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系统冷凝热应用研究

水源热泵系统冷凝热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水源热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环保,高效可靠,可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但现阶段能源问题还体现在能源利用率低。冷凝热利用技术可以对废热进行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若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就能从“量”和“质”的角度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本研究针对冷凝热在水源热泵供冷过热系统中的应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比了现阶段常用的冷凝热回收方式和冷凝热利用种类,并分析了影响冷凝热大小的因素,利用A.C.Cleland公式建立冷凝热利用热力学分析数学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对影响冷凝热利用的关键因素:冷凝温度、热水温度和空调负荷进行了分析,并论证了它们是如何影响冷凝热利用的。同时,针对各项关键因素,提出了提高水源热泵冷凝热利用效率的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热水温度控制、热回收系统控制和蓄热控制上。对实际工程中运用冷凝热提出优化设计方法,即基于工程对热水的需求和机组供热能力之间的最佳匹配,确定最佳热水流量和热水温度,并以某工程实例为对象,分析冷凝热利用最优方案。同时,还分析了冷凝热利用的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效益。对水源热泵冷凝热利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机组运行参数和热水温度的变化特性,以及机组能效和系统综合能效。并提出了通过优化机组运行参数,提高机组能效的方法。针对各个部件建立了火用分析方程,对比了单一制冷模式和带冷凝热利用模式的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式双冷凝器型部分热回收方式投资少,对机组稳定性影响小,适于水源热泵冷凝热回收利用。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与冷凝热负荷呈反比关系,而过冷度和过热度对冷凝热负荷影响不大。冷凝温度的提高、空调负荷的提高均有利于冷凝热利用,但是冷凝温度和热水温度过高不利于机组能效。从降低冷凝温度考虑,热水回水温度控制比热水供水温度控制更优,以能效为评判标准确定了热水出水温度的范围,以某机组为例,计算得到热水出水温度控制范围为50℃--54℃。通过对比不同的热回收系统控制方案,从能效及热水需求量综合考量,优先满足热回收量的机组控制方案下,能满足热水需求且机组能效较高,故该方案最优。针对可利用的冷凝热与热水需求的不匹配性,提出了蓄热装置的设计方案。对某工程实例的冷凝热利用优化分析后,得到最佳热水温度为57.8℃,最佳流量为1.24kg/s。火用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水源热泵系统中,压缩机和冷凝器的火用损失最大,是以后改善能源利用率的主要方向。冷凝热利用可以减小冷凝器火用损失,提高系统火用效率,在有冷凝热利用下的系统火用效率由38.1%上升到43.5%。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源热泵的应用意义
  • 1.1.2 冷凝热回收的应用意义
  • 1.2 冷凝热回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冷凝热回收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冷凝热回收技术的国内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问题
  • 1.4 本章小结
  • 2 水源热泵冷凝热利用形式及热力学分析
  • 2.1 冷凝热回收的原理及类型
  • 2.1.1 热回收系统形式及原理
  • 2.1.2 热回收分类及特点
  • 2.1.3 水源热泵冷凝热回收利用方式的确定
  • 2.2 冷凝热回收的热力学分析
  • 2.2.1 冷凝热负荷
  • 2.2.2 影响冷凝热的因素分析
  • 2.3 冷凝热利用计算软件
  • 2.3.1 数学模型选择和建立
  • 2.3.2 假定条件
  • 2.3.3 程序设计和说明
  • 2.4 本章小结
  • 3 水源热泵冷凝热利用效率研究
  • 3.1 水源热泵冷凝热利用的关键因素分析
  • 3.1.1 热水温度
  • 3.1.2 冷凝温度
  • 3.1.3 空调负荷
  • 3.2 提高水源热泵冷凝热利用效率的技术措施
  • 3.2.1 热水温度控制
  • 3.2.2 热回收系统控制
  • 3.3 本章小结
  • 4 冷凝热利用优化设计及实例分析
  • 4.1 冷凝热利用优化设计
  • 4.1.1 机组供热能力分析
  • 4.1.2 冷凝热利用优化模型
  • 4.1.3 优化模型计算
  • 4.2 实例分析
  • 4.2.1 工程概况
  • 4.2.2 机组供热能力分析
  • 4.2.3 热水温度和流量的确定
  • 4.3 冷凝热利用方案
  • 4.3.1 机组运行方案
  • 4.3.2 热回收设备选型
  • 4.4 冷凝热利用效益分析
  • 4.4.1 经济效益
  • 4.4.2 节能减排效益
  • 4.5 本章小结
  • 5 水源热泵冷凝热利用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系统
  • 5.1.1 测试系统概况
  • 5.1.2 测试目的及测试仪器
  • 5.1.3 测试系统设计
  • 5.2 测试结果分析
  • 5.2.1 冷凝热利用运行特性分析
  • 5.2.2 冷凝热利用对能效的影响分析
  • 5.3 优化分析
  • 5.3.1 运行参数优化
