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过江区间组合法施工隧道关键施工技术

地铁过江区间组合法施工隧道关键施工技术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地铁过江区间的施工方法,具体介绍了盾构法和矿山法组合施工法的使用情况,对导台精准控制、管片拼装质量、管片纵向压紧等重要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给施工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地铁区间;盾构法;矿山组合法;施工技术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的实际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个城市是否具备完善的地铁系统和地下隧道系统,成为新世纪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城市地铁建设的必要性和关键性显而易见。本文介绍了地铁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希望从技术层面上促进地铁隧道行业的快速发展。

1.地铁施工方法所面临的局面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建设在不断发展。在施工过程中,地铁施工所面临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对施工技术也提出了加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广泛应用的单纯盾构法和单纯矿山法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性。在很多复杂的施工环境下,特别是隧道各个区段软硬不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盾构法+矿山法”的方式进行组合施工。“盾构法+矿山法”组合施工的优点在于,能够突破单纯使用盾构法硬岩掘进困难的弊端,也能够减轻矿山法在软岩段施工中的巨大风险。现阶段,城市地铁在建设过程中,地铁隧道施工场地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使用矿山法和盾构法相结合的多元施工方法,两种方法交替使用,能够减轻施工场地的局限性,提高施工的便利性。目前而言,“盾构法+矿山法”的组合施工模式,已经成为隧道建设行业内部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很多工程建设中,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2关键施工技术的阐述

“盾构法+矿山法”的组合施工模式,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地铁隧道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施工方法。这一施工方法能够克服单纯使用盾构法或单纯使用矿山法进行施工产生的弊端,提高地铁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一组合施工方法在使用和推广过程中,也面临着以下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解决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的施工质量和地铁隧道的竣工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关键的技术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盾构机在导台上时如何控制姿态;(2)矿山法隧道内盾构机导台施工时,如何控制施工质量;(3)管片拼装质量控制;(4)管片背后填充效果的控制;(5)管片纵向压紧度的控制。

2.1盾构机进入矿山法隧道前的准备工作

2.1.1导台施工方法和精度控制

在使用矿山法完成隧道施工后,应该在地铁隧道的仰拱部分搭建施工导台,放置盾构机用于盾构前进导向,导台部分应该选用C30混凝土,具体的施工情况请参考图1。

图1:导台施工示意图

对于施工导台的精度控制,应该加强管理,妥善调节。导台施工的精度控制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盾构机的姿态和施工精度。在施工过程中,导台施工模板应该准确定位,定位后也应该进行反复核查,之后才能够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也应该多次测量标高,反复核查,目的是为了确保导向平台的标高施工精度应该控制在0~+15mm之间。在导台施工完成后,由相关工作人员对导台进行线路联系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既要测量水平方向,也要测量竖直方向,将误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规定范围内。如果误差超过设计要求,应该及时进行修整,或者是重新施工。

在盾构机进入矿山法隧道之前,应该对矿山法隧道进行断面测量。如果盾构机无法顺利通过,应该及时进行处理。隧道断面测量应该使用与盾构机规格相符的钢环模型进行检测。测量合格后,盾构机就能够顺利的通过矿山法隧道。

2.2盾构掘进机姿态的调整和控制

盾构机在进入矿山法施工隧道前的20~30m作为盾构机到达段。以具体的地质条件为基础,选择恰当的掘进模式。当盾构机到达区间时,应该逐步的减小推力,逐渐降低推进的速度。同时,也应该加强出土量的监控频次的管理。刀盘的转速应该控制在1.65~1.85r/min之间,盾构机推进的总推力应该不高于800t,推进的速度应该不超过25mm/min。

盾构机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由专门的施工人员负责观察硬岩隧道段的岩面变化情况。如果围岩或者矿山法隧道出现较大的震动或变形情况时,应该立即与盾构主司机取得联系,及时调整掘进的参数;避免因推进力过大而造成刀盘前围岩出现坍塌、破损,影响施工进度的正常运行。

3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空推

3.1盾构机步进

盾构机空载通过矿山法段时,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控制盾构机的掘进姿态。相关人员应该加强施工监控,重点监控的部位应该是背衬回填、盾构姿态以及管片的位置。如果出现问题应该及时反馈,尽快解决,确保顺利施工。

以刀盘与导向平台之间关系为基础,积极调整各组推进油缸的形成,使盾构机沿着实现设计好的方向推进。前期施工时,推进速度应该控制在15~40mm/min;施工进入正轨后,推进速度可以进行调整,控制在60~85mm/min。

3.2管片拼装

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片拼装的位置十分重要。进行空推施工时,盾构应该沿着钢筋混凝土导向及时向前推进。如果阻力过大,管片之间就无法向正常掘进时那么紧密,容易形成管片接口处之间的漏水。鉴于此种情况中,应该加强纵向管片环间的螺栓紧固,以确保管片的防水效果。

结语

本文的目的,就是将“盾构法+矿山法”的组合施工模式的理论知识加以阐述,重点介绍这一组合施工模式的施工经验,不断促进地铁隧道工程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水平的提高,不断促进地铁隧道行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涛,王凯,蒋玉龙.地铁过江区间组合法施工隧道关键施工技术[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5,06:73-77.

[2]王海彦,姜学军,高少强.北京地铁大跨区间隧道“PBA”法施工关键技术[J].铁道建筑,2010,04:59-62.

[3]李建设,陈慧超,李政.深圳地铁11号线车公庙站—红树湾站区间盾构隧道小净距上穿既有线区间隧道施工关键技术[J].隧道建设,2014,04:374-379.

[4]王占生,张顶立.浅埋暗挖隧道近距下穿既有地铁的关键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S2:4208-4214.

标签:;  ;  ;  

地铁过江区间组合法施工隧道关键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