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省示范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

滨州市省示范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

论文摘要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其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和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滨州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板块的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很大。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启动为滨州的发展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经济腾飞的今天,体育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滨州市省示范初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做思考,以期为滨州市及其他地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国家进一步落实中学课外体育活动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学校领导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有42.3%的教师没有制定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计划;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程度较高,且男女生在认知上没有差异。(2)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以课间操和课余体育竞赛最多;学生自发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以小团体体育活动为主。(3)各组织形式活动时间:课间操一般20—30分钟;班级体育活动大约30—40分钟;课余体育竞赛中各种联赛一般3—7天,运动会约2—3天,体育节一般1—7天不等,个人体育活动一般每周1—2次,每次30—45分钟;小团体体育活动约45—60分钟。基本上满足学校体育对其组织形式活动时间的要求,但个人体育活动的时间还欠少。(4)课间操的内容以广播体操、跑步和眼保健操为主;班级体育活动以趣味性游戏和竞赛活动为主;课余体育竞赛以球类项目居多;学生自发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以球类最多。(5)班级体育活动是学生参与积极性最高的组织形式,而课间操最低。(6)制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依次为场地设施、组织管理、安全问题、领导态度、师资力量、课外体育活动自身和学生自身。(7)本研究从领导重视和加大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继续加强组织管理;重视安全保障;加强医务监督;家庭营造健康体育文化;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学生自身重视及课外体育活动本身丰富化、多样化发展等七个方面对推动初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全面的思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青少年需要课外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的体魄
  • 1.1.2 关注青少年健康,国家提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 2.1.1 政策性文件
  • 2.1.2 组织形式和内容
  • 2.2 国内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 2.2.1 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因素研究
  • 2.2.2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性研究
  • 2.2.3 小结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理论
  • 4.1.1 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
  • 4.1.2 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 4.1.3 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和作用
  • 4.1.4 小结
  • 4.2 滨州市省示范初中领导、教师与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情况
  • 4.2.1 领导、教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情况
  • 4.2.2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情况
  • 4.2.3 小结
  • 4.3 滨州市省示范初中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的制定情况
  • 4.4 滨州市省示范初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 4.4.1 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
  • 4.4.2 学生自发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
  • 4.4.3 小结
  • 4.5 制约滨州市省示范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
  • 4.5.1 场地设施
  • 4.5.2 组织管理
  • 4.5.3 安全问题
  • 4.5.4 领导态度
  • 4.5.5 师资问题
  • 4.5.6 学生自身
  • 4.5.7 课外体育活动自身
  • 4.5.8 小结
  • 4.6 推动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思考
  • 4.6.1 领导重视和加大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
  • 4.6.2 继续加强组织管理,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 4.6.3 重视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医务监督
  • 4.6.4 家庭营造健康体育文化,支持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 4.6.5 壮大体育教师队伍,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 4.6.6 学生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克服自己拒练的心理
  • 4.6.7 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化、多样化,迎合学生需求
  • 4.6.8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体育活动为载体 培育幼儿探究品质[J]. 宁夏教育科研 2011(04)
    • [2].让孩子在快乐体育活动中健康成长[J].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 2017(03)
    • [3].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能力的管理学评析[J]. 正德学院学报 2011(02)
    • [4].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体育活动探析[J].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 [5].学生参与双休日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 [6].浅谈农村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原则[J]. 教育革新 2018(11)
    • [7].“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西安市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0(03)
    • [8].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 [9].体育活动对儿童发展认知能力的影响探究[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02)
    • [10].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体育活动开展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2)
    • [11].高职院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5)
    • [12].聊城大学在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3)
    • [13].幼儿园探索型户外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J]. 教育观察 2020(08)
    • [14].我国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创建试点发展状况探讨[J]. 青少年体育 2020(03)
    • [15].民族体育活动的旅游价值分析[J]. 中华武术(研究) 2020(03)
    • [16].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田径 2020(06)
    • [17].福建省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研究——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背景[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8].陕西省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研究[J]. 西部皮革 2020(10)
    • [19].体育社团在中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运用[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13)
    • [20].日本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演变研究——与学科课程关系的视角[J]. 贵州体育科技 2020(01)
    • [21].基于人文向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反思[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0(03)
    • [22].绵阳市第十六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J]. 运动精品 2020(03)
    • [23].试析中日两国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差异[J]. 运动精品 2020(03)
    • [24].我国中学生闲暇体育活动参与的综合影响因素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20(06)
    • [25].职业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发展探析——以廊坊市为例[J]. 河北职业教育 2020(04)
    • [26].我国与欧洲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启示[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0(04)
    • [27].浅析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J]. 田径 2020(09)
    • [28].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29].大学开展体育活动应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育兴趣调查与分析[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30].创意体育 快乐成长——在创造性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社会性应遵循的原则[J]. 教育观察 2018(24)

    标签:;  ;  ;  ;  

    滨州市省示范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