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体育精神研究

中华体育精神研究

论文摘要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晶,是引进消化吸收西方文明之后的创新型优秀文化。它位于中国体育文化的核心层,是中国体育的灵魂和精髓。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哲学的理论为依据,以史实史料为素材,以价值观念为切入点,建构中华体育精神的理论体系。研究结论为:1、体育精神是指人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健康快乐、挑战征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2、体育精神主要由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所组成。3、体育精神的价值取向:(1)完整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人的价值;(2)追求自由和真善美的统一;(3)尊重和张扬生命力的乐观态度。4、体育精神的核心是超越。它传达了人类超越自我、追求成功;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价值追求。5、中华体育精神是指中国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快乐健康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6、中华体育精神的主要内容:(1)为祖国荣誉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荣誉与梦想的主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忧患意识。(2)自强不息的英雄主义精神:不怕挫折、不畏牺牲、勇于拼搏、敢于胜利。(3)超越自我的乐观自信精神:自尊自信、超越自我、乐观开朗。(4)规范有序的公平竞争精神:公平竞争、规则意识、求实创新。(5)信任宽容的团队精神:协同意识、尊重独特性与发展差异性、追求共同发展。(6)辩证的实用理性精神:辩证法、实用理性。从思想来源看,中华体育精神既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源于外来文化。7、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1)中华体育精神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2)中华体育精神能优化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并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活力和能力。它增强了中华民族抵抗疾病、适应环境的身体素质,能提高国民抵御风险、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可提升国民迎接挑战、灵活应变的社会素质。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是有活力的民族,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有“自强不息”的能力与“厚德载物”的能力。(3)中华体育精神能冲击和修正国内狭隘民族主义思潮,有益于构建中国开放的现代民族主义。(4)中华体育精神能为国家强盛直接提供明显有效的智力支持。它具体表现为:中华体育精神直接有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中华体育精神能全面提供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中华体育精神直接有利于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华体育精神能直接推动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中华体育精神能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先进理念;中华体育精神能为国防事业直接提供获胜的战斗精神。(5)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具体表现为:中华体育精神是精神动力;中华体育精神是特殊资源;中华体育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中华体育精神十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久生存和兴旺发展。8、中华体育精神有自然属性层、社会功能层、文化意蕴层三个层面的价值实现,分为“人的价值实现”与“精神产品的价值实现”两种形式,价值创造是其价值实现的基础。中华体育精神通过竞技比赛和日常锻炼、媒体传播、社会互动这三种主要途径来实现其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料搜集情况
  • 1.2.2 体育精神的综述
  • 1.2.3 中华民族精神的综述
  • 1.2.4 中华体育精神的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3.1 逻辑思路
  • 1.3.2 出发点和落脚点
  • 1.3.3 时间范围和参照系
  • 1.3.4 研究对象和重难点
  •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理论依据
  • 2 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
  • 2.1 体育精神的概念
  • 2.1.1 体育精神概念的界定
  • 2.1.2 体育精神概念的内涵
  • 2.1.3 体育精神的价值取向
  • 2.1.4 体育精神的价值标准
  • 2.1.5 体育精神的核心
  • 2.2 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
  • 2.2.1 中华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
  • 2.2.2 中华民族精神概念的内涵
  • 2.2.3 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概念的关系
  • 2.3 中华体育精神的概念
  • 2.3.1 中华体育精神概念的界定
  • 2.3.2 中华体育精神概念的内涵
  • 2.3.3 中华体育精神与体育精神概念的关系
  • 2.4 三个重要概念的比较
  • 3 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选择
  • 3.1 中华体育精神价值选择的根据
  • 3.2 中华体育精神价值选择的原则
  • 3.2.1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3.2.2 兼顾与急需的统一
  • 3.2.3 择优与代价的统一
  • 3.3 中华体育精神价值选择的内容
  • 3.3.1 价值目标的选择
  • 3.3.2 价值手段的选择
  • 3.3.3 价值环境的选择
  • 4 中华体育精神的主要内容
  • 4.1 为祖国荣誉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 4.1.1 荣誉与梦想的主题
  • 4.1.2 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4.1.3 忧患意识
  • 4.2 自强不息的英雄主义精神
  • 4.2.1 不怕挫折
  • 4.2.2 不畏牺牲
  • 4.2.3 勇于拼搏
  • 4.2.4 敢于胜利
  • 4.3 超越自我的乐观自信精神
