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黑斑的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黑斑的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论文摘要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亦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具有响应快、宽视角、自发光以及优良的机械和温度特性等优点,被业内人士视作新一代显示器件的发展方向,在平板显示技术领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与以LCD为代表的第二代显示器件相比,OLED在自身技术、同类产品竞争以及产业环境等方面还并未达占据成熟的优势地位。特别是在制作工艺水平方面参差不齐,对于OLED质量的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完善。当前,针对“黑斑”缺陷的识别主要依靠人工,效率和准确度较低,这给OLED的产业化带来一定的障碍。本文正是从OLED的制备到缺陷的计算机智能检测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实践和探索。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1.OLED样品的制备2.缺陷检测系统构建3.缺陷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重点工作是通过VC编程实现了OLED缺陷自动检测,为此项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OLED的性能优势及应用,以及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第二章介绍OLED的制备系统及工艺,并对制备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介绍了OLED缺陷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第四章介绍了OLED缺陷检测的软件设计及实现过程。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及发光原理
  • 1.2.1 OLED 器件结构及分类
  • 1.2.2 OLED 器件发光原理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 1.3.1 OLED 国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2 OLED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 OLED 性能优势及应用
  • 1.4.1 OLED 的性能优势
  • 1.4.2 OLED 的应用探索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意义
  • 1.5.1 主要工作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2.1 OLED 制备系统介绍
  • 2.2 OLED 的制备流程
  • 2.3 OLED 样品性能测试
  • 2.3.1 OLED 样品及测试系统
  • 2.3.2 样品测试结果
  • 2.4 系统缺陷及解决办法
  • 2.5 OLED 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黑斑检测系统
  • 3.1 黑斑形成的原因
  • 3.2 黑斑检测的意义及方法
  • 3.3 黑斑检测的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检测系统的计算机软件设计
  • 4.1 开发工具简介
  • 4.1.1 VC++简介
  • 4.1.2 EXCEL 简介
  • 4.2 图像的基本理论
  • 4.2.1 图像的数字化
  • 4.2.2 数字图像类型
  • 4.2.3 数字图像的常用术语
  • 4.2.4 数字图像格式简介
  • 4.2.5 位图格式
  • 4.3 算法选择
  • 4.3.1 图像二值化
  • 4.3.2 图像去噪
  • 4.3.3 连通域标记
  • 4.4 软件实现
  • 4.4.1 软件总体架构
  • 4.4.2 软件详细实现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J]. 中国照明电器 2018(11)
    • [2].有机发光二极管[J]. 电世界 2012(02)
    • [3].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研究[J]. 科学家 2017(14)
    • [4].全球最薄可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J]. 功能材料信息 2013(04)
    • [5].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白光实现及其色坐标计算[J]. 红外技术 2020(10)
    • [6].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及其应用[J]. 大众用电 2015(02)
    • [7].高亮度金字塔形的有机发光二极管[J]. 中国光学 2014(04)
    • [8].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材料及其产业化前景[J]. 新材料产业 2014(09)
    • [9].全球最薄可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3(04)
    • [10].全球最薄可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3(04)
    • [11].全球最薄可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J]. 真空电子技术 2013(04)
    • [12].有机发光二极管研究获新突破[J]. 光机电信息 2010(04)
    • [13].有机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取得突破[J]. 企业技术开发 2008(04)
    • [14].有机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取得突破[J]. 稀土信息 2008(04)
    • [15].蓝光OLED薄膜成功刺激神经元可望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J]. 中国照明电器 2020(09)
    • [16].长春应化所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础研究获进展[J]. 功能材料信息 2012(06)
    • [17].采用复合母体的高效高显色指数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J]. 发光学报 2012(03)
    • [18].一步法合成螺双芴及螺氧杂蒽衍生物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性能增强及相关的光学现象(英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06)
    • [19].基于蓝光共振增强的白光顶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20].高效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8(04)
    • [21].无间隔层结构的高效率荧光/磷光混合型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J]. 应用化学 2015(10)
    • [22].最薄可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J]. 发明与创新(B) 2013(11)
    • [23].高效、色度稳定的顶发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9)
    • [24].新一代显示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J]. 光源与照明 2009(01)
    • [25].有机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取得突破平面照明时代来临[J].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8(04)
    • [26].顶发射型有机发光二极管微腔效应的研究[J]. 科技与企业 2015(24)
    • [27].激基复合物作为黄绿光发射的高显色指数双色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7(04)
    • [28].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关专利简介[J]. 中国照明电器 2013(10)
    • [29].有机半导体异质结电荷产生层及其在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J]. 科学通报 2011(24)
    • [30].有机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取得突破平面照明时代即将来临[J]. 光学仪器 2008(02)

    标签:;  ;  ;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黑斑的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