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酒发酵工艺研究及新产品开发

稠酒发酵工艺研究及新产品开发

论文摘要

稠酒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特色低度酒。它是以糯米为原料,经浸米、蒸米、糖化、发酵等工序酿制而成,富含葡萄糖、麦芽糖、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多糖等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滋补健身的佳品。稠酒传统酿酒技术多属经验型,没有统一标准,酒的质量参差不齐,产品性能不稳,不易大规模生产。本文在传统稠酒酿制的基础上,对稠酒的工业化液化条件、糖化条件、发酵工艺、稳定剂的使用及杀菌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并对稠酒新产品开发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如下结果:1.通过试验确定以α-淀粉酶作为液化稠酒酒胚的液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液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为糯米干重的1.0%,液化温度为40℃,液化时间为120min。2.以β-淀粉酶作为糖化酶糖化稠酒酒胚,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糖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为糯米干重的0.5%(mL/100g),糖化温度30℃,糖化时间为24h。3.采用L9 (34)正交试验确定稠酒发酵剂的组成配比,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确定复合发酵剂最优配比为:0.4%安琪甜酒曲+ 0.05%黄酒酵母+ 0.1%葡萄酒酵母(按糯米原料干重的质量百分比计)。4.采用L9 (34)正交试验确定稠酒最优发酵工艺:在蒸熟放凉的糯米中加水1倍,经液化、糖化后,拌入复合发酵剂发酵,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72h(三天),复合发酵剂的加量比为甜酒曲0.64%、黄酒酵母0.04%、葡萄酒酵母0.08%(按糯米原料干重的质量百分比计)。5.采取蛋白酶稳定剂复合的方法,增加混浊型稠酒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稳定方法为: 10ml/kL木瓜蛋白酶在pH 4.6、60°C下水解3h后,添加1.2%的黄原胶,在75℃~80℃杀菌30-40 min。按此工艺生产,混浊型稠酒的稳定性可以保持150天以上。6.澄清型稠酒的最佳澄清与稳定方法为: 5℃冷处理24h—36h后,取上清液,添加0.04%的黄原胶,在80℃~85℃之间杀菌30min-40min。按此工艺生产,澄清稠酒的稳定性可以保持200天以上。7.以澄清型稠酒为基料,以料水比为1﹕30,75℃回流2h分别制备荷叶、竹叶和芦苇液的提取液为辅料,进行勾兑调配,研制出三种稠酒清凉饮料。其最佳配比分别为:荷叶稠酒清凉饮料:按照体积比为54﹕30﹕15﹕1将澄清型稠酒、荷叶提取液、40%蜂蜜溶液和1.0%柠檬酸溶液混合,然后在75℃杀菌30min。竹叶稠酒清凉饮料:按照体积比为51.5﹕32.5﹕15﹕1将澄清型稠酒、竹叶提取液、40%蜂蜜溶液和1.0%柠檬酸溶液混合,然后在75℃杀菌30min。芦苇叶稠酒清凉饮料:按照体积比为45.8﹕35﹕18﹕1.2将澄清型稠酒、芦苇叶提取液、40%蜂蜜溶液和1.0%柠檬酸溶液混合,然后在75℃杀菌30min。8.结合传统桂花处理方法,研究桂花稠酒的生产工艺。试验结果为:桂花糖渍后,按6.25%加入混浊型稠酒,75℃回流提取2.5h,通过无菌过滤器粗滤后直接无菌灌装。9.将茶饮料与澄清型稠酒结合,研究红茶稠酒的最佳制作工艺。试验结果为:红茶按0.8%加入澄清型稠酒,80℃回流提取30min,通过无菌过滤器过滤后直接无菌灌装。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稻米的分类及其化学特性
  • 1.1.1 稻米品种的分类
  • 1.1.2 不同品种稻米的化学成分分析
  • 1.1.3 不同品种稻米的淀粉组成
  • 1.1.4 糯米的药用价值
  • 1.2 糯米稠酒
  • 1.2.1 糯米稠酒简介
  • 1.2.2 糯米稠酒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 1.2.3 糯米稠酒生产操作要点
  • 1.3 主要酶类及微生物
  • 1.3.1 α-淀粉酶
  • 1.3.2 β-淀粉酶
  • 1.3.3 根霉菌
  • 1.3.4 酵母菌
  • 1.4 辅料介绍
  • 1.4.1 芦苇叶
  • 1.4.2 荷叶
  • 1.4.3 竹叶
  • 1.4.4 桂花
  • 1.4.5 红茶
  • 1.5 稠酒的澄清与稳定性研究概况
  • 1.5.1 稠酒产生沉淀的原因
  • 1.5.2 稠酒的澄清
  • 1.5.3 稠酒的稳定性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及预达到的目的
  • 第二章 稠酒液化、糖化工艺的优化试验
  • 2.1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分析检测项目及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稠酒最佳液化条件试验
  • 2.2.2 糖化酶最佳糖化条件的选择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发酵剂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方法
  • 3.1.3 分析检测项目及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优质种曲的选择
  • 3.2.2 复合发酵剂单因素试验
  • 3.2.3 复合酵母正交试验
  • 3.3 小结
  • 第四章 稠酒发酵工艺优化试验
