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与血清蛋白质谱对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复发转移的研究

超声造影与血清蛋白质谱对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复发转移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超声造影表现与微波消融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筛选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相关的血清差异蛋白质,寻求可能早期、无创且有效预测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治疗后复发转移的超声造影与血清蛋白质谱相结合的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入组条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病灶数目为单发,病灶最大直径≤5cm,无血管侵犯及肝外转移,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级,无严重心、脑、肾、血管等疾病。(1)超声造影研究组:对2006年3月~2007年11月行微波消融的65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微波消融治疗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对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有关的超声造影参数。(2)血清蛋白质谱研究组:搜集56例肝细胞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清,采用CM10芯片为检测介质,经SELDI-TOF-MS测定得到蛋白质谱,通过Ciphergen ProteinChip Software标化,采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间血清蛋白质差异,利用Biomarker Pattens Software建立决策树模型并进行盲法验证。对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微波治疗前后的血清蛋白质丰度差值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与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治疗后复发转移相关血清蛋白质谱参数。(3)对同时参加超声造影和蛋白质谱研究的5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将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复发转移相关的超声造影指标与血清蛋白质谱参数相结合,建立预测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复发转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1)在本组研究病例中,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治疗后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性别构成、年龄、病毒感染类型、术前AFP水平及肿瘤分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2)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前超声造影参数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灶时间-强度曲线在肝实质达峰时间(p TTP)、肿瘤与肝实质达峰时间差值(t-p TTP)以及肿瘤与肝实质峰值强度差值(t-p PI)三个参数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t-p TTP与t-p PI是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3)微波消融治疗前复发组与未复组患者血清中发现7个蛋白峰有显著差异。M/Z为5170和7688的蛋白峰在复发组中呈高表达,而M/Z为1103、6449、6646、6858、7787的蛋白峰在复发组中呈低表达。40例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前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建立的复发转移决策树判断模型,由M/Z为6858、1103的2个蛋白峰组成,其灵敏性为96.30%,特异性为76.92%,对16例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前患者血清蛋白质谱进行盲法验证,该模型盲法验证的灵敏性为50%,特异性为75%。(4)微波消融治疗后复发组与未复组患者血清中发现26个蛋白峰有显著差异。M/Z为4426、6207、7161、9670、10028、12150、12222、24006、28928、29021、29233的蛋白峰在复发组中呈高表达,而M/Z为3943、4100、4299、4657、5077、5348、6446、6644、6855、7788、7992、8586、8708、8794、19966的蛋白峰在复发组中呈低表达。40例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建立的复发转移决策树判断模型,由M/Z为4100、4657的2个蛋白峰组成,其灵敏性为92.59%,特异性为84.62%。对16例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患者血清蛋白质谱进行盲法验证,该模型盲法验证的灵敏性为62.5%,特异性为7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Z为28700、20628、10868、2140、17300、2067的蛋白峰先后进入回归方程。方程与实际资料的一致率达到95.8%。其中,M/Z为2140和17300的蛋白峰丰度差值是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而M/Z为2067、10868、20628、28700的蛋白峰丰度差值是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6)超声造影与血清蛋白质谱相结合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实际数据吻合性良好,训练组的分类正确率达到100%;并且对肝细胞癌患者微波消融后复发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预测组的分类正确率是83.3%,其中复发组的分类正确率是87.5%,未复发组的分类正确率是80%。结论(1)肿瘤与肝实质达峰时间差值(t-p TTP)、肿瘤与肝实质峰值强度差值(t-p PI)两个参数是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有望成为微波消融治疗后复发转移的超声造影预测指标。(2)由CM10芯片筛选出的微波消融治疗术前及术后血清差异蛋白峰可能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决策树模型对肝细胞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由M/Z为28700、20628、10868、2140、17300、2067的蛋白峰丰度差值建立的回归方程能够比较好地反映肝细胞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的预后情况。(4)超声造影与血清蛋白质谱相结合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肝细胞癌患者微波消融后复发转移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文献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檗碱抗肝细胞癌的作用及机制[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2)
    • [2].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患肝细胞癌的风险[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20(01)
    • [3].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累及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的效果[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0(05)
    • [4].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及治疗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5)
    • [5].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在肝细胞癌发病及诊治中的作用[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7)
    • [6].早期肝细胞癌治疗方案的选择[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9)
    • [7].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1A/2A平衡与肝细胞癌[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8(12)
    • [8].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评估[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01)
    • [9].差异甲基化位点对肝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9(01)
    • [10].微小RNA-5586-5p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细胞癌侵袭、迁移的影响[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06)
    • [11].液体活检技术有望成为检测肝细胞癌的新手段[J]. 微创医学 2017(06)
    • [12].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33)
    • [13].肝细胞癌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02)
    • [14].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效果评价[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12)
    • [15].合并肝细胞癌多原发癌临床特点(附25例报告)[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03)
    • [16].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诊治[J].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17(02)
    • [17].奥沙利铂治疗肝细胞癌耐药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04)
    • [18].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14)
    • [19].肝细胞癌防治热点与挑战[J]. 肝癌电子杂志 2016(02)
    • [20].阿可拉定治疗肝细胞癌及其他肿瘤的机制[J]. 肝癌电子杂志 2016(02)
    • [21].双表型肝细胞癌新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17(12)
    • [22].PET/CT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07)
    • [23].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细胞癌中的相关研究进展[J]. 肝脏 2017(10)
    • [24].槐耳颗粒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10)
    • [25].液体活检技术或有望成为早期方便检测肝细胞癌的新型手段[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7(06)
    • [26].2004-2009年间美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细胞癌的关系[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01)
    • [27].肝细胞癌机制研究进展及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与应用[J]. 肝癌电子杂志 2015(03)
    • [28].肝细胞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10)
    • [29].阿帕替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10)
    • [30].外泌体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10)

    标签:;  ;  ;  ;  ;  ;  

    超声造影与血清蛋白质谱对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复发转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