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复合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合成及应用研究

有机/无机复合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合成及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β—萘磺酸是重要的染料中间体。伴随着p—萘磺酸的生产,产生了大量含磺酸基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的废水。离子交换与吸附作为一种有效的化学分离方法,具有优越的分离选择性和很高的浓缩倍数,操作方便,效果突出。采用化学沉淀法对大孔弱碱性阴离子树脂D301R进行水合氧化铁复合反应,并对水合氧化铁负载的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HFO-D301R进行表征。采用水合氧化铁复合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β—萘磺酸混合废水,并对该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各种不同因素影响下水合氧化铁复合树脂HFO-D301R对β—萘磺酸废水交换吸附进行热力学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时间、温度、pH值、盐含量等对该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离子交换树脂对β—萘磺酸废水的吸附平衡时间为5h;该交换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温度越高树脂吸附交换量越低,低温有利于树脂吸附交换反应的进行;pH=4有利于交换吸附的进行;含盐量对该过程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废水中大量的Cl-、SO42-和SO32-离子的竞争交换作用。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溶液的β—萘磺酸的浓度升高,表明pH值过高不利于交换吸附反应。除了上述静态因素,考察了动态因素对交换吸附的影响。流速低时,处理效果较好,随着流速的增加,穿透时间提前,并且穿透曲线的形状趋于平坦,完全穿透时间延长。当含浓度加倍时,穿透时间大大提前。并且在流速以2BV/h时作了β-萘磺酸混合酸废水穿透曲线。以β—萘磺酸为代表物研究其在HFO-D301R树脂上的吸附交换过程。分别应用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等温平衡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发现Freundlich模型能更准确反映该交换吸附过程。以Van’t Hoff方程、Gibbs方程和Gibbs-Helmholtz方程描述该交换吸附过程,获得了不同温度时HFO-D301R吸附交换β—萘磺酸的标准自由能变以及不同交换吸附量下的交换吸附焓变,从理论上证明了该交换吸附过程是放热过程。β—萘磺酸在HFO-D301R树脂上的静态交换吸附显示了良好的动力学特征。对动态交换吸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其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进一步研究测定交换率(F)与时间(t)的关系,发现实验数据按“[1-3(1-F)2/3+2(1-F)]-t”标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4769,说明该过程为颗粒扩散控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本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B-萘磺酸概述
  • 1.2.1 β-萘磺酸的性质
  • 1.2.2 制备方法与用途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现有的处理方法及分析
  • 1.3.2 萘磺酸处理方法及分析
  • 1.3.3 萘磺酸/硫酸/亚硫酸混合酸分离技术的提出
  • 1.4 树脂的性质
  • 1.4.1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类型
  • 1.4.2 离子交换树脂基体的组成
  • 1.4.3 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结构
  • 1.4.4 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
  • 1.4.5 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选择性
  • 1.4.6 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性质
  • 1.4.7 离子交换树脂的品种
  • 1.4.8 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 第二章 有机/无机复合大孔弱碱性阴离子树脂的合成
  • 2.1 复合树脂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合成试验
  •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2 试验方法
  • 2.2.3 化学沉淀法合成
  • 2.2.4 上柱淋洗法
  • 2.2.5 两种合成的方法的比较
  • 2.3 对复合树脂的表征
  • 2.3.1 红外表征
  • 2.3.2 扫描电镜
  • 2.4 复合树脂上的铁含量的测定
  • 2.4.1 试剂与仪器
  • 2.4.2 处理过程
  • 2.4.3 计算复合树脂中铁的含量
  • 2.4.4 氧化铜复合树脂上的铜含量的测定
  • 2.4.5 寿命试验
  • 2.4.6 小结
  • 2.5 对复合树脂的评价
  • 2.5.1 试剂与仪器
  • 2.5.2 温度对复合树脂交换吸附的影响
  • 2.5.3 氯化钠对复合树脂交换吸附的影响
  • 2.5.4 硫酸钠对复合树脂交换吸附的影响
  • 2.5.5 PH值对复合树脂交换吸附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组分、多组分静态交换吸附平衡实验
  • 3.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药品
  • 3.1.3 液相色谱条件
  • 3.2 树脂的预处理和溶液配制
  • 3.2.1 树脂的预处理
  • 3.2.2 溶液配制与测定方法
  • 3.3 单组分静态交换吸附平衡实验
  • 3.3.1 不同的溶液起始质量浓度对交换吸附量的影响
  • 3.3.2 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3.4 双组分静态交换吸附平衡实验
  • 3.4.1 盐酸和β—萘磺酸共混液的交换吸附平衡实验
  • 3.4.2 硫酸和β—萘磺酸共混液的交换吸附平衡实验
  • 3.4.3 硫酸和β—萘磺酸共混液的交换吸附平衡实验
  • 3.5 多组分静态交换吸附平衡实验
  • 3.5.1 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3.5.2 不同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
  • 3.6 热力学计算
  • 3.6.1 热力学平衡常数
  • 3.6.2 平衡关系表达式
  • 3.6.3 等温吸附模型和树脂的等温吸附行为
  • 3.6.4 吸附自由能变化和吸附烩变的计算