  • 4.3.1 自尊自信
  • 4.3.2 超越自我
  • 4.3.3 乐观开朗
  • 4.4 规范有序的公平竞争精神
  • 4.4.1 公平竞争
  • 4.4.2 规则意识
  • 4.4.3 求实创新
  • 4.5 信任宽容的团队精神
  • 4.5.1 协同意识
  • 4.5.2 尊重独特性与发展差异性
  • 4.5.3 追求共同发展
  • 4.6 辩证的实用理性精神
  • 4.6.1 辩证法
  • 4.6.2 实用理性
  • 5 中华体育精神的思想来源
  • 5.1 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思想来源
  • 5.2 英雄主义精神的主要思想来源
  • 5.3 乐观自信精神的主要思想来源
  • 5.4 公平竞争精神的主要思想来源
  • 5.5 团队精神的主要思想来源
  • 5.6 辩证实用理性精神的主要思想来源
  • 6 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
  • 6.1 中华体育精神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 6.1.1 历史认同
  • 6.1.2 民族认同
  • 6.1.3 国家认同
  • 6.2 中华体育精神有助于构建中国开放的现代民族主义
  • 6.2.1 国内狭隘民族主义
  • 6.2.2 中华体育精神能冲击和修正国内狭隘民族主义
  • 6.2.3 中华体育精神有助于构建中国开放的现代民族主义
  • 6.3 中华体育精神能优化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并展现了其活力和能力
  • 6.3.1 中华体育精神能优化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 6.3.2 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活力与能力
  • 6.4 中华体育精神能为国家强盛直接提供明显有效的智力支持
  • 6.4.1 中华体育精神直接有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
  • 6.4.2 中华体育精神能全面提供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
  • 6.4.3 中华体育精神直接有利于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 6.4.4 中华体育精神能直接推动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
  • 6.4.5 中华体育精神能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先进理念
  • 6.4.6 中华体育精神能为国防事业直接提供获胜的战斗精神
  • 6.5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 6.5.1 中华体育精神是精神动力
  • 6.5.2 中华体育精神是特殊资源
  • 6.5.3 中华体育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
  • 6.5.4 中华体育精神十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久生存和兴旺发展
  • 7 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实现
  • 7.1 中华体育精神价值实现的基础
  • 7.1.1 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创造
  • 7.1.2 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创造是其价值实现的基础
  • 7.2 中华体育精神价值实现的形式
  • 7.2.1 人的价值实现
  • 7.2.2 精神产品的价值实现
  • 7.3 中华体育精神价值实现的层次
  • 7.3.1 中华体育精神的自然属性
  • 7.3.2 中华体育精神的社会功能
  • 7.3.3 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意蕴
  • 7.4 中华体育精神价值实现的途径
  • 7.4.1 竞技比赛和日常锻炼
  • 7.4.2 媒体传播
  • 7.4.3 社会互动
  • 8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学术表达[J]. 出版参考 2019(12)
    • [2].众志成城佑中华[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0(04)
    • [3].中华脊梁[J]. 金融博览 2020(04)
    • [4].中华好河山[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5].保卫武汉 保卫中华[J]. 中国工运 2020(02)
    • [6].追慕汉唐 复兴中华 造福人类[J]. 寻根 2020(02)
    • [7].中华无恙——写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J]. 民主法制建设 2020(02)
    • [8].《天佑中华》[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 [9].中华文明的文明观和文明态度[J]. 红旗文稿 2020(01)
    • [10].唯我中华创奇迹[J]. 戏友 2020(03)
    • [11].天佑中华[J]. 戏剧之家 2020(21)
    • [12].敬天下老人 扬中华美德[J]. 前进论坛 2020(08)
    • [13].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0(04)
    • [14].中华正气满乾坤 读报感赋[J]. 江苏政协 2020(07)
    • [15].中华圣母[J]. 中国天主教 2020(04)
    • [16].中华对角羚[J]. 青海金融 2019(01)
    • [17].论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3)
    • [18].中华书法[J]. 当代音乐 2019(03)
    • [19].大美中华·新疆独库公路[J]. 新疆人大(汉文) 2019(02)
    • [20].大美中华·新疆新源[J]. 新疆人大(汉文) 2019(03)
    • [21].中华在改革中腾飞[J].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9(04)
    • [22].中华谣[J]. 当代音乐 2019(06)
    • [23].万众一心壮中华[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2019(09)
    • [24].中华遥[J]. 北方音乐 2019(19)
    • [25].月度经典版面[J]. 中国报业 2019(19)
    • [26].月度经典版面[J]. 中国报业 2019(20)
    • [27].代蒋作品[J]. 保密工作 2019(09)
    • [28].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对策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8(01)
    • [29].中华新乐章[J]. 音乐生活 2018(05)
    • [30].大美中华[J]. 新疆人大(汉文) 2018(06)

    标签:;  ;  ;  

    中华体育精神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