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之际的楚辞研究

两宋之际的楚辞研究

论文摘要

两宋之际是楚辞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转型期,本文主要以两宋之际的楚辞学专著——洪兴祖《楚辞补注》和散见于诗词、词话中的其他楚辞评论为研究对象,从文学接受与文化阐释的角度入手,用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两宋之际的楚辞研究情况及其在楚辞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全文共分为绪论、两宋之际楚辞兴盛的原因、两宋之际的楚辞学专著、两宋之际的其他楚辞研究、两宋之际楚辞研究的地位和影响及结语六个部分。绪论着重回顾了学术界对两宋之际楚辞研究的概貌和现状,并说明了本选题的研究价值和方法。第一章用文史互证与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两宋之际楚辞研究兴盛的原因,即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艰难险困的士人际遇和尊屈崇骚的文化盛况造就了两宋之际楚辞研究的兴盛。第二、三章从文化阐释的角度入手,以《楚辞补注》为中心,用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两宋之际的楚辞观。洪兴祖为人正直、政绩显著、著述颇丰;他在补注《楚辞》时将其看作一个整体,体现出其注疏原则:逻辑性。同时,洪氏个人的坎坷命运与人生际遇与屈原十分相似,他将屈原的精神归结为忧世忧国,也体现了后者对于前者强烈的精神共鸣,也正是这种遭遇使得洪兴祖承担起了补注楚辞的历史重任。第四章主要列举、归纳两宋之际散见于诗词、诗话中的楚辞评论,分析其观点。指出洪氏的《补注》与两宋之际散见于诗词、诗话中的楚辞评论共同造就了两宋之际楚辞研究的繁荣。第五章主要运用横向考察与纵向对比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两宋之际的楚辞研究承上启下的历史转型作用,阐释其在当时鼓舞民心、感召民众的现实意义,以及对后世楚辞学发展的重大影响。结语部分综述全文,指出本文的创新意义,进一步肯定两宋之际的楚辞研究在中国楚辞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两宋之际楚辞研究兴盛的原因
  • 第一节 内外交困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艰难险困的士人际遇
  • 第三节 尊屈崇骚的文化盛况
  • 第二章 两宋之际的楚辞学专著:《楚辞补注》(上)
  • 第一节 洪兴祖的生平与思想
  • 第二节 《楚辞补注》的成书及体例
  • 第三章 两宋之际的楚辞学专著:《楚辞补注》(下)
  • 第一节 《楚辞补注》的注疏原则
  • 第二节 《楚辞补注》的文学思想
  • 第四章 两宋之际的其他楚辞研究
  • 第一节 诗词中的楚辞评论
  • 第二节 诗话中的评骚观点
  • 第五章 两宋之际楚辞研究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补注”体例的开创
  • 第二节 对屈骚精神的推崇及意义
  • 第三节 两宋之际的楚辞观对于后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7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J]. 云梦学刊 2020(01)
    • [2].清初明代遗民楚辞研究之研究[J]. 职大学报 2017(01)
    • [3].复兴与创新--试论清代经学对楚辞研究之影响[J]. 江汉论坛 2017(01)
    • [4].关于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J]. 中州学刊 2015(03)
    • [5].新时期楚辞研究的开拓与反思[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6].宋代楚辞研究思想初探[J]. 西部学刊 2015(02)
    • [7].楚辞研究史上的一个另类——评汪瑗的《楚辞集解》[J]. 职大学报 2015(03)
    • [8].清初遗民楚辞研究的时代特色[J]. 语文学刊 2015(06)
    • [9].2007年楚辞研究述评[J]. 中国楚辞学 2009(02)
    • [10].日本近代楚辞研究简述[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1)
    • [11].女性视域下的屈原与楚辞研究[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
    • [12].论楚辞研究史在楚辞学中之地位与作用[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13].楚辞研究中的一朵奇葩——评李诚教授的《楚辞论稿》[J]. 中华文化论坛 2013(08)
    • [14].近三十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J]. 中国文化研究 2011(04)
    • [15].楚辞研究专题[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16].2007年楚辞研究述评[J]. 云梦学刊 2008(05)
    • [17].“点线面”织就学术之网——评《楚辞研究与中外比较》[J]. 理论界 2017(01)
    • [18].由古代楚辞研究著述者的籍里看楚辞研究的失衡[J]. 职大学报 2013(06)
    • [19].欧洲楚辞研究综述[J]. 江苏社会科学 2013(06)
    • [20].2012年楚辞研究综述[J]. 云梦学刊 2014(01)
    • [21].文献学与文体学视角下的突破——高秋凤楚辞研究述评[J]. 云梦学刊 2013(02)
    • [22].2011年楚辞研究综述[J]. 云梦学刊 2013(03)
    • [23].楚辞普及与宋玉研究的新境界——吴广平楚辞研究述评[J]. 云梦学刊 2013(02)
    • [24].唐代楚辞研究萧条的原因[J]. 职大学报 2011(03)
    • [25].楚辞研究传统的承继和创新问题[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6].楚辞研究的新收获——评黄灵庚《楚辞与简帛文献》[J]. 博览群书 2015(10)
    • [27].略论综合研究法——以楚辞研究为例[J]. 思想战线 2014(02)
    • [28].苏雪林楚辞研究的比较意识[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9].楚辞研究萧条的原因补遗[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 [30].台湾陈怡良教授楚辞研究述评[J]. 云梦学刊 2012(05)

    标签:;  ;  ;  ;  

    两宋之际的楚辞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