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媒体素养与培养

领导干部媒体素养与培养

史卫军西安政治学院政工系710068

摘要:“替谁说话”成为网络热词,被网上称为“最牛的一句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水越黑”等类似“雷人”语录而进入舆论风暴中心的新闻人物并不鲜见,期间以官员和公众人物居多。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很多官员面对媒体不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说”,这实际上反映了官员们缺乏媒体素养。

关键词:领导媒体素养培养

一、媒体素养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媒体素养:媒体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利用各种媒体信息为个人工作、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懂媒体、用媒体以及驾驭媒体的能力。

二、适应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提高媒体素养

1.网络时代的媒体传播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时代,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传播活动是由传媒机构发起的点对面的、单向的传播。在这样的传播模式中,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是“灌输——接受”模式,两者之间界限分明,即使有一些互动,也表现得不能尽如人意。这种单一的传播关系,首先表现为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地位不平等。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说,传播什么,如何传播,这是用不着与接受者沟通的,这种传播方式下,传播者处于某种强势地位;而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则正好相反,其地位相对弱势,对于社会信息的接受往往是被动的。同时,在这种传播方式下,传播者与接受者缺乏有效互动,“话语权”与普通民众相去甚远。

但是,以论坛、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传播方式下,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是兼备传播者和接受者两种身份,而且这两种身份始终处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与此相适应,社会信息也不再沿着某一单一方向运动,而是在立体网状结构中多方向流动,不再是以往“一对多”的传播方式,而是“多对多”的传播方式。每个人即是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传播者,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种方式下,传播者与接受者不对应、不平等的关系发生变化,缺少交流的局面也得到改观,形成一种在相互对应、平等关系下的互动交流格局,以往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得到改善,普通人也可能具备足以左右舆论走向的“话语权”。

2.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适应变化,提高媒体素养。近几年,互联网继续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到来,信息发布、获取和传播的方式和效率都已发生巨大变化,它所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思维和社会关系,尤其是由此衍生出来的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前所未有、与日俱增。信息化趋势已不可逆转,主动适应信息化趋势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懂网、用网、驭网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必备的媒体素养。

2011年6月,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媒体素养’体现执政水平”指出,一些地方在媒体应对上仍有诸多不足,忽视媒体、躲避媒体、害怕媒体、滥用媒体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让公众感觉政府对网络事件一味打压封堵,没有正视问题的勇气,更没有解决问题的决心,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严重质疑。2013年3月,山西省委党委、宣传部部长胡苏平在人民日报撰文“官员应有正确的‘网络观’”,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带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主动触网、学网、懂网、用网,既要克服面对网络突发事件时回避、遮掩的“鸵鸟心态”,主动回应网上关切,又要善于运用网络,唱响网上舆论主旋律,营造绿色和谐的网络生态。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媒体素养,才能懂得利用互联网做什么,才能懂得出了舆情怎么办。

三、媒体素养的培养

1.良好的媒体接触习惯。学习提高媒体素养最好的老师是大众媒体本身。领导干部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如果在接触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强化批判接受的意识、整合信息的意识、应用媒体的意识,使得自己日常的媒体接触活动不断地提高效益、效用,并且日积月累地成为习惯,就可以水滴石穿地不断内化为高水准的媒体素养。从反面来说,部分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开阔等素质能力缺陷,大多同接受媒体的层次低、范围小、不得法等不良习惯有关。

媒体素养的自我养成,还应从改善自己的媒体接触习惯开始。在内容上,除了商业性、大众性、娱乐性媒体之外,还应关注时政类、精英类媒体,学会综合分析媒体内容,从中产生学习知识、了解媒体、把握舆情等多方面的效益。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于媒体接触时间的自我管理,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的涌现,使得现在很多人都成为了“低头族”、“拇指族”,无论何时何地都挂在网络上,不是在刷微博,就是在浏览朋友圈,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2.强化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媒体素养,才能在面对来势汹汹的舆情时不惊慌失措,在同媒体打交道时不语出“雷人”。同媒体打交道是有一定的技巧,但其核心不是技巧,而是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如对民众的感情、对责任的忠诚、对权力的谦虚所熔铸的人格魅力,是展示和塑造领导干部良好媒体形象的源头活水,是赢得公众、感召公众的制高点,是同媒体打交道时无往而不利的最坚实基础。开放和开明的胸怀和姿态、对媒体和记者的尊重和坦诚所蕴涵的良好修养,能使领导干部赢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

标签:;  ;  ;  

领导干部媒体素养与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