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分析 ——以农产品反倾销为例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分析 ——以农产品反倾销为例

论文摘要

倾销与反倾销问题一向是国际贸易领域容易引发争议的敏感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伴随着国际市场的日益饱和,同时鉴于滥用自由贸易的行为给各国经济造成危害,国际上倾销与反倾销的矛盾之争愈加激烈。在国外对华掀起的反倾销浪潮中,美国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反倾销问题已经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其政治意义恐怕己超过了经济意义。目前美国不但是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也是反倾销立法最完善的国家。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我国的反倾销立法相对滞后,加强对美国反倾销法研究,无论是有效应对美国针对中国产品采取的愈演愈烈的反倾销调查,还是借鉴美国成熟的反倾销立法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抵制外来的大肆倾销,均具有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法律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国际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理论、国际制度理论就美国对华反倾销及其对我国的经济、贸易救济政策影响作全面的法经济学分析,辅之解剖麻雀式的案例分析方法对刚刚结案的美国对华涉案金额最大、最为典型的虾类农产品反倾销一案进行深入细致的法经济学剖析。同时,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整理与研读现有中外文献资料和案例,到出口企业以及反倾销主管部门、有关出口商会进行调查研究的前提下,紧密结合WTO反倾销规则,以美国法律体系为背景,全面阐述和分析美国反倾销法律制度,以此为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指控寻找法律对策。通过美国对华农产品典型案例剖析,深入分析中美农产品贸易状况、农产品反倾销的现状、特殊性原因,对于有效预防和应对国际农产品反倾销,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健康发展,保证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稳健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全文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言,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反倾销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倾销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分析。该章首先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倾销与反倾销的内涵给以界定;然后就学术界对倾销与反倾销的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接下来对本文的研究方法——法经济学分析方法理论给以了介绍;最后运用博弈理论对倾销与反倾销进行了经济分析,为以下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美国反倾销法律规则及其经济分析,分别就美国反倾销立法的历史演变、法律渊源、美国反倾销法与美国其他贸易救济法的关系、美国反倾销法实施机构等立法概况、实体规则、程序规则、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美国的反倾销法近年来的最新发展五个方面对美国反倾销进行了法律分析。美国反倾销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体,实体法包括倾销的确定、损害的确定、倾销与损害的因果关系、反倾销措施、反规避措施等,此部分是美国反倾销法的核心。研究中发现许多文献对公平价值、国内产业、损害等非常重要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有些解释模糊,甚至不准确。在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后,对这些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美国的反倾销工作主要由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主要程序时限均由法律明确规定,只有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诉讼活动才被法律或当局所确认,否则即为无效。结合美国反倾销的最新资料,文章分析了美国的反倾销法近年来的最新发展:2000年10月通过的招致外界强烈批评的美国反倾销新政策——“伯德修正案”以及美国商务部于2005年4月5日公布的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更为不利影响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调查中的单独税率和组合税率的新规定》。同时,从反倾销对美国国内产业、进口商、消费者以及国外出口商、生产商等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损益进行了经济分析。最后,指出了美国反倾销法具有已演变为最重要的贸易保护政策手段、具有极大的不公正性和随意性、美国对反倾销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导致了美国反倾销措施日益扭曲,恶化了国际市场环境,也从根本上损害了自身利益等方面的特点,但它却具有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显示出其注重程序正义的英美法系的传统特色。美国反倾销法的立法宗旨可谓是恢弘大气,声张正义,可是它的实际执行措施和自己的立法宗旨却自相矛盾。第四章美国反倾销立法对中国影响与对策。结合论文第三章美国反倾销的法律分析,就中美反倾销法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我国反倾销法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对策,以达“他山石,可以攻玉”之效。第五章美国非市场经济规则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结合论文第三章美国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的分析,指出它是目前对认定中国出口产品倾销成立影响最大的歧视性规则。但是,通过研究认为,在对待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态度上,我国不应该神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获得美国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同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产品的出口问题,它可能使我国遭受更为严峻的反补贴指控;在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时,我国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为了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以更大的经济代价换取对方的补偿。第六章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在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影响、原因的基础上,分别从企业、行业、政府三方面探索我国应对和防范美国反倾销的对策。认为政府应通过积极的外交途径,将反倾销问题列为双边谈判的重要议题,加深与美国等国的理解与合作,消除其对中国的误解,使其正确认识中国现状,从而改变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同时,建议我国政府部门应针对国外带有歧视性反倾销调查行为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对等歧视的报复措施”,达到以牙还牙之功效。第七章美国在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中的立场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反倾销法与国际多边反倾销规则的相互影响,说明美国反倾销法早于国际反倾销法,并对国际反倾销法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章结合多哈回合部长宣言所确定的反倾销的概念、原则、目标,以及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历程及其谈判各方的主要观点、产生分歧的经济原因。美国特殊利益集团、政治家和选民与美国贸易政策的均衡决策机制决定美国在当前WTO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的立场,从国际制度论、博弈论的角度预测了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结果,指出美国反对反倾销改革的立场会对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对此,提出了中国在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中应当采取的立场以及谈判策略的建议。第八章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针对美国对华的虾类农产品反倾销案分别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进行了案例分析。对本次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的原因、反倾销前的市场背景,反倾销后的市场变化以及对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经济损益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分析,对美国反倾销法的各项决定案件成败的关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法律分析,提出了我国应对农产品反倾销的对策。该章的目的是将前面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理论分析的结论回归到实际农产品反倾销的案例中进行实践检验,探究出农产品倾销与反倾销的特殊性,达到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服务之功效。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以往研究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五、论文的框架结构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倾销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分析
