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微博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自第一个twitter诞生以来,国外的微博网站便快速地发展起来,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方式给互联网业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2009年,作为中国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率先推出了微博业务。自此,微博在中国以火热的势头蔓延,不仅给互联网界带来了新的改变,而且对社会各界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微博因其信息发布的便捷性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同时也为草根阶层的自我表达增添了一种更为快捷的方式。微博给大众提供了认知社会、监督社会和参与社会建设的渠道,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自由的发表属于自己的声音,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促进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本文在梳理微博的概念、特点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微博在中国快速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改变以及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微博在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中所具有的正负功能。作为当前社会中一种最为流行的传播工具,微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进入门槛低,其140字的内容限制降低了对使用者文字能力的要求,每个用户都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我;微博传播的实时性和便捷性,让用户可以随时发表信息,并实现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同步性;微博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信息快速分裂,病毒式传播;微博传播的草根性,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基于这些特点,微博的信息发布和扩散就能够产生一种公众围观和社会监督的作用,从侧面促进社会民主建设。本文在第三章接着分析了中国民主化进程的特点及微博促进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表现:微博成为大众监督社会公共管理事务的渠道、被侵权者维权路上的武器,培养了公民的民主意识。为了使微博更有效地促进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本文第四章分析了微博在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正负功能:微博促进了官民平等互动,推动了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及政府执政模式的创新,开启了政治非精英化的先例;同时,微博在促进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负功能:微博拉大了网民与非网民的差距,不利于公民平等参与;微博上存在着失真的信息可能会恶意地煽动民众的情绪,导致非理性的情绪性民主的产生,从而影响决策者进行理性的决策,阻碍社会的公平和降低社会效率,影响民主的真正实现。针对微博的负功能,第五章提出了应对措施: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微博舆情的引导与监管;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经济水平;实行微博实名制。有参与就有民主,有发展就会有进步,微博的发展是信息时代社会进步的表现,更是社会民主化程度提升的反映。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微博对社会的改变也是潜移默化中发生的;同时,微博所形成的社会监督,反过来促进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民主化的步伐是不断前进的,相信通过合理引导和健康发展,微博将会成为一种监督社会、改变社会的有力工具,成为促进社会化民主进程的奠基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其结构
  • 1.5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微博
  • 2.1.2 民主
  • 2.1.3 民主化
  • 2.1.4 民主化进程
  • 2.2 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理论基础
  • 2.3.1 功能主义理论
  • 2.3.2 民主理论介绍
  • 3 微博与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分析
  • 3.1 微博的特点
  • 3.1.1 进入门槛低
  • 3.1.2 微博传播的便捷性和实时性
  • 3.1.3 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 3.1.4 微博平台的草根性
  • 3.2 微博带来的改变
  • 3.2.1 更平等的交流与互动
  • 3.2.2 个性化的信息定制
  • 3.3 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
  • 3.3.1 近代中国民主化探索
  • 3.3.2 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特点
  • 3.4 微博影响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表现
  • 3.4.1 微博监督:“关注”汇聚成为一种力量
  • 3.4.2 微博维权:“弱者的武器”
  • 3.4.3 微博互动:民主意识的“沃土”
  • 4 微博在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功能分析
  • 4.1 微博在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正功能
  • 4.1.1 微博促进官民平等互动
  • 4.1.2 微博推动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 4.1.3 微博成为政治非精英化的开端
  • 4.1.4 政务微博推动政府执政模式的创新
  • 4.2 微博在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负功能
  • 4.2.1 存在着影响社会公平的非理性因素
  • 4.2.2 拉大网民与非网民的距离
  • 4.2.3 可能导致虚假民主
  • 5 规避微博负功能的建议
  • 5.1 媒体与监管部门加强对微博舆情的引导与监管
  • 5.2 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5.3 实行微博实名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机器人新闻的现状[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02)
    • [2].信息传播方式创新驱动社会发展[J]. 质量探索 2016(03)
    • [3].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式转变研究[J]. 中华少年 2020(09)
    • [4].语文课堂的“小插曲”[J]. 江西教育 2016(30)
    • [5].基于微时代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 知识文库 2016(24)
    • [6].从受众的认知角度看体验营销对品牌传播的启示[J]. 参花(下) 2017(07)
    • [7].蒙古族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及其文化内涵[J]. 新闻论坛 2020(03)
    • [8].西藏媒体的融合发展探索[J]. 青年记者 2017(26)
    • [9].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研究解析[J]. 环球首映 2019(07)
    • [10].Web2.0对信息传播影响探析[J]. 成功(教育) 2008(10)
    • [11].传播技术视角下西藏信息传播方式的演进[J]. 新闻记者 2012(07)
    • [12].论西藏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变迁[J]. 新闻界 2012(14)
    • [13].西藏地区信息传播方式研究的意义[J]. 兰州学刊 2009(01)
    • [14].信息传播方式对预期的影响研究[J]. 心理研究 2008(04)
    • [15].新媒体形势下报社编辑增强读者意识的问题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4)
    • [16].“微平台”对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接收习惯带来的深刻影响[J]. 科技传播 2015(01)
    • [17].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息传播方式的途径——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女“村官”为例[J]. 新闻与写作 2013(11)
    • [18].播客技术与图书馆服务[J]. 群文天地 2012(13)
    • [19].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的比较[J]. 商场现代化 2008(31)
    • [20].新媒体对气象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17)
    • [21].免费午餐微博公益传播的效果分析[J]. 新闻传播 2017(05)
    • [22].媒体融合发展探析[J]. 记者观察 2019(27)
    • [23].识天下,织“微博”[J]. 晚晴 2011(09)
    • [24].文化副刊的理念:可读、耐读与必读[J]. 粤海风 2011(02)
    • [25].网络时代农业信息传播方式的新特征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08)
    • [26].试论旅游业的创新[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2)
    • [27].网络中的社会行为(三)——信息的人际传播(下)之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J]. 互联网周刊 2010(03)
    • [28].关于藏族民间信息传播方式的基本架构[J]. 兰州学刊 2009(01)
    • [29].改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息传播方式的途径[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01)
    • [30].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的思考[J]. 西部广播电视 2015(18)

    标签:;  ;  ;  ;  

    微博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