  • 3.7 离子交换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 3.7.1 吸附交换动力学模型
  • 3.7.2 数据拟合
  • 3.7.3 控制机理模型和判断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交换过程的穿透曲线
  • 4.1 引言
  • 4.1.1 穿透曲线
  • 4.1.2 影响穿透曲线的因素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萘磺酸的分析方法
  • 4.4 动态交换吸附实验
  • 4.4.1 树脂的预处理
  • 4.4.2 实验方法
  • 4.4.3 动态交换吸附装置
  • 4.5 穿透曲线
  • 4.5.1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4.5.2 初始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4.5.3 混合酸废水的穿透曲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试工艺设想
  • 5.1 中试工艺设想
  • 5.2 中试设备工艺流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双甘膦的吸附特性[J]. 化工进展 2009(S2)
    • [2].磁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工艺去除水中双氯芬酸钠的特性[J]. 净水技术 2017(05)
    • [3].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分离莽草酸的研究[J]. 中药材 2008(07)
    • [4].布洛芬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负载及其缓释[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2(01)
    • [5].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电子级过氧化氢制备过程中的应用[J]. 浙江化工 2016(10)
    • [6].火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阴离子交换树脂污染和复苏[J]. 化工管理 2015(31)
    • [7].青梅酒降酸的阴离子交换树脂选择及动力学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9(06)
    • [8].阴离子交换树脂对Streptomyces roseosporus发酵液中达托霉素的分离纯化研究[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04)
    • [9].利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脱脂米糠中制取植酸的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0(04)
    • [10].多孔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血浆吸附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8(01)
    • [11].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吸附六价铬性能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8)
    • [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9(18)
    • [13].阴离子交换树脂有机物中毒有什么典型症状?[J]. 工业水处理 2015(08)
    • [14].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受热溶出物的试验研究[J]. 河北电力技术 2013(04)
    • [15].模拟放射性废树脂与纯树脂裂解行为对比研究[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19(02)
    • [16].大孔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定石油磺酸盐含量[J]. 精细石油化工 2011(02)
    • [17].AGMP-1阴离子交换树脂元素分离方法再研究[J]. 矿物学报 2009(S1)
    • [18].阴离子交换树脂床“钠离子放大”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J]. 当代化工 2014(09)
    • [19].船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耐温性能测定方法探讨[J]. 净水技术 2009(06)
    • [20].耐高温聚苯乙烯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3(11)
    • [21].D_(206)阴离子交换树脂微柱富集光度法测定湖水中痕量铬(Ⅵ)[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0(11)
    • [22].新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Cr(Ⅵ)的吸附性能[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10)
    • [23].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及其对铼离子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5(02)
    • [24].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从血浆中分离凝血酶原复合物[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05)
    • [25].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于废水中锑吸附效果的研究[J]. 塑料科技 2020(07)
    • [26].为什么阴离子交换树脂容易变质?[J]. 工业水处理 2013(08)
    • [27].D318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植酸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研究[J]. 粮油加工 2009(08)
    • [28].用AGMP-1M阴离子交换树脂直接分离Zn的实验方法改进[J]. 地球与环境 2013(05)
    • [29].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青霉素中的杂质[J]. 河北化工 2011(05)
    • [30].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酸性含铀浸出液中铀的吸附机理[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标签:;  ;  ;  ;  ;  

    有机/无机复合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合成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