  • 一、倾销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定义
  • 二、学术界对倾销与反倾销行为的观点
  • 三、法经济学分析方法理论
  • 四、倾销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三章 美国反倾销法律规则及其经济分析
  • 一 、美国反倾销立法概况
  • 二、美国反倾销法的实体规则
  • 三、美国反倾销法的程序规则
  • 四、美国反倾销法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
  • 五、美国反倾销法修改的最新进展
  • 六、美国反倾销的经济损益分析
  • 七、美国反倾销法评析
  • 第四章 美国反倾销立法对中国的影响
  • 一、中国反倾销立法概况
  • 二、中美反倾销立法的比较
  • 三、完善中国反倾销立法的对策建议
  • 第五章 美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 一、美国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歧视性政策
  • 二、美国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原因
  • 三、未取得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反倾销应诉的影响
  • 四、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对策建议
  • 第六章 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的影响
  • 一、美国反倾销的总体状况
  • 二、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
  • 三、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影响
  • 四、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 五、防范美国对华反倾销策略的对策建议
  • 第七章 美国在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中的立场对中国的影响
  • 一、美国反倾销法对多边反倾销规则的影响
  • 二、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中美国和其他成员的立场
  • 三、反倾销规则谈判的利益分析
  • 四、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难点分析
  • 五、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展望
  • 六、中国应采取的立场和谈判策略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
  • 一、美国对华虾产品反倾销案情介绍
  • 二、美国对华虾产品反倾销案特点分析
  • 三、美国对华虾产品反倾销案的法律分析
  • 四、美国对华虾产品反倾销案的经济损益分析
  • 五、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外文类
  • 三、互联网网站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暨第四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01)
    • [2].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法经济学高峰论坛会议综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06)
    • [3].第十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20)征文启事[J]. 经济研究 2020(04)
    • [4].“第十七届(2019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征文启事[J]. 经济研究 2019(01)
    • [5].法经济学在欧盟规则影响评价制度中的运用[J]. 兰州学刊 2019(07)
    • [6].法经济学在中国:引入与本土化[J]. 中国经济问题 2019(04)
    • [7].以公平调整效益——法经济学对公平质疑的一种回应[J]. 法制博览 2019(23)
    • [8].第十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18)征文启事[J]. 经济研究 2017(12)
    • [9].“学”与“术”视角下的法经济学研究进路——基于喻中教授《法学方法论》的阐释视角[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8(03)
    • [10].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8(25)
    • [11].中国法经济学发展概览[J]. 山东社会科学 2018(10)
    • [12].环境邻避冲突的法经济学分析[J]. 法制博览 2017(03)
    • [13].关于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三个角度[J]. 当代经济 2017(02)
    • [14].共享单车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15].格式合同的法经济学分析[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16].法律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与理论应用——第十五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J]. 经济研究 2017(07)
    • [17].民间金融正规化治理的法经济学分析[J]. 东南学术 2017(03)
    • [18].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经济学分析[J]. 财政研究 2017(10)
    • [19].限购政策正当性的法经济学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08)
    • [20].行为法经济学理论前沿分析及其现实意义[J]. 学习与探索 2015(12)
    • [21].经济理性与法学逻辑:中国法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视阈——第十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16)综述[J]. 经济研究 2016(07)
    • [22].大学生涉法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05)
    • [23].法经济学的公平价值——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4].第十三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15)征文启事[J]. 经济研究 2015(01)
    • [25].基于经济学家立场和法学家立场的法经济学研究进路[J].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9(01)
    • [26].“第十四届(2016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综述[J].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6(04)
    • [27].论电信诈骗的法经济学分析[J]. 祖国 2017(16)
    • [28].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变化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J]. 民商法争鸣 2016(00)
    • [29].法经济学与中国司法实践——法律人思维的一个脚注[J].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5(01)
    • [30].法学与经济学融合的加深——第十一届法经济学论坛综述[J]. 经济研究 2013(09)

    标签:;  ;  ;  ;  ;  ;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分析 ——以农产品反倾销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