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进行性心脏传导障碍伴长QT的候选基因突变筛选及初步功能分析

家族性进行性心脏传导障碍伴长QT的候选基因突变筛选及初步功能分析

论文摘要

进行性心脏传导障碍(PCCD)是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约为1%,最初表现为束支阻滞、室内传导障碍、Ⅰ°房室传导阻滞(AVB),最终发展成完全性AVB,引起晕厥或猝死。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种以心电图QT间期(或QTc)延长为特点的心律失常,常常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别是尖端扭转性室速而致晕厥甚至猝死,是健康年轻人猝死的常见原因。PCCD伴LQTS则较少见,仅有少数关于2:1 AVB伴LQTS的报道。心脏钠通道基因SCN5A编码电压门控钠通道,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它的突变会引起心脏传导障碍、LQTS、Brugada综合征等疾病。我们收集了1个PCCD伴LQTS的家系,对SCN5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和突变筛查,旨在发现致病基因的突变或多态位点。对该家系25名成员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做12导联心电图,采集静脉血标本,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SCN5A编码区及相邻内含子序列,直接测序筛选基因突变位点。家系中有6位确诊AVB,至少2位同时存在长QTc;另有1位成员虽无AVB,但QTc临界。通过对该家系成员SCN5A基因的筛查,发现了1个位于Exon20的多态性位点(G→A),碱基的变异造成了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在1193位置精氨酸由谷胺酰胺代替(R1193Q)。家系中6位AVB患者有5位携带R1193Q;3位QTc延长或临界的成员均携带R1193Q。同时我们发现,在281例正常对照组人群中有36例亦存在SCN5AR1193Q,发生率约12%;而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该多态在白种人和日本人中的发生率分别为0.2%和2%。国外电生理研究的结果提示,R1193Q影响钠通道的失活过程,增加对获得性LQTS的易感性,这就迫使我们思考R1193Q在中国人群高达12%的发生率是否会使相当比例的国人增加罹患获得性LQTS的风险,是否需采取某些预防性措施,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收集了128例正常人的资料,测量各自心电图的QT间期及相应的RR间期,计算QTc;同时采集各自的外周静脉血3ml,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SCN5A基因Exon20序列,将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在相应的位置看是否存在R1193Q多态;将128人分成R1193Q携带者和非携带者两组,再按性别分为亚组,比较QTc,并分析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128例正常人(女性51例,男性77例)中,携带者21例,QTc平均值428ms;非携带者107例,QTc平均值417ms。女性携带者7例,QTc平均值444ms;女性非携带者44例,QTc平均值422ms。男性携带者14例,QTc平均值420ms;男性非携带63例,QTc平均值413ms。总体来看,虽然携带者组的QTc在统计学上并未长于非携带者组(p>0.05),但存在延长的趋势;女性携带者组的QTc长于女性非携带者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携带者组的QTc与非携带者组相比亦存在延长的趋势,尽管p>0.05。因此,我们认为多态位点SCN5A R1193Q可能与PCCD伴LQTS相关。这个多态在中国人群的分布约为12%,显著高于白种人和日本人(0.2%-2%)。R1193Q可能更易延长中国女性的QT间期,这也是首次对R11930和QT间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至于是否在整个中国人群中引起LQTS易感性增加,等待着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第一部分 家族性进行性心脏传导障碍伴长QT的候选基因突变筛选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SCN5A基因R1193Q多态的初步功能分析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
  • 附: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进行性心脏传导障碍性疾病分子遗传和基因研究进展[J]. 心电与循环 2020(03)
    • [2].以周期性麻痹为表现的干燥综合症一例[J]. 云南医药 2012(02)

    标签:;  ;  ;  ;  

    家族性进行性心脏传导障碍伴长QT的候选基因突变筛选及初步功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