  • 5.3.2 系统运行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火用分析
  • 6.1 基本概念
  • 6.1.1 火用形式
  • 6.1.2 火用方程
  • 6.1.3 火用效率和火用损失系数
  • 6.2 带冷凝热回收水源热泵系统火用分析
  • 6.2.1 系统火用模型
  • 6.2.2 压缩机火用分析
  • 6.2.3 冷凝器火用分析
  • 6.2.4 节流阀火用分析
  • 6.2.5 蒸发器火用分析
  • 6.2.6 热回收装置火用分析
  • 6.3 水源热泵冷凝热利用系统火用评价
  • 6.3.1 火用损失分析
  • 6.3.2 火用效率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冷凝热利用计算程序部分代码
  • B. 冷凝热利用优化计算程序代码
  • C. 水源热泵冷凝热利用系统实测数据
  • D. 火用分析计算相关参数
  • E.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及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利用冷凝热再生低浓度除湿溶液的实验研究[J]. 制冷学报 2018(01)
    • [2].冷凝热分级利用对再生过程的影响[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7(01)
    • [3].局部降温工程中冷凝热排放方案探讨及工程实践[J]. 中国煤炭 2012(12)
    • [4].燃气锅炉烟气冷凝热和水深度回收与脱硝一体化工程实测[J]. 暖通空调 2015(05)
    • [5].一种冷凝热分级利用复合型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性能分析[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4(03)
    • [6].回收数据中心冷凝热用于北方地区供暖的效果分析[J]. 暖通空调 2016(12)
    • [7].用于回收空调冷凝热的复合相变蓄热器[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8(01)
    • [8].回收利用冷凝热的恒温恒湿型空调机试验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8(05)
    • [9].试论制冷空调冷凝热回收的性能及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8)
    • [10].火电厂冷凝热回收利用的技术经济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02)
    • [11].水源热泵系统冷凝热利用的节能分析[J].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4(02)
    • [12].吸收式热泵回收烟气冷凝热的实验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08(01)
    • [13].回收电厂冷凝热,解决城市供热难题[J]. 华电技术 2014(07)
    • [14].空调热回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探讨[J]. 绿色科技 2011(05)
    • [15].中央空调冷凝热的热回收方案探讨[J]. 山西建筑 2010(32)
    • [16].烟气冷凝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的优化[J]. 暖通空调 2011(01)
    • [17].烟气冷凝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烟气流动方式优化研究[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04)
    • [18].冷水机组低品位冷凝热的回收与利用[J]. 制冷与空调 2011(04)
    • [19].基于中高温冷凝热再生的溶液再生器模拟[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20)
    • [20].一种冷凝热部分热回收冷水循环的分析与应用[J]. 制冷 2018(01)
    • [21].回收冷凝热的冷热联供系统研究[J]. 建设科技 2011(19)
    • [22].“燃气锅炉防腐紧凑型烟气冷凝热回收器研发”成果专家咨询研讨会[J]. 暖通空调 2009(08)
    • [23].利用冷凝热连续(交替)除霜的快速冻结装置的研究[J]. 冷藏技术 2008(01)
    • [24].技术项目[J]. 技术与市场 2016(06)
    • [25].非常温溶液除湿自主再生空调系统性能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09)
    • [26].热回收在某医院中央空调系统中的节能应用[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2(06)
    • [27].空调冷凝热热回收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低温与超导 2008(10)
    • [28].复合冷凝热回收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经济性和节能性分析[J]. 河南科技 2015(06)
    • [29].基于CYCLEPAD的复合冷凝热力学模拟[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2)
    • [30].冷凝热热回收技术在孵化设备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家禽 2015(12)

    标签:;  ;  ;  ;  

    水源热泵系统冷凝热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