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论证研究

立法论证研究

论文摘要

立法论证是确保法律合理性的重要途径。通过交互式的民主论辩和形式结构上的逻辑论证,有望使法律在实质与形式两个维度上保持自身的生命力。为此,本文在明确立法和论证的概念上,详尽论述了立法论证的形式和目的,并考察了国外立法论证的概况,指出我国立法论证在制度层面上的缺失。接下来,本文从实质与形式两个层面探究了法律的合理性,认为法律的实质合理性包括道德层面的正当性、科学意义上的合规律性以及民主视域中的平等性,形式合理性则关乎语言的明确性、条文的规范性、结构的合理性与体系的完整性四个方面。就实质合理性的立法论证而言,主要应立足于口头式的论辩,通过立法审议阶段议员或人民代表的论证与反驳来达成具有可接受性的立法结论,这种立法论辩在国外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有着完备的论辩程序与规则,本文在借鉴的基础上,就我国如何构建立法论辩制度进行了探讨。就形式合理性的立法论证而言,主要是书面式的逻辑论证,一般在立法草案的形成过程中进行,其任务乃是消除法律文本中的逻辑错误,使文本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体系连贯,在此基础上实现法律体系的逻辑自洽性。本文从逻辑要求的角度对我国的既有法律进行了审视,在指出其不合逻辑的同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立法论证概述
  • 第一节 立法界说
  • 一、立法的概念构成
  • 二、立法的特征
  • 三、立法的过程
  • 四、立法的体制
  • 第二节 论证界说
  • 一、何谓论证
  • 二、论证的形式
  • 三、论证的目的
  • 第三节 立法与论证
  • 一、论证之于立法
  • 二、立法论证的形式
  • 三、立法论证的目的
  • 第四节 国外立法论证概况与我国立法论证的制度性缺失
  • 一、国外立法论证概况
  • 二、我国立法论证的制度性缺失与完善
  • 第二章 法律的合理性探讨
  • 第一节 法律合理性的历史界定
  • 第二节 法律的实质合理性
  • 一、道德正当性
  • 二、科学与规律性
  • 三、民主与平等性
  • 第三节 法律的形式合理性
  • 一、语言的明确性
  • 二、法条的具体性
  • 三、结构的合理性
  • 四、体系的完整性
  • 第三章 立法实质论证
  • 第一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二节 国外立法实质论证概览
  • 一、立法论辩程序
  • 二、立法论辩规则
  • 第三节 如何构建我国的立法论辩制度
  • 第四章 立法形式论证
  • 第一节 立法语言的明确性与模糊性
  • 一、立法语言的二维性
  • 二、立法语言的逻辑要求
  • 第二节 法条的规范性分析
  • 第三节 法律文本的逻辑结构分析
  • 第四节 法律体系的逻辑构建
  •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及界定
  • 二、法律体系构建的逻辑进路
  • 三、我国法律体系的现状
  • 四、对我国法律体系如何构建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立法论证与我国的立法民主[J]. 法制与社会 2015(13)
    • [2].我国立法论证的形式及其存在的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15(26)
    • [3].法学专家参与立法论证的审视与改进[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4].论我国法制建设中立法论证的必要性[J]. 法制博览 2018(04)
    • [5].商谈规则视野下的立法论证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06)
    • [6].由司法论证转向立法论证——中西比较视域下对我国立法论证的思考[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7].立法论证:走向民主立法的新阶段[J]. 学习与探索 2010(03)

    标签:;  ;  ;  ;  ;  

    立法论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