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电脑配色数学模型与自检系统的研究

胶印电脑配色数学模型与自检系统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胶印电脑配色数学模型和自动检索系统的建立问题。论文对图像颜色复制呈色原理和呈色模型概括地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的理论基础——纽介堡方程。由于纽介堡方程是在面积元和色元色值两个假设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方程的精度不高。为了使其更具有普适性,本文用最有效的回归修正法对纽介堡方程进行了修正,得出了回归修正系数,建立了电脑配色数学模型,并通过标准色块的计算值与测量值之间的色差计算,用色差分布图验证了修正后的纽介堡方程的精度。然后通过配色实验采集了数据,建立了配方数据库。在配色实验前使用最小二乘法对三原色油墨的上墨量与墨层厚度关系式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上墨量与墨层厚度的关系模型,确定了试验中的上墨量。最后建立了自动检索模型,并对其检索正确率进行了验证。本文所建立的基于纽介堡方程的配色数学模型为以后实现计算机配色、印刷复制工艺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印刷色彩管理、数字印刷质量控制和印刷图像直接检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数学模型,也为以后配色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种实践方法与理论依据。而基于最小近邻法设计的配色自动检索模型,实现了科学化的配方存档管理,有效保存了以往的颜色配方,保证了配色的再现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概述
  • 1.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1 配色的发展历程
  • 1.1.2 计算机配色的发展历程
  • 1.1.3 国内研究概况
  • 1.1.4 国外研究概况
  • 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及主要内容
  • 1.2.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
  • 1.2.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电脑配色数学模型与自检系统的建立
  • 2.1 配色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1 图像颜色复制呈色原理
  • 2.1.2 纽介堡方程
  • 2.1.3 纽介堡方程的回归修正
  • 2.1.3.1 求回归系数
  • 2.1.3.2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 2.1.3.3 回归方程的有效性检验
  • 2.1.4 配色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 配色自检模型的建立
  • 2.2.1 数据库的建立
  • 2.2.2 配色自检模型的建立
  • 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1 实验条件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3.2.1 回归分析法
  • 3.2.2 最小二乘法
  • 3.2.3 复相关系数法
  • 3.2.4 色差计算公式
  • 3.3 纽介堡方程的回归法修正
  • 3.3.1 实验方法
  • 3.3.2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3.4 电脑配色数学模型的验证实验
  • 3.5 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实验
  • 3.5.1 上墨量与墨层厚度关系实验
  • 3.5.2 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实验
  • 3.6 配色自检系统的验证实验
  • 3.7 误差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墨层厚度与密度关系研究[J]. 上海包装 2018(06)
    • [2].最佳墨层厚度,胶印“关键词”[J]. 印刷工业 2017(07)
    • [3].墨层厚度对印刷品呈色的影响及检测方法[J]. 广东印刷 2015(01)
    • [4].墨层厚度与网点面积率对印刷品呈色的影响[J]. 印刷技术 2008(11)
    • [5].墨层厚度与密度关系研究[J]. 今日印刷 2020(04)
    • [6].两墨辊对滚过程中相邻墨区间的影响[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4(12)
    • [7].基于Calabro-Mercatucci模型的CCD在线检测印刷墨量的研究[J].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2010(S1)
    • [8].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无键墨斗[J]. 印刷技术 2010(22)
    • [9].胶印机输墨系统结构建模与色墨控制模型[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3(06)
    • [10].胶印机供墨系统模型建立与分析(下)[J]. 印刷杂志 2015(08)
    • [11].行走在玻璃上的色彩[J]. 印刷工业 2017(09)
    • [12].凹版印刷油墨转移特性分析[J]. 包装工程 2011(13)
    • [13].弹流润滑下的胶印机油墨墨层分析[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8(04)
    • [14].印刷质量控制方法之色度计的原理及应用[J].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10(08)
    • [15].纸张荧光增白剂对印刷色彩管理的影响探究[J]. 包装工程 2016(03)
    • [16].多元线性回归法在墨层厚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 包装工程 2012(05)
    • [17].浅谈胶印中的最佳实地密度[J]. 印刷杂志 2017(01)
    • [18].背面蹭脏的成因与解决方案[J]. 印刷杂志 2015(11)
    • [19].彩色胶印印刷过程图像质量控制的主要参数分析[J]. 广东印刷 2014(06)
    • [20].浅议颜色的测量与度量方法[J]. 广东印刷 2012(01)
    • [21].低定量涂布纸透印的分析[J]. 中华纸业 2009(14)
    • [22].固定墨层厚度色样的精确印制方法[J]. 包装工程 2008(10)
    • [23].非一次性打印形成文件的检验[J]. 电子制作 2012(12)
    • [24].动态着墨率及其仿真分析[J]. 包装工程 2010(09)
    • [25].机械绷网法的注意事项[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6)
    • [26].胶印印刷墨层厚度的技术分析和质量控制[J]. 包装工程 2008(05)
    • [27].基于神经网络的印刷墨量在线检测研究[J]. 包装工程 2011(19)
    • [28].印刷工艺对覆膜质量的影响研究[J]. 包装工程 2010(17)
    • [29].胶印油墨预置过程中预打墨次数的研究[J]. 包装工程 2009(12)
    • [30].印刷品最小色差与最佳密度的匹配关系研究[J]. 数字印刷 2020(03)

    标签:;  ;  ;  ;  

    胶印电脑配色数学模型与自检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