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结节检出率中的价值

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结节检出率中的价值

(海阳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山东海阳265100)

【摘要】目的:探究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结节检出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接受检查的41例肺部结节病灶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GE64排CT机,重建使用肺窗,对重建图像作多平面各向同性三维重建,对图像予以动态三维评估,分析评估结果。结果:采用各向同性技术建作的5mm以下肺部结节检出数量明显多于常规轴位,尤其是直径小于2mm的小结节(P<0.05)。结论:采用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有效检出肺部结节病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肺结节;检出率;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090-02

肺结节为多种肺部疾病中常见的一种CT表现,在肿瘤转移、结核卫星灶、炎性结节等病变中较为常见。在肺部结节病变检查中,CT为常见的一种检测形式。在肺结节检出中,利用64多层螺旋CT主要是使用多排螺旋CT的二维、三维分析软件,对肺小结节进行分析,并利用多平面MPR重建技术,来对疑似肺结节的病灶予以有效性分析,并对其进行MPR动态观察,在观察中与肺血管纹理区分开来,进而提升肺小结节的诊断精准性。本文主要研究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结节检出率中的价值,并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所选取的41例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检查的肺部结节病灶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在38~81岁之间,平均年龄(63.8±3.26)岁;肺癌11例,乳腺癌8例,胃癌13例,肾癌7例,肝癌2例,所有患者均为肺部转移瘤病。

1.2方法

利用GE64排CT机进行检查,其中,扫描参数设置为120kV,mAsze则依据患者的体重智能进行调节,层厚为10mm;准直为0.5mm×64mm,SFOV在350~430mm范围内,利用适当的窗宽、窗位予以重建。针对重建图像需作多平面各向同性三维重建,且重建的间隔应为0.8mm,而重建层厚为1.0mm。而图像分析主要由2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师于Toshiba诊断工作台,运用3D软件进行图像的动态三维评估,并测量分析肺结节数量,按照结节直径大于2.0mm、5.0mm、10.0mm分组统计检出数量。

1.4数据统计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本次数据,计量资料表示用“x-±s”,计数资料用中位数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在41例研究对象中,采用常规轴位检查,共检出肺结节386个,其中,≤2.0mm的有37个,≤5.0mm的有108个,≤10.0mm的有241个。而采用各向等性共检出肺结节共487个,其中≤2.0mm的有93个,≤5.0mm的有159个,≤10.0mm的有235个。两者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结节在影像学上主要有肺内圆形不透光影,最大直径不超过30cm,至少有中等明确边缘等特征,因此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难点。同时,肺结节还存在良性与恶性之分,其中,良性肺结节一般为肉芽肿、肺内淋巴结、错构瘤和等,而恶性肺结节则通常为支气管肺癌。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层螺旋CT通过选定相应的扫描视野及扫描层厚,并进行重建层厚的匹配,来获得立方体的像素,再由各向等性体素重建出任意的平面,等同于轴位图像质量的图像,让患者无需承受大剂量照射便能够有效检出肺部结节。重建技术应用在肺部小结节病变诊断中,能够有效鉴别假性结节,进而提升2cm以下的结节病变检出精准性。利用动态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有效区分肺部纹理与肺结节。由于肺小血管在MPR各方向的移动过程中,会呈现出连续性特征,在通过一定角度的观察中,当肺纹理与相应角度平行时,在MPR上会显示出呈索条状。而肺结节在各个方向移动上缺乏连续性。因此,利用该种技术能够与肺纹理有效区别开来。

多平面重建图像的质量,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重建间隔、准直数值、重建层厚、扫描螺距、层面选择、窗宽、窗位等等。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利用同一参数扫描与重建参数,因此数据结果具有可比性。

由于肺内结节跟血管的位置关系,会对检出率产生影响,而肺结节检出率提高除了跟扫描的参数有关以外,动态多平面的各向等性也能够更好的显示出结节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与肺部周围的结构区分开来。在本次研究中,采用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各向等性体素重建,对患者进行常规CT扫描之后,无需再进行任何方式的检查,或是让患者承受较大剂量的X线照射,而是运用多排螺旋CT的的三维软件处理技术,便能够达到相当于1.5mm层厚的扫描图像结果,因此,针对直径≤2.0mm的结节检出率,明显要高于常规轴位检查。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直径为5.0mm的小结节病变检出率。

多平面各向等性体素重建技术,针对结节的真假性鉴别同样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由于在临近血管、胸膜处、支气管病变,以及结核钙化灶易构成小结节的假象,而利用各向等性体素重建技术便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结节的密度、边缘特征、形态以及跟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以便实现全方位、多平面的观察,进而大大提升了肺部小结节的诊断精准性。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采用各向等性共检出肺结节数量,明显要大于常规轴位检查,尤其是≤5mm的结节,及≤2mm的小结节,其检出率更是显著,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内结节位置影像的检出中,肺野内带结节的检出率明显要低于肺野外带。

综上所述,在肺结节检出中,利用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检出精准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史华莉,孙琼芳.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08(05):922-926.

[2]王霞,孙琼芳.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征象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4,25(14):2105-2108.

[3]王华斌,谢飞.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2):2141-2144.

[4]黄毅华.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肺部弥漫性病变的系统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0):65-67.

[5]张松山,张汉松.CT多平面重建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07):43-45.

[6]吕英刚,暴军辉.多层螺旋CT多种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肺内磨玻璃结节的早期定性诊断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34(11):853-857.

标签:;  ;  ;  

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结节检出率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