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甲骨文与两河流域原始楔形文字造字机制比较研究

殷商甲骨文与两河流域原始楔形文字造字机制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殷商甲骨文和两河流域原始楔形文字分别被认为是汉古文字和古代楔形文字两个文字系统迄今发现最早的较为系统的两种文字材料。它们都是自源文字,且分别处于汉古文字系统和楔形文字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对这两种文字作造字机制的比较研究,不仅能推动两种文字自身的本体研究,还可以发现不同文字系统早期阶段文字产生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及其个性特征。同时也有助于启发我们对文字发生学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比较文字学和普通文字学理论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普通文字学和比较文字学理论为指导,选取殷商甲骨文和古代两河流域原始楔形文字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造字机制作比较研究。试将整个文字系统的字符视为一个大的字符集,字符集中字符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理据和先后层次的。我们把这些字符分为初造字和新造字,再分别探讨其造字机制并作比较研究。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根据本文研究的实际情况,在前人定义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界定和修正;介绍了两种文字及其比较研究方面的概况;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材料。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分别从仿拟机制和吸纳机制两方面对两种文字初造字作比较,归纳其异同;第三章主要从参照机制的角度对两种文字的新造字作比较;第四章分析不同的造字机制对两种文字初造字和新造字的符号体态产生的影响,重点在探寻两种文字的共性和一般规律。第五章是结论,在概括前文内容的基础上,总结了通过对两种文字造字机制比较所发现的一些共同规律和个性特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造字机制的定义
  • 第二节 两种文字概说
  • 第三节 两种文字研究概况
  • 第四节 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材料
  • 第二章 初造字及造字机制的比较
  • 第一节 初造字概貌
  • 第二节 仿拟机制
  • 第三节 吸纳机制
  • 第三章 新造字及造字机制的比较
  • 第一节 新造字概貌
  • 第二节 参照机制(上)——参照基字变形
  • 第三节 参照机制(中)——参照基字加非成字部件
  • 第四节 参照机制(下)——参照基字组合
  • 第四章 造字机制对符号体态的影响
  • 第一节 仿拟机制对初造字的影响
  • 第二节 吸纳机制对初造字的影响
  • 第三节 参照机制对新造字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试论楔形文字的构成形式之美[J]. 艺术研究 2017(04)
    • [2].甲骨文与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象形字比较研究[J]. 华西语文学刊 2011(02)
    • [3].机器学习如何破译早已消亡的古老文字[J]. 科学大众(中学生) 2019(Z2)
    • [4].楔形文字:追寻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奥秘的钥匙[J]. 文明 2018(11)
    • [5].亚述帝国时期的阿拉伯人——以楔形文字文献为中心[J]. 世界民族 2017(03)
    • [6].亚述楔形文字史料概览[J]. 北方论丛 2015(01)
    • [7].两河流域原始楔形文字初造字仿拟机制探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8].《埃什嫩那法典》译注[J]. 外国问题研究 2020(01)
    • [9].楔形泥板上的诺亚方舟[J]. 风采童装 2020(01)
    • [10].书写:创造人类的印记[J]. 文明 2020(08)
    • [11].吴宇虹等:《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典举要》《古代西亚塞姆语和印欧语楔形文字和语言》[J]. 华西语文学刊 2010(01)
    • [12].残缺是永恒的美[J]. 思维与智慧 2008(09)
    • [13].略论楔形文字与古汉字的共通之处[J]. 汉字文化 2019(21)
    • [14].数字的发展[J]. 儿童故事画报 2019(11)
    • [15].残缺是永恒的美[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08(09)
    • [16].欧洲超国家法形成的文化脉络[J]. 外国法制史研究 2012(00)
    • [17].币面不可缺少的数字“0”[J]. 中国金融家 2010(05)
    • [18].新年伊始,赶紧开启你的“手帐生活”[J]. 文化月刊 2018(02)
    • [19].书也有自己的故事[J]. 快乐语文 2020(Z4)
    • [20].两河流域苏美尔楔形文字识别[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9(05)
    • [21].最早的文字是立体的[J].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3(02)
    • [22].古巴比伦的平方数表[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19(06)
    • [23].演练题[J]. 编辑之友 2010(09)
    • [24].论两河流域对人类出版的历史性贡献[J]. 出版参考 2019(03)
    • [25].沉睡的文明——消失的古巴比伦[J]. 中文自修 2013(28)
    • [26].海外·艺闻[J]. 中国拍卖 2018(09)
    • [27].历史的记录者——书籍[J]. 科学启蒙 2019(Z2)
    • [28].文明的韧性[J]. 美文(下半月) 2019(08)
    • [29].说字[J]. 海内与海外 2009(12)
    • [30].古巴比伦时期的学生是如何学习苏美尔语的[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标签:;  ;  ;  ;  

    殷商甲骨文与两河流域原始楔形文字造字机制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