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

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

(西安电力中心医院手术室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常规手术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同时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和护患个性化沟通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以及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较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好转,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患沟通;精神状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314-02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经济水平的改善,所以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自身的就医体验的要求也逐渐增高,患者不仅仅要求医院能够提供优质的治疗服务,而且希望医院能够与患者建立亲密的关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服务,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来不断的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1]。一些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身患者得知要进行外科手术时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如果手术室护理人员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和调整患者的不良情绪,不仅会扰乱患者的正常精神状态,而且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沟通护理模式很有必要[2]。故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干预对患者精神状况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现总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3.5±8.2)岁;观察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2.3±8.5)岁。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护理模式。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患个性化沟通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沟通护理:护士要及时的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患者手术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度,有助于患者自主的纠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同时护士应及时的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病情,耐心、详细的回答病人的问题,给予患者一定的精神鼓励和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多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和依从性[3]。②术中沟通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首先要对患者介绍这项手术的基本进行流程,让病人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在手术进行时要及时的确认患者的生命特征,向病人询问是否有疼痛感,是否能够忍受当前的疼痛感;在手术进行时可以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增强患者的信心,确保手术治疗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③术后沟通护理:手术治疗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全方位的对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对患者术后的一切生命指标进行及时的确认,保证患者术后的顺利恢复。待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家属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饮食方面患者应清淡饮食,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爱好,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补充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适当的带领患者外出呼吸新鲜空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的帮助患者术后恢复[4]。

1.3护理观察指标

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状态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来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越严重;护理满意度采取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评估,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四个维度。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其中包括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平均数n,%表示,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状态比较

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改善状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传统的普通临床护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当前患者的护理需要,随着医学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对患者的心理治疗也越来越重视起来。尤其是对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他们容易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担忧的不良情绪,患者如果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特别容易影响到手术治疗过程,并且不利于术后恢复,这时就需要我们的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放松患者的紧张心理,让患者保持在适合手术治疗的状态,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在对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护患之间的沟通可以起到很好的护理效果。通过护患沟通,可以减少患者对手术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告知患者该手术以往的成功率来帮助患者树立起强大的战胜疾病的信心,推动手术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5]。在对患者进行沟通护理时要做到善始善终,不仅要在手术时进行护理,更要将护理过程贯穿到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始终,术前、术后也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沟通护理。

上述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了护患沟通护理干预后,SDS、SAS精神状态评分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所以值得在临床中对护患沟通护理模式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小平.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J].河北医药,2015,(19):3026-3027,3028.

[2]黄美红.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2):164-165.

[3]孙彩娥.护患沟通在精神疾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6):238-239.

[4]武坤莎.浅谈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5):341-341.

[5]林明钦.住院精神病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1):107-108.

标签:;  ;  ;  

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