重庆园林绿化树种红檵木春季物候特征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18(01)
    • [4].红檵木叶片中富集PAHs节律变化特征[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05)
    • [5].红檵木的园林应用及栽培管理技术[J]. 现代园艺 2008(05)
    • [6].红檵木长穗扦插繁殖技术[J]. 现代园艺 2011(02)
    • [7].弱光条件对红檵木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 [8].红檵木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08)
    • [9].红檵木扦插繁殖技术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 2008(06)
    • [10].生活简略[J]. 美文(上半月) 2014(11)
    • [11].红檵木生根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繁殖方法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4(10)
    • [12].几种离子处理对红檵木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中国园艺文摘 2010(01)
    • [13].红檵木的组织培养[J]. 林业实用技术 2008(03)
    • [14].红花檵木的栽培管理技术[J].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 [15].红檵木腋芽高效快繁研究[J]. 经济林研究 2015(04)
    • [16].干旱胁迫对4个红檵木品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J]. 江苏林业科技 2008(04)
    • [17].红檵木叶片中色素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初步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2(13)
    • [18].红檵木组织培养玻璃化苗发生原因初探[J]. 江苏林业科技 2008(03)
    • [19].浏阳花卉 迎“寒”绽放——花卉产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J]. 中国农村科技 2009(03)
    • [20].清明品花(四首)[J]. 云南林业 2015(03)
    • [21].彩叶植物培育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0(04)
    • [22].林权供求信息[J]. 林业与生态 2015(09)
    • [23].长沙绿化树种叶片PAHs富集种类与季节动态特征[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05)
    • [24].岳阳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及应用配置情况调查[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6)
    • [25].铅胁迫对4种木本植物酶保护系统的影响[J]. 四川林业科技 2012(06)
    • [26].花卉苗木抗寒防冻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 2014(12)
    • [27].3种园林灌木的蒸腾耗水特征[J]. 湖南林业科技 2008(01)
    • [28].强台风后城市园林树木的风灾损伤及其抗风能力研究——以深圳大学后海校区为例[J]. 中国园林 2020(09)
    • [29].供求造林及绿化苗木[J]. 林业与生态 2011(10)
    • [30].供求苗木[J]. 林业与生态 2011(11)

    标签:;  ;  ;  ;  

    秋水仙素对红檵木离体材料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玻璃化现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