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小说论争研究

“十七年”小说论争研究

论文摘要

“十七年”时期“小说论争”与“政治”的“暖昧”使任何忽略“政治”对文学渗透的研究都显得“单薄”。但“政治”在“十七年”究竟有何所指或者说它的时期特征表现在什么方面?它如何影响当时的“论争”并参与文学秩序的建构?其中是否有阶段性的妥协?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认为“十七年”的“小说论争”需要一种“互文性”的开放式研究:即既要深入到“论争”文本复杂的内部世界,注意它的情感性、审美性和多义性,又必须跳出文本,开放式地将它回放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辨析。这样才可能使我们的研究少一点随意性,多一点历史质感和实感。本文便以“十七年”时期的“小说论争”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考察与“关键词”勾勒,以“政治文化”为切入点,深入“历史的腹地”,力图呈现“论争”的“过程”与“细节”,进而挖掘其生成动力及知识者(作家与批评者)面对“民族国家”的“想象”及其“差异性”,以此来凸显十七年“小说论争”的“艰难”与“纯粹”。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概念"与"口号"的梳理与辨析
  • 二、文本"复杂性"问题研究
  • 三、"周边文化网络"研究
  • 四、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考察
  • 第一章 论争的"周边"
  • 第一节 "冷战"的焦虑与建立新文学秩序的紧迫感
  • 第二节 特殊的"中介"
  •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当代性"
  • 第二章 论争的具体展开形态
  • 第一节 有"论"无"争"——"批判式"推进中的"萧也牧创作倾向"
  • 第二节 "干预"潮流——以《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讨论为例
  • 第三节 优势题材也要谨慎——关于《青春之歌》的讨论
  • 第四节 "调整出来的争鸣——关于《达吉和她的父亲》的讨论
  • 第三章 贯穿论争的关键词
  • 第一节 "真实"
  • 第二节 "人性"、"人情"及"人民"
  • 第三节 "典型"
  • 第四章 论争的生成动力
  • 第一节 创作主体叙事的"非正当性"
  • 第二节 论争者的价值期待与身份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十七年”小说论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