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塑造国家形象的视角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

从塑造国家形象的视角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是“硬实力”的提升并不足以让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得全方位跨越,西方社会对“中国威胁论”、人权问题等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批判仍旧不绝于耳,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受制于“软实力”的“木桶效应”已经凸现。由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的增强,而且日益重视发挥包括了文化、国家形象、社会发展模式等方面的“软实力”的作用。增强“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国扩大国际影响力、拓展国际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而国家形象就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资源,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声誉资本”。作为一种国格魅力,国家形象能够产生一种硬实力难以获得的吸引力,可以通过影响和改变对方的观念和价值取向来获取对方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对中国而言,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极大地推动中国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安全事务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获得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然后目前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并不是很理想,西方媒体的误读和种种“妖魔化”的曲解不仅损害了中国国家形象,而且根本上不利于中国软实力的构建。未来中国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家形象关系到中国国家利益的整体维护和海外利益的拓展,以及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发展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成为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的重要理论依据。不断增强塑造和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国家形象巨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国家战略意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试图从国家形象的视角来切入软实力的构建,通过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来推动中国成功运用软实力,增强中国的国家影响力,树立一个在国际社会上追求和平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论文的框架结构为:第一章是对国家实力和软实力的概述,通过国家实力的定义抽出软实力的概念,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软实力的界定,并说明了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和特点。第二章通过对软实力现状不足的分析,说明构建国家形象魅力对于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性。第三章分析了国家形象的现状并试图找出中国国家形象的目标定位。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国家形象的优势和不足,试图找出西方媒体误读中国国家形象的原因。第五章就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从各个方面和层次提出策略和建议。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家软实力
  • 第一节 国家实力和日益重要的"软实力"
  • 第二节 软实力的概念界定和特征
  • 第三节 软实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 第二章 塑造国家形象是构建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之一
  • 第一节 国家形象——软实力构建的关键要素
  • 第二节 "负面"国家形象——对软实力构建的制约
  • 第三节 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意义
  • 第三章 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分析及目标定位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国家形象的目标定位
  • 第四章 世界主流媒体和外国公众眼中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误读和扭曲
  • 第二节 外国公众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 第三节 中国国家形象被扭曲的原因
  • 第四节 世界主流媒体眼中的上海世博会
  • 第五章 塑造中国国家形象魅力的战略和对策
  • 第一节 鲜明、精准的形象定位
  • 第二节 整合利用媒体资源,掌握话语权
  • 第三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中国国家品牌
  • 第四节 强化政府公关,打造政府官员新形象
  • 第五节 发展公共外交事业,让世界认同中国
  • 第六节 举办大型国际活动,展示中国新形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锐评[J]. 青年教师 2013(03)
    • [2].土耳其媒体涉华报道及中国国家形象分析——以土耳其媒体涉华报道热点为研究对象(2018-2019)[J]. 对外传播 2020(08)
    • [3].2018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J]. 对外传播 2019(11)
    • [4].中国国家形象在日本的提升策略研究[J]. 邢台学院学报 2018(01)
    • [5].电影电视剧的对外传播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分析[J]. 电视指南 2017(10)
    • [6].以新发展理念塑造中国形象[J]. 中国领导科学 2017(01)
    • [7].话语、国家形象与中国崛起——论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塑造[J]. 理论月刊 2017(01)
    • [8].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现实因素分析[J]. 中国报业 2016(22)
    • [9].精思创新 修辞立诚——《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评介[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0].《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序[J]. 共产党员(河北) 2017(01)
    • [11].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核心概念定位研究[J]. 对外传播 2017(04)
    • [12].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研究的拓新之作——评《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基于国家利益的研究视角》[J]. 河北学刊 2017(03)
    • [13].疏通渠道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立体传播[J]. 新闻大学 2017(03)
    • [14].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基于2012—2014年《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的分析[J]. 江淮论坛 2016(06)
    • [15].“一带一路”语境下俄罗斯媒体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分析[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02)
    • [16].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 理论观察 2017(03)
    • [17].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3)
    • [18].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策略分析[J]. 新闻传播 2017(05)
    • [19].新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8)
    • [20].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和执政形象之关系论析——政治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理论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 2017(04)
    • [21].2015年度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J]. 对外传播 2016(09)
    • [22].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道、势、术[J]. 人民论坛 2016(28)
    • [23].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在非洲面临的挑战[J]. 新闻传播 2015(02)
    • [24].墨西哥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5(05)
    • [25].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中国国家形象[J]. 攀登 2015(02)
    • [26].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7].马来西亚主流媒体在南海问题报道上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及其动因分析[J]. 记者观察 2020(06)
    • [28].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片》传播效果研究——以在京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调查为例[J]. 文化与传播 2013(01)
    • [29].中国国家形象[J].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1(02)
    • [30].中国国家形象在来华留学生中传播的问题与对策[J]. 国际公关 2020(05)

    标签:;  ;  ;  ;  

    从塑造国家形象的视角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