  • 4.1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分析检测项目及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单因素试验
  • 4.2.2 发酵液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和酒精度的动态变化
  • 4.2.3 稠酒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
  • 4.2.4 验证试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稠酒稳定性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混浊型稠酒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2 澄清型稠酒的稳定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5.3.1 浑浊型稠酒稳定性
  • 5.3.2 澄清型稠酒稳定性
  • 第六章 稠酒系列产品开发研究
  • 6.1 清凉稠酒饮料的工艺研究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清凉稠酒饮料制备方法
  • 6.1.3 产品的感官评价方法
  • 6.1.4 结果与分析
  • 6.2 桂花稠酒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桂花稠酒的感官评分标准
  • 6.2.4 结果与分析
  • 6.3 红茶稠酒饮料
  • 6.3.1 试验材料
  • 6.3.2 试验方法
  • 6.3.3 红茶稠酒饮料感官评分标准
  • 6.3.4 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讨论
  • 7.4 进一步的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甜酒曲对甜酒酿品质和滋味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6(12)
    • [2].传统桂林甜酒曲中酵母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J]. 食品工业 2017(01)
    • [3].糯米甜酒曲根霉的筛选及强化曲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7(09)
    • [4].甜酒曲简易制作法[J]. 农村新技术 2010(06)
    • [5].大米生料浅盘甜酒曲生产工艺总结[J]. 酿酒科技 2014(12)
    • [6].甜酒曲的制作方法[J]. 生意通 2010(01)
    • [7].自制甜酒曲技术[J]. 农家科技 2010(03)
    • [8].浓缩甜酒曲降解壳聚糖的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9].甜酒曲的开发与研究进展[J]. 山东食品发酵 2012(02)
    • [10].我有一些朋友,他们爱吃馒头[J]. 花样盛年 2015(12)
    • [11].关于馒头的妙不可言[J].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2016(02)
    • [12].甜酒曲的制作方法[J]. 农村百事通 2013(21)
    • [13].不同甜酒曲对米酒及米酒馒头品质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9(04)
    • [14].红曲甜米酒的研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4)
    • [15].甜酒曲主要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中草药制曲工艺研究[J]. 轻工科技 2020(05)
    • [16].甜酒曲中一株高产淀粉酶根霉的筛选与鉴定[J]. 酿酒科技 2019(01)
    • [17].甜酒曲华根霉淀粉酶菌株产酶条件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1(05)
    • [18].黑豆糯米酒加工工艺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5)
    • [19].马齿苋制备复合米酒的工艺[J]. 农技服务 2017(11)
    • [20].黑豆甜米酒的制作及其营养保健功效[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10)
    • [21].苦荞红曲保健酒的研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17)
    • [22].甜酒曲中产糖化酶根霉菌株紫外诱变选育[J]. 食品科学 2012(07)
    • [23].黑米米酒的发酵工艺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4].绿豆糯米保健型甜酒的酿制工艺研究[J]. 酿酒科技 2016(04)
    • [25].响应面优化虾酱脱腥方法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17(01)
    • [26].丹贝的制作工艺研究[J]. 许昌学院学报 2020(02)
    • [27].核桃米酒的酿造工艺研究[J]. 酿酒科技 2017(09)
    • [28].糯米酒发酵工艺优化[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29].糯米、甜荞混合甜酒酿发酵工艺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11)
    • [30].滋肾补精用药酒(中)[J]. 长寿 2010(12)

    标签:;  ;  ;  ;  

    稠酒发酵工艺研究及新产品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