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接受史

《二十四诗品》接受史

论文题目: 《二十四诗品》接受史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作者: 李春桃

导师: 陈尚君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接受史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题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著作。经典的作品是在读者的不断接受中成为经典的,《二十四诗品》显然是被不断经典化的著作,它的经典化的过程和原因,便是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主要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系统探讨了《二十四诗品》的接受史。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梳理了与传世《二十四诗品》文字基本相同的《二十四品》的早期状况和流传途径、以及题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的出现,并论述了郑鄤、费经虞对《二十四诗品》的初步认识。 第二章:清代王士禛对《二十四诗品》的阐释奠定了《二十四诗品》在中国诗学上的理论地位,康熙《御定全唐诗》对《诗品二十四则》的收录以及乾隆对《二十四诗品》的偏爱、袁枚《续诗品》等续作的纷呈,扩大了《二十四诗品》的影响。 第三章:探讨了清代翁方纲、沈德潜等基于个人的诗学主张对《二十四诗品》的解读,以及清代《二十四诗品》诸种注释本对《二十四诗品》体系上的认识。 第四章:通过对朱东润、李戏鱼等关于《二十四诗品》研究的考察,理清了《二十四诗品》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的概况。 第五章:考察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学人在《二十四诗品》的体系等方面进一步的研究,以及运用形式感、符号学等西方文艺理论解读《二十四诗品》的状况。 第六章:本章全面评述了近十年来学界关于《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的争鸣,对于论辩双方都做了尽量客观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二十四诗品》研究的转折点。陈尚君、汪涌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主要从文献、语源与文艺观点等方面全面考察了《二十四诗品》的真相,提出《二十四诗品》伪书说,引起学界强烈反响。其后学人针对这个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把《二十四诗品》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第七章:本章主要就《二十四诗品》海外的研究情况作了全面介绍,包括港台、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西方学界对于《二十四诗品》的研究。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二十四诗品》的由来

第一节 《二十四品》

一、《二十四品》早期状况

二、《二十四品》流传途径

第二节 《二十四诗品》

一、题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的产生

二、《二十四诗品》的著录

第三节 “悠远深逸”、“正变俱采”:郑鄤、费经虞对《二十四诗品》的初步认识

一、“悠远深逸”:郑鄤对《二十四诗品》的品评

二、“正变俱采”:费经虞对《二十四诗品》的衍申

第二章 清代《二十四诗品》接受(上)

第一节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王士禛神韵说与《二十四诗品》

一、王士禛对“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阐释

二、他人对王士禛阐释的看法

第二节 清代帝王与《二十四诗品》:以康熙和乾隆为例

一、康熙《御定全唐诗》对《诗品二十四则》的收录

二、乾隆对《二十四诗品》的偏爱

第三节 “续写苦心”、“步尘表圣”:袁枚《续诗品》

一、袁枚与《二十四诗品》

二、其他续作对《二十四诗品》的体认

第三章 清代《二十四诗品》接受(下)

第一节 翁方纲、沈德潜等对《二十四诗品》的认识

一、翁方纲、沈德潜对《二十四诗品》的理解

二、许印芳对《二十四诗品》的跋语

第二节 杨廷芝、杨振纲对《二十四诗品》体系的认读

一、“与天地无终极”

二、“自有一段活泼泼地”

第四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二十四诗品》接受

第一节 朱东润、李戏鱼对《二十四诗品》的理论化解读

一、中国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学科形成时期《二十四诗品》的介绍

二、朱东润《司空图诗论综述》

三、李戏鱼《司空图<诗品>与道家思想》

第二节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二十四诗品》的接受

一、吴调公论《二十四诗品》

二、郭绍虞解《二十四诗品》

第五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二十四诗品》接受

第一节 对《二十四诗品》体系、鉴赏理论的深入认识

一、对《二十四诗品》体系的深入认识

二、对《二十四诗品》鉴赏理论的发掘

三、与其他文学艺术的比较

第二节 新理论视野下的《二十四诗品》

一、“形式感”与《二十四诗品》

二、比较文学与《二十四诗品》

第六章 《辨伪》以后《二十四诗品》研究的新变

第一节 《<二十四诗品>辨伪》的发表

一、《二十四诗品》伪书说的提出

二、学人对《二十四诗品》伪书说的反应

第二节 文献上的依据:争论的第一个焦点

一、《辨伪》所依据的文献

二、质疑者所依据的文献

第三节 “二十四韵”:争论的第二个焦点

一、“二十四韵”与《二十四诗品》:有何关系

二、“恨当时不识其妙”:妙在何处

第四节 《二十四诗品》与司空图诗文、思想有无关系:争论的第三个焦点

一、《二十四诗品》与司空图思想、论诗杂著是否一致

二、《二十四诗品》语源问题

第七章 海外《二十四诗品》接受简况

第一节 海外学者对《二十四诗品》伪书说的关注

一、陈胜长:《二十四诗品》作者是戴复古

二、大山洁:对《二十四诗品》怀悦说、虞集说的再考察

三、俞俊英、门胁广文对《二十四诗品》伪书说的关注

四、宇文所安对《二十四诗品》伪书的怀疑

第二节 港台《二十四诗品》研究

一、港台

二、新加坡

三、韩国、日本

第三节 从翟理思到宇文所安:西方视界中的《二十四诗品》

一、翟理思《二十四诗品》道家思想说

二、阿列克谢耶夫《二十四诗品》创作灵感说

三、刘若愚《二十四诗品》情调、风格说

四、宇文所安《二十四诗品》诠释

附录:二十世纪以来《二十四诗品》研究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相关论文

  • [1].诗品诗学研究[D]. 刘硕伟.山东大学2009
  • [2].苏词接受史研究[D]. 仲冬梅.华东师范大学2003
  • [3].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D]. 景遐东.复旦大学2003
  • [4].鲍照诗接受史研究[D]. 罗春兰.复旦大学2004
  • [5].唐代唱和诗研究[D]. 岳娟娟.复旦大学2004
  • [6].古代文论“韵”范畴研究[D]. 杜磊.复旦大学2005
  • [7].宋元讲史话本研究[D]. 罗筱玉.复旦大学2005
  • [8].中国诗学理论中的“法”范畴[D]. 谢群.复旦大学2005
  • [9].韩孟诗派传播接受史研究[D]. 刘磊.武汉大学2005
  • [10].钟嵘《诗品》的概念内涵与文化底蕴[D]. 孟庆雷.山东大学2008

标签:;  ;  

《二十四诗品》接受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