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袋式工厂化周年栽培若干工艺参数的优化

杏鲍菇袋式工厂化周年栽培若干工艺参数的优化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杏鲍菇袋式工厂化周年栽培模式中的部分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实验,获得大量第一手数据,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在国内现有的栽培条件和环境下,杏鲍菇袋式工厂化周年栽培的优化条件。1.杏鲍菇袋式栽培培养基配方的优化使用混料设计原理,对以棉籽壳、玉米芯、木屑、麸皮四种主原料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发现适当提高麸皮的含量有助于提高杏鲍菇的单产。实验用极端顶点设计得出杏鲍菇的产量与配方的回归方程、周期与配方的回归方程。高产最优配方:棉籽壳30.7%、木屑22.8%、玉米芯10.5%、麸皮29%,产量可以达到328.57g。2.杏鲍菇袋式栽培培养基含水量的优化培养基含水量对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经实验,以棉籽壳、玉米芯、木屑、麸皮为主原料的情况下,含水量宜控制在66%左右,在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平均单位栽培包产量可达285g以上,生物学效率可达68%左右。3.杏鲍菇袋式栽培培养基PH值的优化培养料PH值的高低直接影响食用菌菌丝细胞的新陈代谢和整个生活史的完成。经实验,杏鲍菇栽培在以棉籽壳、木屑、玉米芯、麸皮等为主原料的情况下,培养基PH值控制在6.5最为适合。周期最短为56天,产量高达295g。4.杏鲍菇袋式栽培栽培袋规格与装料量的优化通过装袋规格与装料量的袋栽试验,得出在以采收一潮菇为主的试验中,装料量在1100~1200g最合适,栽培袋口径也以17、17.5厘米的较合适,管理得当的情况下生物学效率可维持在69%左右,同时整个周期在58天即可采收结束。5.杏鲍菇袋式栽培不同培养时间的优化不同的培养时间对杏鲍菇菌丝的生长以及出菇产量、质量、时间、整齐度等都有重要的差异。经实验,培养时间在38-43天之间,即菌丝长满袋后经过10-15天的后熟期,产量高达290-300g之间,菇形也漂亮,完全符合商品菇的要求。整个生长周期也是最短为57-61天。6.杏鲍菇袋式栽培不同出菇方式的比较优化同样的栽培管理情况下,正常开口出菇法产量偏低,但是同比搔菌法而言技术要求不高、污染率相对低,且菌丝扭结很快,出菇采收时间最短。另外,从工艺操作的简便实用性来看,正常开口出菇法省去了搔菌与扎口操作的繁琐费力,更加简单快捷,省时省力,实用性更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杏鲍菇的分类地位与生态习性及分布
  • 1.2 杏鲍菇的营养及食、药用价值
  • 1.3 国内外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状况
  • 1.4 杏鲍菇主要栽培工艺的比较
  • 1.4.1 瓶栽工艺
  • 1.4.2 袋栽工艺
  • 1.5 杏鲍菇袋式工厂化栽培关键工艺的研究现状
  • 1.5.1 培养基的研究
  • 1.5.1.1 碳源的研究
  • 1.5.1.2 氮源的研究
  • 1.5.1.3 碳氮比的研究
  • 1.5.1.4 培养基配方的研究
  • 1.5.2 培养基含水量的研究
  • 1.5.3 培养基PH值的研究
  • 1.5.4 栽培袋规格与装料量的研究
  • 1.5.5 不同培养时间的研究
  • 1.5.6 不同出菇方式的研究
  • 1.6 存在的问题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杏鲍菇袋式栽培培养基配方优化试验
  • 2.1 配方方案的提出
  • 2.2 采用混料设计的依据
  •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1 材料
  • 2.3.2 方法与步骤
  • 2.3.2.1 确定各成分的上、下限
  • 2.3.2.2 通过极端顶点设计确定具体配料并设计表格
  • 2.3.2.3 实验的实施
  • 2.4 实验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各配方栽培杏鲍菇的单产
  • 2.5.2 各配方栽培杏鲍菇的周期
  • 2.5.3 杏鲍菇产量和生长周期与配方的回归方程
  • 2.6 讨论
  • 第三章 杏鲍菇袋式栽培培养基含水量的优化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2.1 实验设计
  • 3.1.2.2 实施
  • 3.2 含水量的控制与测定
  • 3.3 实验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杏鲍菇袋式栽培培养基PH值的优化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2.1 试验设计
  • 4.1.2.2 实施
  • 4.2 PH的控制与测定
  • 4.3 试验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讨论
  • 第五章 杏鲍菇袋式栽培栽培袋规格与装料量的优化试验
  • 5.1 课题的提出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2.2.1 试验设计
  • 5.2.2.2 栽培与管理
  • 5.2.3 数据收集与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栽培袋口径、装料量与产量的关系
  • 5.3.2 栽培袋口径、装料量与生物学效率的关系
  • 5.3.3 栽培袋口径、装料量与周期的关系
  • 第六章 杏鲍菇袋式栽培不同培养时间的优化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1.2.1 试验设计
  • 6.1.2.2 实施
  • 6.2 试验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杏鲍菇袋式栽培不同出菇方式的比较优化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1.2.1 试验设计
  • 7.1.2.2 实施
  • 7.2 试验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4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
  • 8.1 杏鲍菇袋式栽培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 8.2 杏鲍菇袋式栽培培养基含水量的优化
  • 8.3 杏鲍菇袋式栽培培养基PH值的优化
  • 8.4 杏鲍菇袋式栽培栽培袋规格与装料量的优化
  • 8.5 杏鲍菇袋式栽培不同培养时间的优化
  • 8.6 杏鲍菇袋式栽培不同出菇方式的比较优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杏鲍菇袋式工厂化周年栽培若干工艺参数的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