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陆小娅

广西宜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广西河池5463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示范病房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儿科接收的患儿一共有1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干预效果给予对比。结果:干预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示范病房当中采取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使患儿及其父母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使儿科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儿科护理示范病房;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U2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5-162-02

目前,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响应卫生部的号召,转变以往护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给予有效管理,进而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本文笔者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儿科随机选取的患儿184例,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儿科患儿一共有1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当中,干预组男52例,女40例。年龄在1-8岁,平均年龄为4.3±2.1岁;对照组男58例,女34例。年龄在2-11岁,平均年龄为5.6±2.7岁。两组病人相关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1.2.1优化人员配备

采取三层立体管理框架,其中护士长一共有1名,责任组长一共有2名,护理人员一共有18名。责任组长在科室内部通过投票选举方式产生,护理人员在其正确指导之下进行相关工作,其中护理人员负责基础护理,护士长负责制定一个临床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设专门人员全权负责,每一个月考核一次。科室护理人员排班采取弹性班,护士长根据病房区域工作量及强度调配护理人员,采取低年资和高年资相互搭配方式,根据工作能力分层进行管理,采取双班制度,使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前的两个人核对得到保障,进而使病人住院安全得到保障,以免出现护患纠纷[1]。

1.2.2转变以往护理模式

在儿科病房当中要采取责任制分工,责任会落实到每一位护理人员,每一名护理人员需要负责8-12例小儿,责任组长负责安排自己小组的当天相关护理工作。另外,在儿科病房区域设立流动工作站,将推车改良以后可以当做移动护士站,护理人员能够将推车推到患儿病房当中,在小儿病床旁边进行操作和书写记录等相关工作,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把更多时间还给患儿。

1.2.3量化绩效考核

在上述相关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之上,按照护理人员负责小儿的数量、护理难易程度、小儿以及其父母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临床理论以及操作水平情况、承担儿科护理工作量等对临床护理人员给予业绩考核,在分配方面对日常工作表现优异以及护理满意度较高的护理人员进行倾斜,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态度,对于相关工作业绩突出的护理人员,在评职称、评优秀以及外出培训等相关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另外,临床护理质量监控小组每个月要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工作表现给予综合分析,肯定其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相关不足之处,进而使儿科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2]。

1.2.4拓展健康宣教

由组长带领护理人员进行健康宣教,例如,将各种类型的饮食制作成为实体以及样本,通过情景教育给其一个直观的感受,这样有助于小儿记忆。另外,可以通过健康宣教处方、宣传栏、卡片、黑板报等相关方式对儿童提供最优质的健康宣教。除此之外,儿科病房区域当中还要建立一个护士与患儿之间沟通本,进而拉近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的感情,进而使患儿父母对其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3]。

1.2.5亲情化护理

亲情化的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点。儿童在进入医院以后,临床护理人员要根据其年龄给予相对应的称呼,并且要递上一杯温开水,一张设计文献的相关提示卡,将医院环境、病房环境、查房制度、饮食护理以及探视制度等耐心向儿童以及其父母进行介绍,另外,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记住儿童的生日,并且送上祝福和礼物,同时在节假日期间举办一个相关活动。除此之外,临床护理人员要根据儿童的日常饮食习惯和病情状况,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方案,增加儿童的食欲,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除此之外,病房环境对患儿病情恢复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例如,床单、门窗、护理人员工作的衣服等都要采取粉红色,在病房区域的走廊贴上卡通图案,进而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让儿童舒适度明显提高。还有就是,临床医护人员要对儿童病情给予密切观察,临床护理人员要全程陪护、检查以及配送,在患儿治愈出院的时候,护士长以及所有护理人员都要将其送到医院门口,同时送上最衷心的祝福[4]。

1.3临床观察指标

(1)护理治疗:包括有护理安全、基础护理、健康宣教以及专科护理;(2)护理满意度:包括有满意、不满意两种。

1.4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临床护理质量情况对比干预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2.2两种患儿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干预组满意一共有90例,占总体的97.83%;对照组满意一共有80例,占总体的86.95%,临床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

3讨论

目前,在我院儿科现有的条件之下,优化儿科护理人员的相关配置,应该怎样对临床护士的人力资源采取有效管理以及科学调配,对儿科乃是整个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当中一定要优化护理人员的配置,分层次进行管理。另外,要对儿科临床护士的结构给予适当调整,将其临床工作的相关职责、临床操作要求以及护理分层管理结合在一起,让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儿科日常工作当中,一定要严格遵照护理人员的年资以及经验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护理工作,儿科临床护士的工作必须要做到责任和权利明确,这样不但能够使日常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使临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儿科的临床护理质量好坏已经成为整个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科相关管理者应该给予高度重视[5]。

对儿科护理工作采取责任制,改变以往的护理模式,使其相关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明确掌握患儿病情状况,这样可以为患儿提供最优质服务。在病房区域当中要设立流动工作站,进而使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减轻。另外,患儿从进入医院一直到离开医院,儿科临床护理人员要始终和其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使患儿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之下进行治疗,对其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能够调动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该采取绩效考核制度,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拓展沟通的渠道,使患儿以及其父母对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明确了解,和本文临床试验结果相一致。总而言之,在儿科护理示范病房当中采取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使患儿及其父母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使儿科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蓝惠兰,黄惠根,李秋屏,等.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3(12):1129-1130.

[2]王东禹,李利慧,姜楠.护理入员的分层管理与护理管理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66-67.

[3]黄仕明,罗映红,权明桃,等.开展创新实践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174-1175.

[4]孙凌,曹惠芳,蒋波,等.“5S”管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79-80.

[5]吴丽芬,张焕梅.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411-412.

标签:;  ;  ;  

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